摘要:2018年,適逢國際金融論壇(IFF)成立15週年,也是世界和中國處於新全球化進程的關鍵節點,IFF集合各方之力,共同打造全球金融領域F20峯會,深入探討新全球化時代未來發展方向、世界和中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如何化解危機、合作發展之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在視頻致辭中祝賀國際金融論壇(IFF)迎來15週年,她表示:“在過去15年中,IFF踐行使命,爲國際社會深入探討新全球化時代,世界和中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如何化解危機、合作發展之道提供了平臺。

探路新全球化未來發展方向,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5屆年會在穗開幕

11月24日,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5屆全球年會在廣州開幕。年會主題爲“新全球化·未來之路——走向共同發展的新型經濟全球化”。

來自全球200多位財經政要、行業專家出席年會,深入探討新全球化時代未來發展方向,世界和中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如何化解危機。

探路新全球化未來發展方向,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5屆年會在穗開幕

IFF爲世界經濟金融政要專家提供對話平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在視頻致辭中祝賀國際金融論壇(IFF)迎來15週年,她表示:“在過去15年中,IFF踐行使命,爲國際社會深入探討新全球化時代,世界和中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如何化解危機、合作發展之道提供了平臺。今年年會的主題,‘新全球化——未來之路’恰合時宜,因爲貿易摩擦,以及對多邊貿易體制的質疑,讓全球經濟受到了衆多威脅。IFF定會繼續發揮作用,爲世界經濟金融政要、專家提供寶貴的對話平臺,爲全球增長與穩定政策提供支持。”

2018年,適逢國際金融論壇(IFF)成立15週年,也是世界和中國處於新全球化進程的關鍵節點,IFF集合各方之力,共同打造全球金融領域F20峯會,深入探討新全球化時代未來發展方向、世界和中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如何化解危機、合作發展之道。

記者在現場瞭解到,15年過去,國際金融論壇(IFF)已經逐步成長爲中國與新興經濟體的國際金融智庫平臺,IFF在全球金融領域戰略對話、交流合作、實踐創新、學術智庫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和努力,被時任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譽爲全球金融領域“F20(Finance 20)”,是全球金融領域高級別常設對話、交流和研究機構。

近年來,國際金融論壇(IFF)每年參與舉辦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邊會、全球氣候行動峯會氣候投融資邊會、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綠色投資邊會。每年例行聯合英國《中央銀行》雜誌社共同出版中英文雙語年度報告《IFF中國報告》(The IFF China Report),並在北京、香港、華盛頓、倫敦等地發佈,向全球金融界第一時間發出中國聲音。國際金融論壇(IFF)還承擔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建設”等多項金融課題任務,爲促進中國與國際金融合作交流,促進中國金融穩定發揮公共外交力量。特別是2016年9月,在聯合國與亞投行的支持下,國際金融論壇(IFF)聯合20多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財經政要領導人共同發起絲路國際聯盟。2018年4月,國際金融論壇(IFF)與絲路國際聯盟聯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佈了“一帶一路”倡議5週年調查報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參與調研,取得較大影響。

截至目前,國際金融論壇(IFF)已有來自全世界的1000多位政治、經濟、金融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並演講,參會人次則高達1萬餘人次,取得了廣泛影響。國際金融論壇(IFF)聯合主席、第26任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曾說:“IFF從創立至今,見證了世界經濟和金融的跌宕起伏和巨大變化,並伴隨世界的發展一步步成長爲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論壇組織。在當前全球經濟復甦和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的背景下,IFF很榮幸能爲全球經濟金融政要參與對話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爲共同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和振興做出努力和貢獻。”

探路新全球化未來發展方向,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5屆年會在穗開幕

論壇嘉賓呼籲以全球化方式合作解決跨國界難題

在24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式和主題演講環節,多位IFF成員從“既往全球化的經驗與問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與未來”以及“新全球化的未來方向”等角度進行解析。

“我們身處的時代非常特殊。這絕對不是第一輪全球化,但是從規模、強度、速度等角度來看,這次全球化的確是前所未有的機會。在速度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快速崛起就是很好的案例。”歐盟委員會前主席、葡萄牙前總理巴羅佐表示,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帶動了全球經濟增長。他同時呼籲,目前世界面對的挑戰巨大,尤其是氣候變化、金融穩定、生物科學、流行傳染病、反恐等難題,都是跨越國界的。“我們要共同做出努力才能可持續發展。同時也不能忘記那些欠發達國家,他們更需要發達國家的支持和力量。”

“今天我們需要集中全球智慧,在全球化進程中找到應對當下去全球化現象的有效解決方法。”韓國前總理、第56屆聯大主席韓昇洙發表主題演講時呼籲。他指出,全球化無論在經濟和非經濟領域都對人類社會帶來了許多益處,它帶來了效率提升。目前,全球化倒退的負面影響不僅發生在經濟領域,還帶來了環境問題、網絡犯罪、恐怖主義、大規模移民、逃稅,等等。“去全球化的過程如果越長就會帶來更多損害,世界領導者需要智慧和勇氣來扭轉倒退的過程。”韓昇洙說。

“全球化的世界,不管是從微觀還是宏觀角度來看,都產生了變革式的改變,建立了地緣政治經濟的新常態。”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認爲,新的全球秩序正在誕生,特別是顛覆性技術的發展讓這一趨勢更加明顯,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在他看來,亞洲的重新崛起就是這一趨勢的體現。“多極世界比單極世界更具有優勢。我們需要擁抱全球化,這樣纔可以推動更高水平的競爭力,提升創新動力,大家纔會過得更好。”

今明兩天,年會共設置了20多場正式討論,包括了1場學術圓桌峯會;4場政策對話會,主要議程包括“全球貿易問題探索”“全球金融問題探索”“下一次金融危機何時到來”與“技術創新與全球發展”;4場圓桌會議,議程包括“大灣區對話”“海上絲路金融合作”“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巴羅佐對話會”;4場專題峯會主要議程包括 “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專題峯會”“2018絲路國際聯盟大會”“環球金融科技峯會”與“環球綠色發展峯會”;4個報告發布,主題包括《IFF15週年暨第四屆全球理事會報告》《新全球化:未來之路——走向共同發展的新型經濟全球化》《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報告》與《中國金融開放40週年報告》等。

【統籌】黃穎川

【採寫】江珊 傅鵬 賓紅霞

【攝影】肖雄

【校對】楊遠雲

【作者】 黃穎川 江珊 傅鵬 賓紅霞 肖雄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