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都會遇到哪些喜歡自言自語的人吧?

有的人喜歡自言自語,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此也很少人去在意,那麼當自己有自言自語情況或者看到別人有類似的問題時,該如何治療呢?這裏爲大家提供幾個建議,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所謂的自言自語的有關症狀:

一、自言自語常見於許多精神病人,他們有的獨自講話,有的喃喃自語,有的宛若親友在旁滔滔不絕。因此,當我們發現某個人旁若無人地自言自語時,便認爲他在發“神經”。

二、其實,自言自語在正常人中也存在,單純的自言自語不一定是病態,從某種意義上說,反而有利於身心健康。心理學家研究認爲,自言自語是消除緊張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地發泄心中的不滿、鬱悶、憤怒、悲傷等不良情緒,有利於消除緊張,恢復心理平衡。當你憂慮重重時,若有機會聽聽自己的談話,可能使你拓展思路,變換考慮問題的角度,減少鑽牛角尖的機會。

1、心理學家的研究還總結出,自言自語能使人:保持鎮靜

自言自語的音調有一種使人鎮靜的作用,有一種安全感和人際交往的效應。

調整思緒自我大聲對話,可以調整大腦中紊亂的思緒,尤其是在緊張、勞累時。

緩解矛盾自言自語有利於澄清問題的是非,緩解矛盾衝突,比較各種解決方法的利弊,避免盲目衝動。

2、消除不良情緒許多不良情緒如焦慮、緊張、憂慮和擔心,若能講出來,壓在心中的石頭就會被搬掉,從而達到心理平衡。

改善睡眠冥思苦想和各種不良情緒可導致和加重睡眠障礙,自言自語可終止思慮,減輕消極情緒,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改善社交能力各種消極情緒會影響人的社交能力,使社交能力受損,質量下降。自言自語能疏泄不良情緒,使心理保持平衡,進而提高社交能力。

總之,自言自語有時是一種健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能不加判別地認爲都是病態。

那麼我們如何預防呢,專家給出一下幾點要求:

一、正視自己的問題

自己有自言自語的習慣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很平常的問題,有的時候自己在思考的時候會叨唸着心中的一些事情,所以對於自己會自言自語的行爲要正視,不要去迴避,有這習慣也是非常正常的,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應對與處理,而不是逃避。

二、儘量去控制

不喜歡自己的自言自語,想試着去改變,那麼就得控制好自己,不要讓自己隨意地自己和自己說話,否則習慣養成了就很難改變。自己對於自己的一些行爲是可以控制的,儘量去控制,想讓自己如何表現就可以如何。自己的言行很容易讓自己控制的,可能不輕易間就自言自語了,但是要把控住自己的嘴巴。

三、看場合

會有想治自言自語習慣的人很多時候可能覺得別人看自己的眼光會很不一樣,所以在自己和自己說話的時候注意一下場合,如果人多,而你卻自己一個人叨唸念着好,那麼就會那別人覺得你很奇怪,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想調節一下氣氛,那麼就可以適當自言自語,這是可以的,對於調節自我是非常好的。

四、多用腦袋思考

養成自言自語習慣的人很可能是自我在思考一下問題,然後一不小心就將想法說出來了,不知道的人會覺得你很奇怪,而你自己卻會覺得很好,是自己與自己溝通的一個方式。所以建議平時在想問題的時候多用自己的腦袋思考一下,對於問題該如何解決,而不是一下子就說出來,這樣會更好的。

五、想說時寫下來

人也是很奇怪的動物,如果想到一些事情,沒有說一下會容易遺忘,那麼這時候就會自己和自己說了。這時候可以先把自己想說的話或者一些想法都寫下來,讓自己和手機或者筆記本交流,這樣會慢慢把自言自語的習慣改掉的,可以試着去做一下。

六、多和他人溝通

一個人孤單的時候纔會自言自語,纔會想着去排解一下內心的一些空虛與孤單,所以這時候就應該多與別人溝通,多溝通你纔不會喜歡自言自語,多與別人聊天很交流,人多了思想就開闊了,有什麼問題和想法你都可以和其他人分享了,就不會在一個人孤單自言自語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