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聯網、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能這三大技術之間的合作將會在世界上創造出一個巨大的智能機器網絡,在不需人力介入的情況下實現巨量的商業交易。物聯網、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能這三大技術之間的合作將會在世界上創造出一個巨大的智能機器網絡,在不需人力介入的情況下實現巨量的商業交易。

美國公開了一份長達35頁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內由政府機構、諮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煉形成的。

通過對近700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最終明確了數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展趨勢。

1. 物聯網

在2045年,最保守的預測也認爲將會有超過1千億的設備連接在互聯網上。這些設備包括了移動設備、可穿戴設備、家用電器、醫療設備、工業探測器、監控攝像頭、汽車,以及服裝等。它們所創造並分享的數據將會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場新的信息革命。

人們將可以利用來自物聯網的信息來加深對世界以及自己生活的瞭解,並且做出更加合適的決定。

在此同時,聯網設備也將把目前許多工作,比如監視,管理,以及維修等需要人力的工作自動化。物聯網、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能這三大技術之間的合作將會在世界上創造出一個巨大的智能機器網絡,在不需人力介入的情況下實現巨量的商業交易。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2. 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

在2045年的地球上,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將無處不在。自動駕駛汽車會使交通更加安全與高效,或許還會給共享經濟帶來新的動力。機器人則會負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任務,比如照顧老人與買菜,以及工業中的職責,比如收穫農作物,維護公共設施等等。

而隨着機器人的機動性、靈敏度以及智能的提高,它們將成爲強大的戰士,在戰場上輔助、甚至替代人類士兵作戰。人工智能軟件則會被使用到商業上,例如從數百TB的數據裏面提取有意義的信息,使商業服務自動化,以及替代諸如客服、教師等傳統意義上 “以人爲本”的職業。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3. 智能手機與雲端計算

智能手機與雲端計算正在改變人類與數據相處的方式。比如目前的美國,大約有30%的網頁瀏覽和40%的社交媒體是通過手機的。

隨着手機的威力越來越大,功能也越來越全面,移動網絡的鋪展也將加速。在2030年,全球75%的人口將會擁有移動網絡連接,60%的人口將會擁有高速有線網絡連接。

移動終端的發展以及移動網絡的擴散,也會進一步推進雲端計算的進展。雲端計算可以在在零投入的情況下給用戶帶來大量的計算能力。在未來的30年裏,基於雲的移動計算端將會改變從醫療到教育的各行各業。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4. 智能城市

在2045年,全世界65%-70%的人口將會居住在城市裏。隨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全球人口超過1千萬的超級都市將會從2016年的28座增加至2030年的41座。大量的人口向城市流動將會給這些城市的基礎建設,比如城際交通,食物和水源,電力能源,污水處理,以及公共安全系統等帶來極大的壓力。

未來的智能城市將利用信息和通訊技術(ICT),通過大數據以及自動化來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續性。

比如使用分散探測系統將實時監視城市用水用電數據,通過智能電網自動調整配電設置;利用由新材料和新設計技巧所建的智能建築來提高空調和照明系統的效率,減少能源浪費;使用屋頂太陽能板、小型風力發電機、地熱發電,以及其他可再生資源提供乾淨的電力。

5. 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是通過疊加原理和量子糾纏等次原子粒子的特性來實現對數據的編碼和操縱。量子計算機的出現將會給其他的研究方向,比如氣候模擬、藥物研究、以及材料科學帶來巨大的進步。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6. 混合現實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VR和AR)技術已經在消費電子市場激發了極大的熱情,各科技公司也迅速的開始進入這個市場。在2014年收購Oculus VR之後,Facebook將在今年推出他們首款VR眼鏡。

三星,索尼,宏達也計劃在今年推出VR產品。資本的湧進代表了VR將會成爲新一代的主流娛樂技術。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7. 數據分析

在2015年,人類總共創造了4.4ZB(44億TB)的數據,而這個數字大約每兩年就會翻倍。在這些數據中隱藏了各種關於消費習慣,公共健康,全球氣候變化以及其他經濟,社會還有政治等等方面的深刻信息。可惜的是,雖然“大數據”成爲了一個熱點,但每年只有不到10%的數據會被分析。

在接下來的30年裏,我們處理巨量的動態數據的能力將會逐漸提高。自動人工智能軟件將會可以從散亂的數據中識別並提取有關聯的信息。而這種數據分析的能力將會從商業應用擴散到普通人手裏。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8. 人類增強

在接下來的30年裏,科技將帶領人類突破人類潛力的極限甚至生物的極限。外骨骼和與大腦連接的假肢將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爲老弱病殘恢復移動力。

裝有探測器和嵌入式計算機的隱形眼鏡或者被永久植入在體內的裝備將給我們帶來可以穿牆的聽力,天然夜視,以及可以嵌入虛擬和增強現實系統的能力。益智藥將會擴大我們的思維能力,改變工作和學習的方式。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科技的進步,讓我們感受到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適!但同時我們也要明白,正是因爲有一批在時代前端奮勇向前的人,將這便利與舒適傳遞給了大衆。

無論在任何領域、任何方向,都有一批“先行者”。

他們頂風冒雪、他們披荊斬棘;他們開闢了林中徑、水中幽,他們踏過了雪嶺蒼、大漠寒!

在中國企業人中,也有無數的“先行者”。

阿里,率先開拓了網購市場,改變了我們的購物方式;騰訊,率先引爆了遠程溝通領域,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百度,率先開發了互聯網搜索引擎,改變了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技術人、企業人,將華夏重新推向頂峯的輝煌!

而小米,正是近年來這峯頂上最閃亮的一顆星!

2010年4月,雷軍和朋友們坐在一起喝了一鍋小米粥,成立了小米科技。

一年以後,小米推出了第一款手機。

九年以後,小米頂着最年輕的互聯網企業的名頭,成爲世界財富五百強。

2018年7月9日,作爲香港首隻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的公司,小米正式登陸香港交易所主板。

7月22日,美國《財富》雜誌發佈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小米集體首次登榜,排名468位,成爲最年輕的世界500強。

10月初,福布斯發佈了世界數字經濟100強(Digital100)榜單,小米排名56,較去年大幅提升,確立了自己在數字經濟時代的領先地位!

目前,世界範圍內上榜的互聯網公司共7家,中國擁有4家互聯網企業入榜財富500強。小米的加入,使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在財富500強中的席位,首次超過美國!

2008年~2018年,大數據看小米的成長↑

小米這一次給中國互聯網企業長臉了!

這9年來的每一天裏,“和用戶交朋友,做用戶心中最酷的公司”的願景都在驅動着小米努力創新,不斷追求極致的產品和效率,成就了一個不斷締造成長奇蹟的小米。

中國智能手機和智能設備等一系列行業的面貌因爲小米的出現而徹底改變。

如今的小米,剛剛成立九年,卻已經站在了峯頂!短短九年,從無到有。

從一家年輕的粉絲聚合型手機品牌,轉型成爲了中國的互聯網帝國之一!

小米的成功是否有祕訣?

小米的管理模式是否值得借鑑?

小米的未來發展是否真的前途無量?

就現在!借鑑小米的成功經驗,成就企業光輝未來!

在此同時,聯網設備也將把目前許多工作,比如監視,管理,以及維修等需要人力的工作自動化。物聯網、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能這三大技術之間的合作將會在世界上創造出一個巨大的智能機器網絡,在不需人力介入的情況下實現巨量的商業交易。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2. 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

在2045年的地球上,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將無處不在。自動駕駛汽車會使交通更加安全與高效,或許還會給共享經濟帶來新的動力。機器人則會負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任務,比如照顧老人與買菜,以及工業中的職責,比如收穫農作物,維護公共設施等等。

而隨着機器人的機動性、靈敏度以及智能的提高,它們將成爲強大的戰士,在戰場上輔助、甚至替代人類士兵作戰。人工智能軟件則會被使用到商業上,例如從數百TB的數據裏面提取有意義的信息,使商業服務自動化,以及替代諸如客服、教師等傳統意義上 “以人爲本”的職業。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3. 智能手機與雲端計算

智能手機與雲端計算正在改變人類與數據相處的方式。比如目前的美國,大約有30%的網頁瀏覽和40%的社交媒體是通過手機的。

隨着手機的威力越來越大,功能也越來越全面,移動網絡的鋪展也將加速。在2030年,全球75%的人口將會擁有移動網絡連接,60%的人口將會擁有高速有線網絡連接。

移動終端的發展以及移動網絡的擴散,也會進一步推進雲端計算的進展。雲端計算可以在在零投入的情況下給用戶帶來大量的計算能力。在未來的30年裏,基於雲的移動計算端將會改變從醫療到教育的各行各業。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4. 智能城市

在2045年,全世界65%-70%的人口將會居住在城市裏。隨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全球人口超過1千萬的超級都市將會從2016年的28座增加至2030年的41座。大量的人口向城市流動將會給這些城市的基礎建設,比如城際交通,食物和水源,電力能源,污水處理,以及公共安全系統等帶來極大的壓力。

未來的智能城市將利用信息和通訊技術(ICT),通過大數據以及自動化來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續性。

比如使用分散探測系統將實時監視城市用水用電數據,通過智能電網自動調整配電設置;利用由新材料和新設計技巧所建的智能建築來提高空調和照明系統的效率,減少能源浪費;使用屋頂太陽能板、小型風力發電機、地熱發電,以及其他可再生資源提供乾淨的電力。

5. 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是通過疊加原理和量子糾纏等次原子粒子的特性來實現對數據的編碼和操縱。量子計算機的出現將會給其他的研究方向,比如氣候模擬、藥物研究、以及材料科學帶來巨大的進步。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6. 混合現實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VR和AR)技術已經在消費電子市場激發了極大的熱情,各科技公司也迅速的開始進入這個市場。在2014年收購Oculus VR之後,Facebook將在今年推出他們首款VR眼鏡。

三星,索尼,宏達也計劃在今年推出VR產品。資本的湧進代表了VR將會成爲新一代的主流娛樂技術。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7. 數據分析

在2015年,人類總共創造了4.4ZB(44億TB)的數據,而這個數字大約每兩年就會翻倍。在這些數據中隱藏了各種關於消費習慣,公共健康,全球氣候變化以及其他經濟,社會還有政治等等方面的深刻信息。可惜的是,雖然“大數據”成爲了一個熱點,但每年只有不到10%的數據會被分析。

在接下來的30年裏,我們處理巨量的動態數據的能力將會逐漸提高。自動人工智能軟件將會可以從散亂的數據中識別並提取有關聯的信息。而這種數據分析的能力將會從商業應用擴散到普通人手裏。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8. 人類增強

在接下來的30年裏,科技將帶領人類突破人類潛力的極限甚至生物的極限。外骨骼和與大腦連接的假肢將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爲老弱病殘恢復移動力。

裝有探測器和嵌入式計算機的隱形眼鏡或者被永久植入在體內的裝備將給我們帶來可以穿牆的聽力,天然夜視,以及可以嵌入虛擬和增強現實系統的能力。益智藥將會擴大我們的思維能力,改變工作和學習的方式。

代表性技術:

實際應用:

科技的進步,讓我們感受到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適!但同時我們也要明白,正是因爲有一批在時代前端奮勇向前的人,將這便利與舒適傳遞給了大衆。

無論在任何領域、任何方向,都有一批“先行者”。

他們頂風冒雪、他們披荊斬棘;他們開闢了林中徑、水中幽,他們踏過了雪嶺蒼、大漠寒!

在中國企業人中,也有無數的“先行者”。

阿里,率先開拓了網購市場,改變了我們的購物方式;騰訊,率先引爆了遠程溝通領域,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百度,率先開發了互聯網搜索引擎,改變了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技術人、企業人,將華夏重新推向頂峯的輝煌!

而小米,正是近年來這峯頂上最閃亮的一顆星!

2010年4月,雷軍和朋友們坐在一起喝了一鍋小米粥,成立了小米科技。

一年以後,小米推出了第一款手機。

九年以後,小米頂着最年輕的互聯網企業的名頭,成爲世界財富五百強。

2018年7月9日,作爲香港首隻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的公司,小米正式登陸香港交易所主板。

7月22日,美國《財富》雜誌發佈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小米集體首次登榜,排名468位,成爲最年輕的世界500強。

10月初,福布斯發佈了世界數字經濟100強(Digital100)榜單,小米排名56,較去年大幅提升,確立了自己在數字經濟時代的領先地位!

目前,世界範圍內上榜的互聯網公司共7家,中國擁有4家互聯網企業入榜財富500強。小米的加入,使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在財富500強中的席位,首次超過美國!

2008年~2018年,大數據看小米的成長↑

小米這一次給中國互聯網企業長臉了!

這9年來的每一天裏,“和用戶交朋友,做用戶心中最酷的公司”的願景都在驅動着小米努力創新,不斷追求極致的產品和效率,成就了一個不斷締造成長奇蹟的小米。

中國智能手機和智能設備等一系列行業的面貌因爲小米的出現而徹底改變。

如今的小米,剛剛成立九年,卻已經站在了峯頂!短短九年,從無到有。

從一家年輕的粉絲聚合型手機品牌,轉型成爲了中國的互聯網帝國之一!

小米的成功是否有祕訣?

小米的管理模式是否值得借鑑?

小米的未來發展是否真的前途無量?

就現在!借鑑小米的成功經驗,成就企業光輝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