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间老人感叹得直摇头,说这么漂亮的房子谁会认为是厕所呢,外面来的人就有站在厕所附近找厕所哎。非议的人说,一个小学居然投入2万巨资改个厕所,这钱应该用在刀刃上(意思教学仪器之类的),这样铺张不能不说“形象工程”了。


厕所的变迁,让如厕的那些尴尬事成为曾经的爆笑故事

虽然说人生不过吃喝拉撒睡,生命五要素,但是之于拉撒,一般是羞于言说。实在避讳不了,古人说“更衣”,今人称“洗手方便”。旅途中第一次听导游宣布:此处停留一小时,大家赶紧唱歌去。还果真傻乎乎静等哪个放声歌唱,看着一个个急匆匆加入那个长龙阵,方恍然大悟又感慨无限——何时唱歌才方便吆!

谁都有过尿裤尿床的历史,不过那都是人生懵懂期。然而在我孩提时——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即便上学年龄甚至更大点,尿床似乎也屡见不鲜。当然,这类糗事也是很没面子、颇为倒霉的。如果说童年一大深刻的记忆,那就是憋尿。常常三更半夜被尿憋醒了,要么梦见厕所那个尽情——然而身下一阵热,醒了。却不敢摸黑起夜,就那么直挺挺躺着忍着,期盼天明得解放。那时农家是没有洗手间的,大多夜里床头边搁个尿桶。许是因为过年客来客往,老屋房间狭小要加铺什么的,常常尿桶就移到野屋靠近鸡埘猪栏等旮旯隐蔽处。因此,尤其正月里走亲作客,起夜是件十分为难的事。一则亲戚家老屋曲里拐弯的摸不清方向;二则通向那些旮旯处往往黑灯瞎火(还是煤油灯的年代啊)。更主要的是民间鬼怪故事里,那些角落常常就是鬼怪盗贼的藏匿之处。为了尽量不起夜,晚上再渴都忍住不喝水。

厕所的变迁,让如厕的那些尴尬事成为曾经的爆笑故事

白天似乎很方便。村头村尾路边一排排的露天粪坑,却常年成群的绿头大苍蝇飞舞,到处爬满了粪疽,根本无法插足其间。索性广阔田野作为。稍好点的,搭个茅棚挖个坑,算是茅坑了。再好点,茅坑的前面立块板遮个脸。大人就蹲在那里,不时磕几下旱烟筒。有人路过,里外也热情地打着招呼——吃了吗?哦嗯啊。遇见什么事,一蹲一站还要好好唠嗑唠嗑-------这个情景那时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甚至小孩掉进茅坑淹死的事,也时有所闻。我老家隔壁公社小学“公厕”就淹死过学生。我所读小学的厕所也就是一个大茅坑。那时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当务之急就是冲向茅坑抢位置。有恶作剧的同学偏偏占着茅坑不拉屎,专看人急得要哭。其他同学忍无可忍就往茅坑里砸石块。

活人被尿憋哭,在那个年代不稀罕。及至长大了,偶然还会梦见自己内急四处找厕所而找不着地惊醒。

厕所的变迁,让如厕的那些尴尬事成为曾经的爆笑故事

其实很长一个时期里,城里也极少有公厕,居民家也没有卫生间。早晨漫步街边弄堂,那都是一长溜的马桶。或许每天响起的晨曲就是刷马桶的声音——此起彼伏“唰唰唰”。

多少年里,乡下人进城最担心的莫过于迷路,迷路里最惨的就是找不到厕所。就有大男人找不到厕所被憋哭的事。偌大的常山县城,那时公共厕所也就2、3个。估计被“全县人民”惦记住的也就是老新华书店后面,灯光球场阶梯座下面的那个茅坑样的“公厕”,因为乡下有人要进城,或者进城回来的人,说起城里各种稀奇事,总是忘不了要提一提“新华书店那弄堂里”,显然是当作一个“关键”予以强调而口口相传。

1978年到塔山常山一中读书。学校有个教英语的常老师,眼睛高度近视,据说是喝过洋墨水的,所以特别讲究卫生。夜里不习惯使用马桶,而学校师生共用的简易公厕离其所住的平房有200来米。常老师近视又胆小,因此每每起夜如厕,都得其夫人站在宿舍门口,不停敲着脸盘。时间一久,常师母的脸盆就敲得很有些节奏和旋律,仿佛是温暖的打击乐。常老师也只有听着这个“乐曲”才方便的从容自如。如果夫人因为什么缘故停顿了,必定听见公厕那边常老师“瓦尔瓦尔”,慌慌张张的大叫。

常老师后来定居香港,据说原因之一便是困苦于内地的如厕。斯人已去,然夜深人静的塔山,常常响起的那个打击乐,偶然让人想念。

厕所的变迁,让如厕的那些尴尬事成为曾经的爆笑故事

八十年代初,承蒙亲戚关怀到杭州治病。那时医院一个小化验,出结果都得十天半月。趁着间隙一个人上街走走看看。湖滨路那一带,街上冷不丁就突然人群蜂一样的往一处扎堆。有一次出于好奇,也拼了命挤进去看个究竟。一看,扯,是大家围着追着小商贩抢购马桶。觉得很不可思议,乡下抢牛粪倒有,哪有抢购马桶的啊。抢到的还一副喜滋滋的模样。

1986年在常山二中教书了,这年学校下了一个大决心,组织老师到杭州进行教研活动。其实大半是趁着学生放农忙假,让老师到杭州一些学校参观参观。一行人逛延安路,其中楼老师内急了,大家都帮着举目寻找,不见有公厕指示牌,问问路人,比划半天还没搞清楚路线(实在不近)。楼老师急得不行,看看不远处有个工地(实际上当时杭州也就宛如一个大工地),便径直跑过去以解倒悬之急。可是当他还没有完全尽情时,身后就一声断喝,一个戴红袖套的老太婆揪住他,另一手就塞过来一张票,说罚款。楼老师情急之下,就红着脸喊了——我是抓痒,杭州不许抓痒么?!这一喊却把红袖老太给镇住了,悻悻走开,还不时回头看看。

厕所的变迁,让如厕的那些尴尬事成为曾经的爆笑故事

印象深刻的是,1992年有过一场不大不小的厕所风波。当年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要放在江山实验小学召开,学校为此改造了一个厕所。这下却引发了争议。赞同者说,这厕所改造得漂亮,像童话里的小木屋,整洁美观,厕所原来还可以这么雅致。非议的人说,一个小学居然投入2万巨资改个厕所,这钱应该用在刀刃上(意思教学仪器之类的),这样铺张不能不说“形象工程”了。而时任校长、特级教师郑壁如当着全省教育专家和领导的面,慷慨陈词:厕所是一个隐形课堂,小学德育要的就是行为形象,我们再也不能一味教大学生行为规范,教小学生“三观”。——教育面向未来,我们总不能等以后普及了漂亮厕所再培训习惯吧?——文明规范,这不仅仅是社会风貌,更是人的自尊需要。我可以自信地说,我们实验出去的孩子,至少一辈子方便不随便。

此后无论日常还是走到天南地北,每每如厕,即使豪华宾馆里的公厕,看见那墙上无不钉着“向前一小步”之类的提示语,就会情不自禁想起郑校长的“自尊的需要”和“方便不随便”等等话语。

近十几年里随着城乡居住条件的改善,卫生间是普遍了,如厕之类的窘迫、尴尬、囧态已经没有。无论到哪这个真不当一回事了。偶尔在大城市或者旅游还会习惯性的预作“防范”,大多出于停车堵车不方便之类的。

当然毋庸细说,如今不论城乡方便真方便了。短短几十年厕所或悄悄或大张旗鼓地“革命”了。家里的卫生间不断升级换代,日趋智能化艺术性,连一个小小马桶盖都要蜂拥着去日本抢购。城乡但凡因为节假或集市什么的,人群聚集的地方,往往还能够看到一个个临时移动厕所。双休去乡下,时不时就看见村边有别墅式的漂亮房子,以为是什么商店,乡亲说是公厕。一座座造型别致的公厕,一处处招展的风景,让人想到花开陌上。乡间老人感叹得直摇头,说这么漂亮的房子谁会认为是厕所呢,外面来的人就有站在厕所附近找厕所哎。进了这样的厕所方便,放松得果真如唱歌般的享受了,忍不住就要发朋友圈。

感慨啊!我们几千年来,如厕这类可以说几乎都处于原始状态。解放后把卫生提到了“爱国”的高度予以强调,一直开展着“爱国卫生运动”,由此如厕之类得以不断改善。最近几年还进行了“厕所革命”。由此从找不到厕所——到认不到厕所,这个变化,虽然于细微处却关乎生命。不仅环境,更在人文。“关键小事,民生大事”,彰显的是精神。

生命如歌,如今每一个音符都宛如华章。

厕所的变迁,让如厕的那些尴尬事成为曾经的爆笑故事

作者简介: 严雨龙, 浙江衢州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