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过后,天气逐渐变暖,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已经开始出汗了,刚开始以为是还盖着厚被子,孩子热的,就把衣服脱了,换上了轻薄的被子,又因为担心孩子半夜蹬被子,再冻着了,一晚上要起来好多次。

原以为自己带娃已经够小心谨慎了,结果前些日子,我们家“小祖宗”萌萌发烧了,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婆婆赶来医院,询问情况,一听我给孩子换了轻薄的被子,还没穿衣服,就直接急了,我也知道自己做错了,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十分自责。

其实,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身体各机能不成熟,稍不注意,孩子就很容易生病。实际上,春季家长在带娃的时候,注意2点就好:

第一个是“捂好”,俗话说“春捂秋冻”是有一定道理的,捂好了,孩子不受凉生病也少;第二个是脾胃问题,春季是孩子的“拔高期”,食物吃得很杂,但是孩子脾胃娇嫩,极易受伤生病,还耽误长个。

儿科医生:春季带娃,做好“两捂”,防止孩子着凉生病

1、捂“双脚”

即使气温变暖,孩子的有些部位也要捂好,除了不赤脚在地上走,还要捂好,这是因为人的脚底存在很多的穴位,可谓是穴位汇聚之所,双脚一旦受凉,寒气会通过脚底的穴位侵袭孩子的免疫系统,很容易导致孩子免疫下降,易生病。

建议:春季气温即使变暖,也不能让孩子光脚,穿个薄点的袜子,也要穿鞋,这样一来,隔绝孩子脚底和寒气的直接接触,也能保护孩子的健康发育。

2、捂“肚子”

不要以为孩子出汗,脱了衣服睡也是可以的,要知道,肚子是人体脾胃的所在之处,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而且孩子的体质偏凉,一旦受凉,或者寒气侵入,孩子不仅脾胃会受伤,运化能力也会减弱,从而体质会跟着变差。

建议:即使气温变暖,也尽量不要让宝宝光着睡,怎么也穿点东西,护住肚子,防止孩子踢被子后受凉,脾胃受损经常生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