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地一檔選秀節目持續引爆輿論,參差不齊的選手讓觀衆大跌眼鏡。原本是選拔未來藝人,卻不通過專業技能和人品來評判,反而持續以緋聞、富二代、娛樂圈潛規則來引爆流量,這不得不令人擔憂內地選秀節目,以及未來年輕藝人將走向何處?令陶喆都尷尬的“專業技能”

一句“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曾持續刷屏網絡,期初是因爲參賽選手將一段rap唱出了幼稚園朗讀班的感覺,而後引發了全網的模仿與調侃。

曾與吳亦凡傳過緋聞的秦牛正威和專業技能備受爭議的李熙凝一起演唱了改編的《Melody》。導師Jony J使出渾身解數,逐句點撥,依然無法提高几位選手的說唱功力。一首原本曲風正常的RAP作品經過選手們平淡如水的“朗誦”過後,自帶韻腳和節奏的歌詞變得魔性又洗腦,最終引發了全民創作、人人Rapper的娛樂狂歡。

狂歡的背後是選手們專業能力的不足。難怪有人調侃,“以爲是個黃金局,看同臺競技、神仙打架,不料卻烏龍不斷,出圈的都是青銅“。

對於這句“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Melody》的原創作者陶喆在聽了後都表示選手完全改變了他創作的初衷。雖然極力在維護選手們的尊嚴,但陶喆還是說出了最根本性的原因,“沒有節奏感,像是把歌詞讀了出來”。

期間,陶喆一邊聽一邊忍不住大笑,最後以“有版權可以拿”作爲結尾。雖然整體氛圍比較輕鬆,但完全可以看出陶喆對選手們的改編唱法是“無法接受”的。

這已經不是參賽選手們第一次“專業翻車”,女團們宛若失去靈魂的廣播體操,女說唱選手們宛若來自地獄的死亡召喚讓導師們完全驚呆了。就連出道不久的蔡徐坤也表示難以認同。

可就是這樣的專業水平,卻能憑藉網絡流量鋪天蓋地的“洗腦”大衆。這些信息如蝗蟲過境般蠶食公共資源。避無可避,躲無可躲。

對女團偶像來說,專業能力和工作態度理應是評選的最高標準以及節目的關注點。然而在這檔節目中,選手實力卻被忽視。“人間gucci”虞書欣、“緋聞女友”秦牛正威、趙曉棠、段小薇等高熱度選手都是憑藉性格特點和花邊新聞讓觀衆耳熟能詳。李熙凝、黃一鳴也憑着“水平差”而出圈。

專業能力不受待見,選秀節目的“潛規則”逐漸成爲了宣傳的重點。人設的力量:富二代練習生

近日,關於窮人家的孩子是否還能做偶像,以及經紀人喜歡選擇“富二代”練習生等話題接連引爆輿論。”窮存在道德風險”、“家境好更能成功”等言論刷新了觀衆的三觀、

虞書欣是節目中的“白富美”。她登場時就是一身名牌,身着上千美金的連衣裙,手拎香奈兒包。參賽後,她處處彰顯豪門小公主的氣派。

她“標誌性”的誇張表情刷爆網絡,連黃曉明都忍不住模仿一下,可見虞書欣的影響力驚人。家境闊綽無疑會讓練習生們之間的階層差距成爲話題之一。

有媒體分析得出結論,家境不好是可以成爲一個藝人明顯的短板,排除掉他們可能面臨缺錢時的道德風險。自小在貧窮中長大的練習生,自帶太多限制因素。雖然富二代也可能成不了名,但就投資而言,他們風險更低,成本更可控,回報更多。

毫無疑問,娛樂圈正越來越看重富二代的身份。從“海南富婆”吳宣儀、富家姑娘陳意涵、“川渝富少”周震南、“蕭山闊少”何洛洛、朱正廷等,多檔選秀節目中,都出現了大批富二代的身影。

把他們對藝術的追求,對待娛樂圈的態度,以及是否能成名的看法,與賣假口罩騙錢的黃智博相比時,你不得不感嘆,出生對於一個藝人的未來的確影響太大。偶像藝人本就是資本家的遊戲。就像虞書欣說的,“我是帶資進組的啊”。而出生一般的練習生,他們抵禦物慾能力實在太低。

如此比較,無論選秀節目,還是娛樂公司,自然會對“富二代”選手另眼相看。而且將富二代選手與普通選手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更能激發出話題性。實力未到,人設先行,讓階層話題逐漸發力,自然不需要專業水平就能贏得流量。

你看爲什麼錦鯉楊超越已經成功出道還是常常“遭黑”,因爲她靠“村花”的人設獲取了包容和同情,但成長緩慢,繼續消費“村花”人設的她連“聞一聞襪子”都會被全網吐槽。資本介入,找快錢的思維已經吞噬了整個娛樂圈,浮躁的心態從選秀節目影響到了大衆。

透過熒幕,看着這些追求夢想的年輕女孩們,我們始終聞到一股“金錢”的味道。黑料選手:流量炸彈

相對於被公司看好的“富二代”們,以及資質平平,但顏值尚佳的女團們,那些有着黑料的選手卻成爲了節目收割流量時的“炮灰”。

引爆選秀節目的第一個“流量炸彈”就是負面新聞不斷的“冰清玉潔”姐妹。申冰疑似插足他人婚姻最後退賽,還有姐妹團默契投票讓“自家人”晉級C位,四姐妹的行爲已經黑料連續引爆輿論,成功炒熱了節目,賺足了眼球。

值得一提的是,節目從第一季到這一季,大衆的認可度就一直不高。從吳亦凡的緋聞女友秦牛正威參加比賽,到已經離過婚的蔡卓宜,再到被爆出過戀情的孔雪兒,以及“冰清玉潔”姐妹,節目習慣用八卦來收割流量,雖然獲取了曝光率,但這種“殺雞取卵”的做法,也將網友帶偏,讓一檔正能量的選秀節目淪爲深夜娛樂檔。

隨後還曝出有選手曾校園霸凌智力缺陷同學,發佈同學裸照,進行恐嚇孤立。還有人剽竊他人服裝設計成果,打版賣山寨貨盈利。這些涉及道德和原則的問題黑料,只是被突然拋出,收割了流量之後,就迅速消失。要麼是“裝聾作啞”,要麼是“當事人道歉退賽”,試問這樣的偶像值得大衆關注嗎?

這並非大衆的臆測,其實節目中有實力派選手,但鏡頭卻被一剪沒。比如唱跳實力兼具的喻言。初選舞臺便被選進了A班,鏡頭卻只給了10秒。還有嗓音獨特的張鈺。沒有流量運作,你根本找不到有關她的太多信息。她們是流量的犧牲品,資本的棄兒。

十多年前,《超級女生》讓我們看到了草根的力量和積極的一面。如今,幾位超級女生都成爲了娛樂圈的頂樑柱,她們憑藉過硬的實力收穫了認可與成功。

就算是冠軍出道,李宇春也用了多年時間才站穩了腳跟,且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試問,這些依靠流量和資本出道的女團,她們真的能長久下去,成爲一代偶像嗎?

有次,許知遠採訪李宇春,說過一段引人深思的話:“這是一個更沒有質感的時代。它是光滑的,看似立場鮮明的表達着喜歡,背後卻是空洞無物。”

而如今,娛樂至死,流量爲王,資本控制一切的趨勢還在加深。沒有具備潛力資質的選手爲什麼能上節目?粉絲們爲什麼越來越偏激?看看資本運作的手段,娛樂圈的浮躁,實力派藝人的生存空間以及大衆的判斷力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爲什麼大衆越來越愛看“老片”,聽“老歌”,因爲我們早已失去了經典,那些空洞的,沒有質感的,快餐式的文化產品與大衆偶像讓我們不得不懷念曾經和過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