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研究表明:没有爬够或是根本没有爬行的宝宝就学走还会有一些潜在的隐患。充分的爬行对宝宝有什么好处。

宝宝走路早在众多家长眼里,特别是老一辈人眼里似乎是一种炫耀的资本。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宝宝学走早,代表身体发育好、智商高等各种优势,为了让宝宝提前“领先于人”便过早地锻炼孩子学步。可科学依据表明:这种说法毫无依据可言。

丽丽(化名)的宝宝已经1岁4个月了,却仍然不会走路,就连基本的站稳都左摇右晃。为此丽丽还去咨询了医生,结果被告知宝宝并不是发育有问题,而是因为没爬够就学走,所以学步会比较慢或是出现走不稳现象。据研究表明:没有爬够或是根本没有爬行的宝宝就学走还会有一些潜在的隐患。

没有“爬够”的宝宝就学走有什么影响?

爬行对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搭房子一样,要先打好根基才能开始建房子,否则房子不牢固一遇到小地震很容易就会垮掉。爬行的重要性对于宝宝学走是同样的道理,根基打不好,宝宝学步也会比较困难,甚至还有更多潜移默化的伤害性。

走路更容易摔倒

由于宝宝没有经历足够爬行期,他们的眼聚焦能力和前庭感觉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四肢更是协调能力不够。没有爬够就学走的宝宝,家长会发现宝宝在走路时身体总是摇摇晃晃,甚至还没有晚学习走路的宝宝走得稳。宝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走路根基没打好所致。

容易造成宝宝平衡力很差

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促进宝宝四肢和躯体之间的相互协调性,从而锻炼宝宝的全身肌肉。没有经历过爬行这个阶段或是经历得非常少的宝宝,他们走起路来的平衡力很差,在后续的学跑阶段,会出现跑不快、跑不稳容易摔跤等情况。

更容易导致宝宝“感统失调”

宝宝没有经历爬行或是只是经过了短暂的爬行,就开始学走路。很多家长以此为目标,更是以此为荣。殊不知这种学走形式却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

有科学家在对3~13岁孩子进行调查中发现,有大概30%左右的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平衡力不强的症状。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些孩子90%都在婴儿期爬行时间不够或是根本没爬行就学走了。通过这组调查数据可得知,没有经历足够爬行时间就学走的宝宝更容易患上感统失调几率。

充分的爬行对宝宝有什么好处?

有一组研究数据表明,爬够500小时的宝宝将对宝宝一生受益。在宝宝初期学习爬行一般是贴着匍匐爬行,再到后期的手膝爬行,最后到走路的这一过程。如果持续的时间较长,将对宝宝学走以及身体发育更佳。

宝宝走路更稳

宝宝充分的爬行时间对宝宝的四肢和躯干的协调能力、眼聚焦能力、大脑发育有着良好的训练作用。为宝宝学走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宝宝在学走时就更加容易,而且走起路来也会更稳更快。

有效地锻炼宝宝颈部肌肉和骨骼

宝宝在学爬时,由于身体的位置比较低,宝宝为了获得更大更宽的视野,必须要将头抬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宝宝的颈部肌肉和骨骼,使得颈部肌肉和颈椎能更加强有力支撑着宝宝的头部。

有利于宝宝将来学习注意力集中

宝宝在爬行抬头姿势保持的过程中,眼球会随着物体转动,宝宝的眼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作用。宝宝三岁以后就会出现较好的眼聚焦能力,眼聚焦能力会让宝宝形成一种不跳字跳行(也就是注意力)集中的学习能力。

更有利于增强宝宝体质

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除了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力,还对宝宝的体质有很多好处。由于宝宝在爬行的过程中肢体的运动会消耗很多能量、自然宝宝就会吃得多睡得香,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宝宝的体质。

宝宝出现这几个信号,妈妈们要开始引导宝宝爬行了

每个宝宝在要具备某个技能前都是有预兆的,比如宝宝要学会翻身前就会不停地往旁边使劲。这个时候家长只要对宝宝稍以引导就能帮助宝宝快速掌握这个技能,宝宝爬行亦是如此。如果宝宝有以下几个信号,妈妈们就要开始引导宝宝爬行了。

在原地四肢滑动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宝宝到了学爬的月龄,当他们翻身过来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抬起手脚,像青蛙似的原地滑动。甚至是用肚子不停地在原地打转转。

宝宝翻身自如,乐此不疲

宝宝练就了翻身自如的本领后,他们会慢慢地给家长释放一些“爬前信号”。比如通过翻身挪动到妈妈身边,通过翻身拿到自己想要的玩具等。这个时候宝宝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会掌握匍匐前进的本领哦。

宝宝会慢慢倒退爬行

有的家长会发现,宝宝在学会爬行前,不是向前面爬,而是往后慢慢倒退,并且全身不停地扭动。如果宝宝出现了这种信号,那么只需要家长稍微引导,宝宝很快就会爬行了。

宝宝爬行动作是一项激发全身发育和运动的能力发展,在宝宝爬行的过程中各个部位都参与协调运作。手眼协调能力、宝宝肌力、平衡力。不仅仅为站立和行走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是促进了宝宝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为了让宝宝学步更加顺利,CiCi妈建议各位家长让孩子多爬爬,顺其自然学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