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想除去腎經上的溼氣,防止腎經部位的疾病,如急慢性腎炎,尿路感染及睾丸炎,前列腺炎和各種婦科炎症等,都可以經常按摩腹流血,按摩復溜穴。復溜穴:清熱除溼,專調腎經溼熱,復溜穴是足少陰腎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具有補腎益陰溫陽利水的功效,最能調節腎經上的溫熱和防治腎經循行部位的疾病。

復溜穴:清熱除溼,專調腎經溼熱,復溜穴是足少陰腎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具有補腎益陰溫陽利水的功效,最能調節腎經上的溫熱和防治腎經循行部位的疾病。鋪妹今天就爲大家說一下復溜穴這個穴位的知識!

首先從字面意思來看,復是反覆的意思,而溜則是悄悄散失之一。也就是說腎經的水溼之氣在這裏會被反覆吸熱而蒸發。如果對它進行刺激,就可以讓腎經上的氣血重新流動起來,起到補腎液陰,溫陽利水的作用, 從而達到清除溼熱濁氣的目的。

因此中醫臨牀上常用它來治療淤血和急慢性腎炎在內的各種炎症。扁鵲玉龍經記載,復溜偏至五林,所謂五林指的就是石林氣林高林老林和熱林,這些疾病都與腎經有着息息相關的聯繫。

因此想除去腎經上的溼氣,防止腎經部位的疾病,如急慢性腎炎,尿路感染及睾丸炎,前列腺炎和各種婦科炎症等,都可以經常按摩腹流血,按摩復溜穴。

取穴方法,取正坐的姿勢,在小腿裏側在腳踝中央往上二指寬處取穴。

按摩方法:

一.抬一隻腳向內翹起,盤架在另一條腿上,用一隻手掌包住腳腕。

二.用同一手掌上的大拇指在復溜穴上輕輕地按摩3-5分鐘。

三.換另一隻腳,用相同的方法按摩,當然也可以兩腳同時進行,每天3-5次,差不多每天半小時。

功效:補腎益陰,溫陽利水。除了能治腎炎,尿路感染及睾丸炎,前列腺炎和各種婦科炎症之外,還適用於頭暈頭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眼睛赤紅腫痛,口乾口臭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及便祕小便赤黃等陰虛內熱之證。

溫灸復溜穴也是可以的。不過這個方法如果用於保健,那就要特別注意,它只能在實火或有寒症的情況下使用。一般來說,實火主要表現爲高熱燥熱,喜歡大口喝冷水,少出大汗,小便黃短,大便燥結等。具體做法是,取艾條或艾炷點燃後,再復溜穴上方兩釐米左右的地方,對其進行燻灸,5-10分鐘即可。

每週一次。但是如果你有眼睛咽喉幹痛而紅腫,手腳心發熱心煩睡眠不安等虛火上炎的症狀,則溫久無以,甚至還會火上澆油,加重上火。如果用復溜穴來治療急慢性腎炎,尿路感染等疾病,最好多與腎腧穴水分穴三陰交穴等配合使用。另外,它與後溪穴配合使用,還可以治盜汗之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