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时候,文官最高的职位是宰相,如果一个人又当宰相,又当了将军,那就叫出将入相,人臣之贵就到了极点了。李世民的贞观一朝,就有几位出将入相的虎将,笔者今天得空,就讲一讲李世民手下出将入相的虎将们。

秦汉时期,丞相的权力太大了,导致皇权和相权纷争不断。汉武帝当朝的时候,就喜欢杀丞相。以至于卫青的姐夫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时候,都哭着喊着要让出丞相之位。汉朝的灭亡,还是死在丞相手上。两位曹丞相前仆后继,还是把汉献帝赶下台了。

李世民剧照,感谢原作者

隋唐时期,为了避免丞相权力过大,就实行了群相制。那个时候的朝廷,虽然没有宰相的正式官名,但是宰相确实挺多的。李世民当政二十三年,就先后任命了二十九位宰相。宰相们有的管钱,有的管粮,有的管司法,有的管人事。宰相们各司其职,互相制约,谁也无法一家独大。群相制被历史证明了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隋唐以后的朝代,都采用了这个制度。

先给大家上一份《唐会要》记载的贞观二十九相名单截图,大家仔细看看这份名单,就会发现这里面有好几个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的出将入相的牛人。李世民一朝出将入相的牛人当中,最厉害的还是李靖。

《唐会要》记载的贞观朝二十九位宰相名单截图,感谢原作者

李靖当宰相,说起来还真的是赶鸭子上架。李靖作为主帅,打服了东突厥,活捉了颉利大可汗。李靖的功劳太大了。李世民怕他久居军中,会变成司马懿2.0版本。李世民让李靖交出兵权,出任了右仆射之位。李靖当了宰相之后,就是出将入相了。李靖不喜欢管理朝廷政务,《新唐书》记载,每次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李靖都不愿意发言。李世民知道李靖的心思,就让他三天上一次班。李靖也乐得清静,当起了逍遥宰相。

李靖当宰相,是被赶鸭子上架。有个虎将当宰相,却是拼命争取的,这个人就是侯君集。侯君集是名将,他战功赫赫,却被委任为吏部尚书。吏部尚书,主要负责为大唐选拔人才。唐朝的时候选拔人才,要考核书、言、身、判四个项目。吏部尚书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才能胜任。侯君集是耍枪杆子出身的,文化水平实在是不咋滴。侯君集奋发图强,恶补文化知识,居然给他补上去了。侯君集的吏部尚书,干得非常出色。李世民为了奖赏侯君集,就在他的吏部尚书官职后面加了“参预朝政”四个大字。

“参预朝政”四个字,不是虚头巴脑的荣誉,而是有实打实的宰相职权。打个比方说吧,李世民是大唐集团董事长,侯君集是大唐集团人事部主管。如果没有加“参预朝政”四个字,侯君集就只是部门主管。加了“参预朝政”四个字,侯君集就进入董事会了,有集团公司重大决策表决权了。唐朝像侯君集那样的尚书,后面没加“参预朝政”四个字,就只是尚书。加了“参预朝政”四个字,就是宰相。侯君集能被《唐会要》列为贞观二十九宰相之一,就是因为“参预朝政”四个字。

李靖剧照,感谢原作者

侯君集能当宰相,关键还是由于吏部尚书当得好。侯君集不仅能当宰相,打起仗来也是不含糊。侯君集南征北战,他作为副手随李靖灭了慕容伏允。侯君集最巅峰得时刻,应该是作为主帅灭了高昌国。侯君集出将入相,文武两个差使都干出了好成绩。只可惜他晚节不保,因为谋反被李世民赐死了。

张亮也是武将出身的宰相,张亮先是当了秦王府车骑将军。在玄武门之变以后,作为李世民心腹的张亮,被委任为工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张亮在刑部尚书任上,干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绩。李世民赞赏张亮的才能,给他加了“参预朝政”四个字。张亮因此进入大唐集团董事会,成了贞观二十九宰相之一了。

张亮当了一段时间宰相之后,碰到李世民征伐辽东,张亮作为行军大总管出征。唐朝的制度,兵马平时归十二卫大将军节制。战时归行军总管节制,行军总管加了一个大字,就是统帅一方的兵马大元帅了。张亮在讨伐辽东的战役中表现出色,他是先当宰相再当元帅,也是出将入相了。

张亮是土匪出身,早年是瓦岗军的一个无名小将。张亮的起步,明显不如同样是瓦岗军出身的秦琼和程咬金。秦琼虽然勇猛,但是没有当过独当一面的行军大总管。程咬金在唐高宗时期当过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但是在李世民一朝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秦琼和程咬金都没当过宰相和元帅,出身不如他们的张亮,却两个职位都干了。张亮的人生经历,本来挺励志的,只可惜他娶错了老婆,不仅被戴了绿帽,还因为谋反被李世民赐死,可谓是虎头蛇尾悲剧人生啊。

李绩剧照,感谢原作者

李绩,原名徐世绩,赐姓李氏,所以叫李绩。李绩早年的时候,是个武功高强的土豪,13岁就杀人犯了命案。李绩后来加入瓦岗军,成了瓦岗军一员虎将。瓦岗军失败之后,李绩收拢瓦岗军旧部占据黎阳。李绩投奔大唐之后,获得了李渊的重用,成了第一批获得大唐册封国公爵位的瓦岗英雄。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曾经去拉拢李绩。李绩在李渊手下战功赫赫,没有必要富贵险中求,就采取了中立态度。

李绩的中立态度,让他远离了权力漩涡,也远离了权力核心。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李绩的功劳也非常大,但是仅仅被李世民排在凌烟阁功臣倒数第二的位置。李绩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李治当太子的时候,李绩是并州长史,名义上是晋王李治的副手。李治当了太子之后,李世民给李绩的官职后面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七个字。唐朝的时候,宰相就是三品官,官职后面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如假包换的宰相了。

出将入相是非常难得的荣耀,两大门神秦琼和尉迟敬德都没有得到这份大唐荣耀。李靖、侯君集、李绩、张亮得到了这份大唐荣耀,四个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李靖和李绩富贵善终,张亮和侯君集却是高处不胜寒,真的令人惋惜啊。

参考书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