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文化資源恁麼多,簡直就像個大大的“聚寶盆”!不想捧着它討飯喫的河南人,應該如何對待這個大大“聚寶盆”呢?

石破 | 文

豫記微信號:hnyuji

河南在中國歷史上地位很特殊,它處於中原腹地,長期位居國家政治中心,所以河南是一個文化資源大省,也是一個文物資源大省。

在中國各省市自治區,能辦中國通史的,只有一個河南省。陝西只能從西周開始,夏朝沒它什麼事兒。河南可以從夏、商、週一直辦下來。

圖片來自@維尼小熊

中國文明的發展,夏商是起源。沒有殷墟這一章,你就寫不出來中國文明發展史。另外,殷墟也是個相當大的遺址,它是夏商時期一個主要的都城。從城市文化來說,作爲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城市概念,是從夏商開始的,而殷墟對於中國城市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然,傳統文化中有很多東西是跟現代化有衝突的,是束縛人的創造性的,這些東西應該拋棄,但也有很多東西是要繼承、發揚的。

比如“少林文化”傳承至今,已經有1500年了,它很古老,又很現代,並且還很世界化。它爲什麼是這樣的東西?需要你去分析、去感受;它對中國現代化的意義,比單純的有形文物重要得多!

少林禪宗文化大典

就是說,少林寺不只是一個文物遺蹟,你不能把它的文化抽空,只保留一個空殼,讓遊客進來繞一圈就走了,什麼印象也沒留下來。你也不能把它固定到某一個時段,比如1928年石友三把少林寺燒成什麼樣子,就一直保持這個樣子,不能動了?不是的,中國傳統文化能活下來,就在於不斷地創新,這樣纔有生命力;當少林寺的無形文化發揚得更充分,纔有可能吸引人、留住人。

圖片來自@維尼小熊

我們的傳統文化裏有很多好東西,就像中國人的遺傳基因一樣珍貴,我們自己不重視,但是外國人過來,大量採集我們的遺傳基因DNA,也大量地拿走我們的傳統文化,經過包裝,變成了自己的東西,去全球推廣了。

發達國家不存在文化遺產保護問題。他們那一點點文化遺產,早就開發完了,保護得也非常完善了,所以現在到處把手伸到發展中國家。

比如印度的瑜伽,起源於四五千年前,是印度瑜伽行者的一種修行術,通過這種長時間靜坐的運動技巧,使自己常處於一種無我、安祥、愉悅的狀態。

經過日本、歐美人士到印度學習,並且將古老的瑜伽現代化、生活化、科學化後推向世界,這種動作緩慢優雅、講求身心靈平衡的運動如今已成爲席捲世界、包括中國城市白領的健康新風潮。

神垕 圖片來自@維尼小熊

“瑜伽”一詞本是佛教用語,而且日本瑜伽本身就是結合了禪和東方醫學等內容的一個新體系。而中國的禪法,其實具有和印度瑜伽相同的功能,它們都能幫助你達到無我、安祥、愉悅的狀態,憑藉着身體、心智、靈性的鍛鍊,來認識自己,而走向健康、正義和永恆喜悅之道。

少林寺是“禪宗祖庭”,禪宗提倡身心合一,建立完善的人格、開放的心態,這些都是和諧社會里最基礎的東西。它提倡的是融入社會,使人有健康的心態,增強人的溝通能力,行動能力和自信心,而不是跟社會對抗的。

發達國家一開始是不希望搞文化遺產保護的——你不保護最好,可以讓他們來賺錢。但是,現在發達國家也認識到了:文化遺產的保護,對全世界都有好處;如果發展中國家的文化遺產都被糟蹋完了,發達國家也佔不了什麼便宜。

日本的傳統工藝品,一個手工藝人會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摳,做出來的東西很地道,它有一種精神和靈魂在裏頭,當然它賣的價錢也很高,比如一套茶具五六百元人民幣。我們的工藝品裏比較少見到這樣的東西。

我們習慣的做法是到日本去定製,然後拿到江浙一帶,嘩嘩做出來一大批,50元一套,去搶佔市場,但它裏面的精、氣、神沒有了,讓人感動的東西沒有了。

布老虎 倪銘拍攝

年畫鍾馗 倪銘拍攝

1960年代開封新年畫吉慶有餘 朱鴻年創作 王樹村收藏孤本

像“少林功夫”一樣,河南省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開封的木版年畫、靈寶市的道情皮影和傀儡木偶戲、浚縣的泥咕咕、淮陽縣的泥泥狗等等。

泥泥狗 倪銘拍攝

淮陽每年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的廟會上,很多藝人賣這個東西,幾毛錢一個,逛廟會的人順手買幾個,給家裏帶福。但是,因爲掙不了多少錢,很多年輕人不幹了,老藝人也死的死,不幹的不幹,這個手藝面臨着失傳的危險。這是非常可惜的。

泥咕咕 倪銘拍攝

我們正處於文化修復的過程中,曾經中斷的傳統文化正在恢復元氣,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那麼,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過程中,河南到底能夠承擔什麼樣的擔當?這是一個需要咱們每個河南人都認真思考的問題。你的看法如何呢?豫記非常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和建議!

(圖片來源於網絡)

豫記版權作品,轉載請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記”,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