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4年甯浩找到當時還沒什麼知名度的黃渤出演小配角,片酬1萬元,甯浩以爲黃渤不會來,畢竟就算知名度不高,這個片酬也太低了,結果黃渤看了《瘋狂的石頭》劇本後二話不說就來了,同時甯浩給陶虹發了郵件,希望她來演道哥的女朋友,陶虹還沒看劇本,徐崢先看到了,看完就毛遂自薦要來演這個角色,甯浩說主要角色都有人了,只有小配角沒定完,徐崢說:“配角我也要來”,甯浩就很不好意思說沒什麼錢了,要來演也只能發個紅包,劇組真的窮,徐崢說沒關係我不要錢,初次相識的黃渤和徐崢兩人,起初互相都瞧不起對方,最後卻被對方的演技折服了。當年這部電影拍攝的時候,僅有300萬的拍攝資金,所以請不起什麼大明星,其中黃渤的片酬只有一萬塊,道哥劉燁兩萬五,就連男一號郭濤也才10萬,當時導演看到整個劇組連個大明星都沒有,所以只能打算忍痛讓陶虹來客串一下,但劇本卻被徐崢看到了,徐崢非常喜歡,表示一定要演一個角色,當時甯浩沒好意思說自己請不起徐崢,只能找個理由說演員都定好了,可徐崢實在太喜歡這個劇本了,執意要演,不要片酬都行,甯浩一聽不要片酬,就立馬給他安排了角色。

《瘋狂的石頭》作爲甯浩的代表之作,以極低的成本取得了票房和輿論的雙贏,即便過去了十多年,它依然是國內爲數不多的優秀喜劇,也依然有探討和借鑑的價值。影片通過荒誕化、黑色幽默的方式反映了現代社會人們複雜的精神世界和人性悲歡。他們在利益面前你死我活的爭鬥,喪失誠信又缺乏良知。他們生活在都市夾縫之中,透過他們的掙扎,我們窺探到了人物內心世界的光明與陰暗,偉大與猥瑣。

在《瘋狂的石頭》出現之前,中國大陸的喜劇片大多分爲兩類,一種是陳佩斯老師爲代表的市井鬧劇,另一類則是馮小剛爲代表的賀歲片。《瘋狂的石頭》的出現爲中國大陸電影增加了“黑色喜劇”這一類型。這部帶着強烈黑色幽默風格的影片,以多主線交錯的立體視覺,運用後現代的狂歡化敘述,在地域方言中演繹現時黑色幽默。

2004年甯浩找到當時還沒什麼知名度的黃渤出演小配角,片酬1萬元,甯浩以爲黃渤不會來,畢竟就算知名度不高,這個片酬也太低了,結果黃渤看了《瘋狂的石頭》劇本後二話不說就來了,同時甯浩給陶虹發了郵件,希望她來演道哥的女朋友,陶虹還沒看劇本,徐崢先看到了,看完就毛遂自薦要來演這個角色,甯浩說主要角色都有人了,只有小配角沒定完,徐崢說:“配角我也要來”,甯浩就很不好意思說沒什麼錢了,要來演也只能發個紅包,劇組真的窮,徐崢說沒關係我不要錢,初次相識的黃渤和徐崢兩人,起初互相都瞧不起對方,最後卻被對方的演技折服了

當年這部電影拍攝的時候,僅有300萬的拍攝資金,所以請不起什麼大明星,其中黃渤的片酬只有一萬塊,道哥劉燁兩萬五,就連男一號郭濤也才10萬,當時導演看到整個劇組連個大明星都沒有,所以只能打算忍痛讓陶虹來客串一下,但劇本卻被徐崢看到了,徐崢非常喜歡,表示一定要演一個角色,當時甯浩沒好意思說自己請不起徐崢,只能找個理由說演員都定好了,可徐崢實在太喜歡這個劇本了,執意要演,不要片酬都行,甯浩一聽不要片酬,就立馬給他安排了角色。

要說黃渤通過這一部電影逆襲成爲下一部的主角也是有原因的,不光黃渤對待電影非常認真,在劇中哪怕沒有他的鏡頭,他也在演,比如道哥打電話那場戲,導演當時並沒有讓黃渤演什麼,但在道哥打電話的時候,他一直在背景裏演,但凡有一點鏡頭他都會珍惜。有一個小花絮告訴大家:還記得麪包車撞上寶馬的那場戲嗎?因爲劇組窮,那場戲必須一邊就過,沒有拍第二遍的機會。一開始找來的是一輛老款的奔馳,甯浩覺得太老了與劇情不符,後來去修理廠租了這輛寶馬。萬幸的是這場戲一遍過了。還車的時候修理廠老闆不樂意了,說車撞得太狠得加錢。

當年甯浩寫好劇本以後一直找不到投資方,直到遇上劉德華,劉德華正在啓動一個亞洲新星導計劃,計劃在全國範圍內,資助6名年輕導演,拍攝他們自己的劇本,總投資2500萬,分給6部電影,《瘋狂的石頭》只分到了300多萬,但卻是6部電影中票房和口碑最好的,劉德華賺得盆滿鉢滿。大家還知道《瘋狂的石頭》哪些幕後故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