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外,《職場霸凌禁止法》還規定,在公司遇到霸凌、或目睹有人被霸凌時,任何人均可向公司人事部門等進行申報。《職場霸凌禁止法》規定,用人單位或員工利用職權和資歷優勢,超出工作範圍,給其他員工造成精神、身體痛苦,或導致工作環境惡化的行爲屬於霸凌行爲。

最近上映的電影——《少年的你》,獲得了極大的關注,電影講述校園霸凌的故事,引起了許多 人的共鳴。至於共鳴從何而來?在於絕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或見證過校園霸凌,在層出不窮的校園霸凌裏,有的扮演施暴者,有的扮演受害者,而更多的是扮演旁觀者。

成年人的世界,“霸凌“遠比校園裏的殘酷

校園裏的霸凌觸目驚心,是不是隨着孩子們長大成人,進入職場了,霸凌就隨之消失了?

成年人的世界,“霸凌“遠比校園裏的殘酷

如果是這樣的話未免太天真了,事實上,成年人的世界,職場霸凌更頻繁也更嚴重,後果不堪設想。最新一起霸凌事件:美國社交媒體臉書公司一名中國籍員工陳勤,生前疑遭印度裔上司霸凌,面臨被辭退風險,不堪忍受壓力,在公司總部跳樓自殺。事件在全世界引起強烈關注,職場霸凌再次大規模地進入人們視線。

什麼是職場霸凌?職場霸凌有哪些危害?如何預防職場霸凌?

先看看百度詞條給霸凌的定義。“霸凌” (bully音譯而來):通常是指人與人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它一直長期存在於社會中,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或者是因嫉妒等個人原因對其進行辱罵和諷刺。

成年人的世界,“霸凌“遠比校園裏的殘酷

簡而言之,職場霸凌是長久持續的騷擾和衝突(不限於一兩次事件)。且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受害者會感到深陷其中而無力自保。

這裏有幾個關鍵詞:權力不對等、長期存在、肢體或言語攻擊。由此可以看出,霸凌的施暴者一般是部門領導或者資歷比較老性格比較強勢的員工,受害者大多是初進職場或者性格比較內向,軟弱怕事的員工,性別上以女性居多。

那麼,霸凌有哪些危害呢?西方學者經過研究發現,被霸凌的受害者會出現各種生理和心理的症狀:包括頭痛、睡眠問題、焦慮、抑鬱症、創傷後應激症, 產生自殺意念等等。

不僅如此,職場霸凌還會引起受害者對工作的消極反應:工作懈怠,不易滿足,在職場感受不到安全,有更高的缺勤率,甚至無法好好工作。

更嚴重者,感受到非常大的壓力,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從而走入絕境,就像臉書員工跳樓事件。

霸凌有嚴重危害性,如何預防職場霸凌呢?

成年人的世界,“霸凌“遠比校園裏的殘酷

有的國家以立法的形式反對職場霸凌。如韓國在今年7月16日實施《職場霸凌禁止法》。《職場霸凌禁止法》規定,用人單位或員工利用職權和資歷優勢,超出工作範圍,給其他員工造成精神、身體痛苦,或導致工作環境惡化的行爲屬於霸凌行爲。除了在辦公室和工作地點外,在社交媒體、出差地點、聚餐場所及私下見面時出現類似的行爲也將被認定爲霸凌。違反這一規定者將被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3000萬韓元,約合17.5萬元人民幣以下罰金。

此外,《職場霸凌禁止法》還規定,在公司遇到霸凌、或目睹有人被霸凌時,任何人均可向公司人事部門等進行申報。公司接到申報後,需要立即進行調查,確認事實。規定強調,公司方面不得對申報者和受害者採取解僱等不利於受害者的處分。

成年人的世界,“霸凌“遠比校園裏的殘酷

我們國家還沒有相關法律,但韓國出臺了法律,就能真正杜絕職場霸凌了嗎?

仔細分析法條,“超出工作範圍,造成員工精神身體痛苦“,這裏沒有詳細列出工作範圍標準,那超出工作範圍如何鑑定? 舉個例子:很多做技術維護的,晚上客戶那邊出了緊急問題,正常理解是下班時間出問題不是工作範圍的事,那如果公司要求去維護,是不是可以告公司霸凌呢?顯然不能。那麼所謂的“超出工作範圍”又是什麼標準?難道是企業說了算?如果企業說了算,那就不存在所謂的“職場霸凌”;如果企業說了不算,那這樣的工作恐怕就得消失!

還有關於受傷害的程度問題,究竟什麼情況算造成精神身體痛苦,法條也沒有說明。當然,最無力的一條是“任何人均可向公司人事部門等進行申報“,公司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如何公正處理?

既然出臺了《職場霸凌禁止法》都不能杜絕職場霸凌,我們還沒有法律保護的就一點辦法沒有了?小編認爲,職場霸凌可嘗試從以下幾方面着手預防:

首先,明確職場霸凌範圍。中國和韓國同受儒家文化影響,很多行爲在西方國家被判斷是霸凌,但在東亞區普遍不認同,即使有法條確認。比如,新來的年輕同事給老員工跑腿就沒必要上升到霸凌的程度。另外,有的公司文化不同,有的領導比較嚴厲,批評下屬沒有主觀上的惡意,僅是從工作的角度,這種行爲就不建議上綱上線到霸凌。而像惡意批評,有針對性的打壓,比如工作任務完成了雞蛋裏挑骨頭式的批評,同樣的工作能力,獎金只有他人的一半。遇到像這些行爲就必須提高警惕。

成年人的世界,“霸凌“遠比校園裏的殘酷

​其次,感覺受到霸凌時,一定要及時和家人、最好的朋友溝通。越早發現問題,越容易採取對策。千萬不要一個人承擔着壓力,讓家人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分擔。作爲家人,也要時刻注意在職場的親人,如果發現哪位家庭成員最近一直悶悶不樂,做什麼事都沒什麼精神,那就要特別留意了。必要時請心理醫生進行干預。

再次,作爲職場人士,不做旁觀者。馬丁·尼穆勒 有一句名言:“當他們抓猶太人時,我沒有說話,因爲我不是猶太人;當他們抓天主教徒時,我沒有說話,因爲我不是天主教徒;後來,當他們要抓我的時候,已經沒有人站出來爲我說話了。”當遇到其他同事遭遇霸凌時,要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也許,你的這一次善意,在下一次自己遇到時,會有更多的同事站出來幫助自己。助人者自助。

成年人的世界,“霸凌“遠比校園裏的殘酷

最後,視霸凌的種類採取有效的措施。對於像性騷擾這樣介於刑法與霸凌程度的,要堅決鬥爭,明確無誤地向霸凌者傳遞信息:這是底線,不容侵犯,否則將報警處理。軟弱一次,對方就進一尺。這方面絕對不能給對方任何幻想的空間。當然,要注意收集對方的證據,特別是電話錄音,微信記錄等。

而對於其他程度稍輕的霸凌,可以先嚐試溝通,即使可能效果不佳,也要讓對方明白自己不是沉默的羔羊。大多數的霸凌受害者忌憚對方的權勢,擔心自己的工作不保,這種心理很可能導致施暴者以此作爲要挾。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時,必須要和家人商量,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取捨。雖然是艱難的抉擇,但還是必須要作出,因爲,相對生命的價值,其它的都是浮雲。

忍耐和委屈並不等於一味遷就和退讓,希望每一位都能成爲更好的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霸凌“遠比校園裏的殘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