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18年這一特殊的年份裏,我終於完成了長三角人社合作輪值方的特殊使命,沒有懈怠,更沒有放棄……

我多年從事、後又分管長三角人社合作。2018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直接指導下,長三角合作和發展再啓動、再出發,人社領域的長三角合作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很希望全身心投入這項工作中,但與此同時,2018年我即將退休,儘管具體時間還要根據工作需要確定,但能否善始善終做完這項工作,心裏並不是很有底。從我個人來講,一方面要服從組織的安排,隨時準備交班,另一方面也要發揚“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在崗一天就要努力做好一天的工作,爲事業的延續發展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2018年長三角工作要早起步、早部署,人社專題組也不例外。今年1月,市人社局就召開局務會專門研究此項工作,責成由我分管、由政策研究室牽頭,儘快擬出今年的工作要點,並配合長三辦做好“三年行動計劃”的起草工作。相關材料形成初稿後,需要在長三角三省一市人社廳局間對接並取得共識。本來2月份我退休,特別希望能在2月底前完成這項協調工作,爲一季度內召開第一次聯席會議創造條件。因此,我與大家一起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我們決定蘇浙皖三省逐個上門對接。推進過程中正值春運,再加上多年未遇的風雪嚴寒,不僅列車和車站擁擠不堪,而且還經常出現延誤。記得一日冒雪到達杭州時已是午夜零點以後。除了春節長假短暫休息外,終於趕在2月底前完成了工作對接。

蘇浙皖人社廳對此也十分重視,不僅分管領導親臨會商,而且各個相關部門、單位也悉數到場。大家坦誠相見、羣策羣力,使2018年長三角人社專題合作工作要點和三年行動計劃中與人社相關的內容更加完善。2月以後,領導通知我繼續工作,並要求我抓好長三角人社合作的推進,這讓我有機會進一步做好這項工作,並參與和見證了聚焦核心、亮點頻出的生動局面。2018年的長三角合作,將“共建共享民生工程”放在了突出位置,這也成爲長三角人社合作的核心要義。

圍繞這一主題,上海市人社局作爲牽頭方,抓住了三個重點:

一是抓國家戰略的落地和市委、市政府的關切。醫保費用異地結算源於長三角,現在又成爲國家的制度性安排,但目前只限於住院醫療。經認真調研,三省一市分管領導親自協調,並爭取國家醫保局的大力支持,終於形成了長三角地區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工作總體安排,並在9月底正式啓動。

二是抓有利於促進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合作。今年以來,上海市人社局主動而爲,配合首屆進博會,推出了允許長三角企業僱聘的長期在虹橋商務區的外國人才就近辦理外國人工作許可的便利措施。3月,還在上海舉辦了規模空前的長三角人才交流洽談會暨高校畢業生擇業招聘會,共有1000家知名企事業單位參會,推出了2萬多個工作崗位,並由三省一市人社廳局共同簽署了人才服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啓動了人才“歸巢計劃”。

三是抓合作交流平臺的建設。重點是培訓平臺的建設和發展。如三省一市人社部門委託交大凱源法學院舉辦了首屆長三角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培訓班,國家部委相關司局領導及專家學者參加授課,參加培訓的達到了150人之多。再如,三省一市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在聯合舉辦“長三角國際人力資源論壇”的同時,積極開展對相關服務機構的培訓,並組織了“人力資源服務產業資產運作和創新”培訓班。

在這期間,我參加了長三角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並在會上代表輪值方彙報了人社專題合作組的工作情況。

第一次聯席會議以後,長三角人社合作進入了分組活動階段。同時,考慮到將分組活動的共識性成果確定下來,以利於明年及今後幾年的合作發展,我們要求和各組儘可能形成一批協議和備忘錄。經過反覆斟酌和篩選,最後將就業創業、人力資源協作、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戰略合作、勞動保障監察合作、工傷保險和勞動能力鑑定合作等5份協議和備忘錄確定下來。

根據下半年的工作安排,確定第二次聯席會議9月底舉行。而組織上也已明確我工作到8月底。此時,我除了繼續兢兢業業地做好第二次聯席會議的籌備工作外,已將出席會議、通報情況的有關任務移交給接替我的分管領導。

但後來組織上又要求我工作到9月底。無獨有偶,第二次聯席會議開會前,新的分管領導因工作原因無法出席,仍舊安排我出席會議並在會上通報2018年工作,同時代表本市簽署相關協議和備忘錄。這次會議是在9月28日召開的。儘管第二天我還有其他工作任務,但無論怎樣這都是我職業生涯最後一次重大的公務活動。毫無疑問,我的“最後一班崗”屬於長三角。

那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眺望絢爛的夕陽和晚霞,感慨之餘一種欣慰與釋然油然而生。確實,在2018年這一特殊的年份裏,我終於完成了長三角人社合作輪值方的特殊使命,沒有懈怠,更沒有放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