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董菁

日前,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CIPRA)發佈的《中國公共關係業2017年度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公關業快速穩定增長,將在不遠的將來步入千億級市場。6日11日,華誼嘉信董事長黃小川接受人民網專訪,就公司發展現狀和未來戰略,以及公關行業的發展方向等暢所欲言。

回應證監會調查:歷史遺留問題 有信心走出困境

記者:5月15日,華誼嘉信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請問目前調查進展如何?

黃小川:這源於2015年公司前任董事長因爲涉嫌內幕交易而被調查,基於公司目前掌握的情況,這次證監會發給公司的通知書,其實是一個程序補充,公司沒有其他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情況。當然這需要以證監會最後調查結果爲準。從公司層面來講,公司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調查,也會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調查結果出來會向投資者說明情況。

現在,公司的業務層面很正常,從(2018年)一季度的報告來看,華誼嘉信業績不錯,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

記者:華誼嘉信去年虧損2個多億,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6.84億元。業績爲什麼好轉?

黃小川:華誼嘉信一直髮展穩健,迪思、好耶、信邦這三家主要公司連續幾年都是盈利的。2017年的虧損主要是資產減值損失造成的,比如我們在投資凱銘風尚的過程中發現它的業績預期離我們對照的目標還有差距,經審慎考慮決定終止收購,會計事務所對於之前已經投入的成本累計計提了1.54億元。還有比如我們跟江陰資隆捷的合作,之前的多年合作一直是沒有問題的,但去年他們經營不善,9千萬應收款收不回來。商譽減值和壞帳計提合在一起,才形成了虧損。所以,我們這三家主要企業的盈利一直是持續的,而不是說突然之間經營好了。而這次計提資產減值是一次性的,我們未來也能輕裝上陣。

記者:你們正在推進重大資產重組,但是有媒體曝光公司現金流比較緊張。對此,您如何回應?

黃小川:在這一次去槓桿的過程中,可能很多企業都面臨不同程度的資金緊張問題,不只是華誼嘉信。公司現在的舉措一是降低金融融資成本,減少企業負擔;另外,加快資金的流轉,把應收款做好,增加現金流。現在公司的經營很正常,如果應收款加快,現金流會得到很大的改變。同時我們也會增強對客戶的甄選,並提升效率、加快業務發展。

另外,我們會繼續進行Smaato的併購。因爲Smaato是全球非常領先的獨立第三方移動廣告交易平臺,有很多大數據資源。這是我們非常看重的一個標的,我們希望併購的成功能夠提升我們的核心競爭力。現在我們正在跟資金方溝通,或是採取分期付款的模式,或是等案件處理完以發股的方式繼續進行。

談核心業務:與時俱進做好原創內容 發展大數據實現精準營銷

記者:5月黃總就任華誼嘉信董事長,接下來有哪些舉措?

黃小川:我們將繼續推進華誼嘉信的戰略:“大數據、大內容和國際化”。以往的信息傳播特別依賴於廣告,現在是以內容分享價值爲核心。作爲集團“大內容”戰略的主要推手,迪思會從原創內容入手,結合外部資源,爲客戶做好內容營銷。我們對迪思架構進行了大規模調整,包括成立IP中心、大數據營銷策略中心、內容精準營銷中心,原來的創意中心也與各事業部結合。

在人才招募上,以前我們可能比較傾向於營銷領域或新聞領域的人才,現在隨着媒體環境和用戶需求發展,我們會選拔IT人才,以及創意、視頻方面的人才。新媒體的發展催生了內容產業的變化,現在大家比較喜歡看圖片和視頻,客戶也要求快速反饋,恨不得一開完會,視頻傳播內容就能製作好,因此我們就必須在這兩個方面進行加強。我們也希望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才加入我們。

記者:公司未來的核心業務是什麼?

黃小川:華誼嘉信是一家全域營銷服務機構,線上線下都有,國內國外都有,要做的就是創造品牌客戶與消費者之間有價值的互動和聯結,並且儘可能讓這種溝通更加通暢和精準。這部分最核心的就是精準的用戶畫像、信息和內容、分發渠道的智能化。

在大數據戰略方面,華誼嘉信旗下的好耶公司在二十年的成長過程中,積累了8億多的數據,包括投放、效果、到達率、轉化率等。現在要做的是把這些數據激活,對用戶進行精準畫像,找到每個產品所針對的精準用戶,然後通過智能分發系統,將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推送過去。以前我們推送更多的是廣告信息或是營銷活動,但是消費者有時候並不喜歡廣告,而是好的內容或者故事。現在我們通過畫像可以找到他們的內容偏好,創造符合他們喜好的原創內容,進行精準的營銷。這種新銳時代的內容營銷、大數據營銷,我覺得是一個很大的趨勢。

在新零售方面,信邦現在有20萬兼職促銷員,全年舉辦60多萬場活動,可以把線下的數據豐富起來,讓客戶在零售過程中跟消費者做更多更精準的體驗式互動和溝通。同時,通過我們的內部協同機制,各業務單元也能夠在客戶、技術、資源等各方面實現協同,讓客戶用最少的錢得到最大的收益。

談國際化:企業“走出去”一定要有用當地人解決問題的思路

記者:《中國公共關係業2017年度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公關行業出現了全球化趨勢。您如何看待這一趨勢?

黃小川:我們認爲,中國企業“走出去”要獲得成功,製造、人才、管理和品牌這幾個層面缺一不可,在這幾個層面則要嚴格執行本地化戰略。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日本和韓國的企業走向海外的時候,全是用的當地人。但是,他們進入中國的時候,高管卻一定是本國人。其實,很多韓國企業高管不知道怎麼跟中國的媒體溝通,有時候很怕說錯話、帶來很多風險,因爲文化差異還是很大的。從他們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得到,中國的企業和產品要走向世界,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生產和品牌傳播的本地化,一定要了解當地的文化、政策和各種習慣,要有用當地人幫你解決問題的思路。

華誼嘉信在國際化方面的步伐還是很堅定的,會不斷開展海外佈局。迪思和中國傳媒大學共同建立了品牌傳播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中國自主品牌的成長,以及中國企業怎樣在國外塑造自己的品牌。另外,目前我們在歐美的戰略主要依託於Smaato,它的全球日移動廣告曝光量達到190多億,同時掌握大量數據。在中國企業“走出去”時,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瞭解當地人對中國品牌哪些感興趣,或者哪種溝通方式感興趣。在亞洲,我們將來也考慮通過併購的方式尋找當地的合作伙伴。現階段,我們更多的是藉助當地供應商資源。

記者:您覺得中國企業“走出去”應該怎麼做?

黃小川:舉個例子,長安汽車每年都參加法蘭克福車展,但是在歐洲來看,中國的汽車製造和他們是有差距的,他們會問爲什麼每次都來。我們覺得,現在可能還有差距,但未來一定是會趕上的。通過“走出去”,中國企業會知道我們和國際企業的差距在哪兒,同時也能找到發展的機會。這種差距現在已經越來越小了。以前中國的乘用車賣到歐洲是不可思議的,但現在開始有了,將來還會越來越多。國產汽車品牌在亞洲、非洲、美洲一開始可能是靠性價比佔據優勢,但在未來,我們認爲會在其他方面體現出更大的價值。

我曾經聽到過一個發生在非洲的故事,當時他們(中國廠商)把幾款車放在那裏,遮住了品牌名,當地很多消費者都以爲這些車是日本或者韓國製造。但是當品牌名露出的時候,突然之間對這些車的負面評價就多了很多。坦率來講,這就是中國品牌“走出去”面臨的挑戰,要改善這個情況,一方面是從國家層面提升“中國製造”的整體形象。例如我們的高鐵是世界第一,我們還應該有更多的“第一”要傳播出去,讓全世界信賴中國品牌。

另外,中國企業要加強在當地的品牌傳播,要把用戶體驗做足。我們中國有很多產品的品質非常高,但發達國家對“中國製造”還有偏見。我們的工作就是管理這種認知,這是很艱鉅的任務。在未來我們要傳播更多成功的案例,這樣累積起來就會有“中國製造”的好名聲,也會有更多企業走向海外的機會。

華誼嘉信集團,2003年成立於北京,2010年4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證券代碼300071)。華誼嘉信集團致力於打造以娛樂社會化內容和營銷大數據爲支撐的全球化數字化全域營銷傳播集團。華誼嘉信旗下擁有數字營銷、體驗營銷、內容營銷、大數據營銷及公關傳播五大業務羣,通過華誼信邦、迪思傳媒、好耶集團、上海演娛、快友世紀、新七天、Smaato等在業內頗負盛名的全資子公司和關聯品牌,在業務、客戶和資源等方面有效協同,充分利用新技術、新媒體實現業務拓展、升級創新,推進資源平臺化,解決方案產品化,實現從“執行服務型”到“資源價值型”整合營銷體系的全面升級;同時積極投資併購移動新媒體、數字營銷技術、娛樂營銷等垂直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力求爲更多國內外知名品牌及企業提供從線下到線上、從offline到online、從傳播到實效、從中國到全球的整合營銷傳播全方位服務,讓更多世界品牌走進中國的同時,助力更多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實現共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