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押井守的作品,有些迷惑。宫崎骏是将意义外化,押井守则是将意念内化。而内化的作品,大多很难令人下咽,需要细嚼,也需要极大的耐心。这不仅考量作品的叙事能力,也考量能否将内化之物化为有形之物。可是,关于人自身的内化,本身就很难进行准确的表达,更何况是将世界哲学思考进行深入浅出的传达。这样庞大恢弘的主题依靠一部动画作品,虽然可脱离现实表演塑造的局限,但依托幻想和现实的切合点,也并非易如反掌举手可得。

可以看出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完全脱离日本动画作品的精髓,依托扎实对细节的描述,用平时生活气息浓厚作为基调,几乎在你无法忍受慢节奏的叙事中层层推进,让你在几乎没有任何意识的前提条件下,变成了呼吸般在最后揭开了前因后果。

所以,在忍过电影60分钟之后,你逐渐意识到在那个未来和平世界大框架之内,还有更深层面的内容和思考。一部电影讲述恢弘宏大的主题并不意外,任何一部作品都想将人类恢弘世界观做一次彻底的表述和宣泄,这也是能够吸引和引起观者的共鸣点,但很多作品容易在此犯下空而大的错误,失败于作品缺乏实在内容以及合情合理故事结构和逻辑关系。

1、 生与死的设置

在此片中关于生与死的设置颇为奇特,首先有这样一群人存在,他们除了战死之外将永生与世界,他们被誉为‘永恒之子’。他们永远都长不大,身躯停留在少年时代,但人生所经历的却是徘徊在生死之间战争的残酷成长。

在没有战争的和平时代,人们为了不忘却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的美好,创造了战争这个游戏。而在这个游戏中人们名正言顺的进行杀戮,也因为诞生了‘永恒之子’的人类存在。他们一次次战死,又一次次被重新输入记忆再次投入战争之中。他们的生命永远循环在生与死的边缘,在生与死之间,是来不及思考的幸福,于是只有这样,才能参透死之故、生之意。

生来何意、死为何故,‘永恒之子’是死亡太靠近,而生的实在存在感才能变得充实。

女主角一次次面对着死去又再一次以新的身份出现的男主角,循环反复,只是为了在年少的面孔之下,增长累积生命本省的价值。

2、 空中杀手的环

于是,在这样的循环之下,必须设置一个永远都战胜不了的杀手,那便是那个唯一以大人形象出现的“教习”。

就像世界再宽阔,人生循环的漫长岁月,需要一个控制环,人类有所畏惧,生命不息有所局限,没有永恒的永恒猜想。要想跳出这样的设置,你需要向空中的杀手发出挑战。当你开始质疑这个世界的时候,才是成长与代表死后而生的到来。人可以永远都不长大,保有童真是世界纯真希望的本质,而恰恰是这样的纯真才具有像掌控世界那个扣环的能力与资格。

我们总该畏惧一些什么,才能加强生时的存在感和实在感。我们总该有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那样我们才能为重复简单的生命找到价值,那样经过我们一颦一笑的情绪,才能来至深底的本性和无理取闹的资格。

3、 世界的边缘

生死的边缘,既是世界的边缘。我们探寻以及探究便是这样的边缘,一次次叩问是我们作为人这个实体本能的呼唤。只是,这个似乎没有答案,我们也没能完全触摸到这个边缘。

“即使是走过无数次的路,也能到从未踏足的地方。

正因为是走过无数次的路,才会景色变幻万千。

只是这样,还不够吗?

只是这样,所以才不够吗?”

是的,正是如此,我们的人生是不够的,于是我们一次次地用永恒的身躯去挑战叩问那个边缘,我们想要获得的真实感,是永远无法触碰的秘密。

一部将此具象的哲学思考付诸与人物情感细腻和绚烂空战之上,不是炫目的吸引眼球,但常常,你那么长久的回味,究竟又是怎么回事。不经意开启的,是你的心扉,是你的湖水,也是你情感的皈依。

2014-2-2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