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簡寶,今天我們先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會花錢的人才會賺錢”這句話是說給誰聽的?!

其實如果你仔細一想就能明白,其實大部分語境下這句話是用來安慰“剁手”剁得自己毫無自理能力的人的。就像我們總說的每天喝一杯酒有益心血管健康,最早也是用來告誡那些嗜酒成性的人要少喝……

但是話說回來,買買買的時候很多人也賺了錢啊!比如代購、比如各種美妝博主,帶貨能力分分鐘超越明星。同樣是花錢,爲什麼區別這麼大呢?!

小簡這裏給大家介紹一個概念——“生產性/投資性消費”的思維模式。

接下來開始今天的分享,學會把錢越花越多,今天你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決定你未來有多少錢。

一、生產性/建設性消費

同樣是買一支口紅,你是買來自拍完就丟到一邊(純慾望性消費);還是拍個試色,發個公衆號,還拿它來搞個活動吸粉轉化(生產性/建設性消費)

同樣是買一本書,你是看完就丟到一邊,甚至沒看完(衝動型消費);還是看完之後,寫個書評,認識作者,跟同樣的閱讀者交個朋友持續深入的探討(生產性/建設性消費)

同樣是上一門課,可能是你自己花大價錢上的課程,你是上完就開開心心地走掉(消磨時間型消費);還是上完之後認真做筆記在網絡上分享,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促進大家一起做點事情完成一些項目(生產性/建設性消費)

所以,越會在生產性/建設性項目上花錢的人,自然也是越能賺錢的。

但相信聰明的你也發現了,之所以願意投資在生產性/建設性項目上的人如此之少,恰恰是因爲這種狀態需要你在原有吸收、享受的基礎上進一步輸出一些東西,而這中間消耗的精力可以說會非常之大。

各類投資者平常隨手買個股票賠了也就賠了只要安慰自己就好,但是小簡家投研團隊在爲大家做投資決策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東西就有很多,比如未來市場會面臨什麼樣的風險,怎麼樣才能讓大家在調倉過程中保證收益最大化……

你如果也把平常“買買買”衝動型的消費轉換成這種付諸一定心力的吸收再傳播,那麼無論你現在掙多少錢,隨着你在這部分花錢能力的增強,你將會更容易理解錢的價值,也會讓你整個人變得更有價值,自然,你一定會賺得更多。

二、會花錢的人三種境界:

錢作爲商品交換髮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使我們能夠互通有無,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但是花錢講究一個問題就是效用,就是值不值。

舉個例子:你20元買了一個插座但是很容易壞,但同樣有一款40元的但是質量很高的插座。你會怎麼選擇?

區別就在於能不能最大限度的發掘錢的價值,但是這只是第一重境界。

第二重境界讓錢來產生錢 ,這個我相信小簡過去跟你聊的很多事情說的都是這個境界。

第三種就是讓花的錢成爲你的知識,你的能力,你的技能。這纔是真正的無價之寶,也是我們在第一點當中所說的,不能讓花錢成爲純慾望消費,這樣才能說錢是花在了刀刃上!

你現在的花錢方式在哪種境界呢?

三、不愛花錢的人限制了自己的判斷力

很多時候人們對花錢的理解是沒有節制,覺得就是因爲積蓄不多才不敢花,或者理解爲浪費。

其實花錢有時候是一種眼光長遠的投資。這種投資主要放在對人接物的態度上,是花小錢辦大事。

不管是積蓄不多的普通人,還是富人,都要在遇人遇事的判斷上,心中都有一個規劃,有一些事是絕對都不能省的。

很多人買房的時候就一個念頭:等房價穩定了再說!

但等了幾年,不僅沒見着穩,反而高不可攀。

其實不光是買房,很多事情我們都要面臨嘗試與否的抉擇。有的人懊悔沒趕上買房的車,有的人痛恨房價腰斬;有的人羨慕萬衆創業時期走紅的創業明星,有的人卻在創業浪潮裏耗光了積蓄……勸人嘗試很簡單,但是嘗試的後果不管好壞都說不準。

但是,如果放在眼前的機會只比自己的能力稍高一點,爲何不勇敢一點呢?

買不起北上廣的房,可以試試家鄉城區的;沒有創業的資本,可以先嚐試做做代購;不敢買基金感受隨市場變化起伏的心驚肉跳,500元起投在拾年保買一份CPPI保本策略帶來的安全享受……

花錢買這樣的投資體驗,你會在體驗的過程中逐漸感受到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那個世界充滿了可能,充滿了讓你欣喜的瞬間,這樣一看,你還會束手束腳麼?!

A LITTLE GIFT

文末彩蛋

嘗試新事物就是跳出舒適圈,在新環境當中你會自上而下感受到什麼叫隔行如隔山,你有這樣的勇氣麼:

今日有獎互動

你想嘗試什麼新東西?

活動週期:11月5日—11月9日

全勤獎:活動期間連續入選精選留言即可獲得8888元體驗金(也就是說活動週期內每一個有獎互動都算在內)

幸運星:活動週期內連續入選精選留言即有機會參與幸運星抽獎,獲獎用戶將獲得100元京東E卡一張。

人氣王:活動週期內精選留言累計被點贊數第一名可獲得50元京東E卡一張。

精選評論規則:與話題主題相關的或關於簡理財的評論

點擊閱讀原文,開啓財富新世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