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制定规则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孩子成长这一路,我们总是试图阻止他们犯错,然而错误是进步必须要交的学费,也是我们能给他们的最好的一份礼物。

疫情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对很多家庭来说,这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可能大大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但对有俩娃以上的家庭来说,也许就有点小头疼。

最近抖音上有一个非常火的视频:

疫情持续近2个月,父母空降,熊孩子们享受着爸爸妈妈的24小时陪伴。

孩子们怒刷存在感,尤其是家有俩娃的,妈妈,弟弟在墙上画,妈妈,姐姐抢我玩具,爸爸,弟弟拉粑粑在裤子上了,而妈妈门的日常,是骂老公孩子,这样的场景在疫情期间更加严重。

近日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男孩把新买的衣服弄破了,被他母训斥:刚买的衣服就破了,你说说你有啥用,都不会珍惜妈妈的血汗钱,每次新衣服买来没两天就破了,你再这样我下次不给你买了。而男孩则是满脸惊恐的握着小手。

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其实也如故事中男孩母亲这般不允许孩子犯错。

苏联作家卢纳察尔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误乃是取得进步所必须交付的学费 ”。

心理学家说过: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孩子才能进步才能成长。

孩子成长这一路,我们总是试图阻止他们犯错,然而错误是进步必须要交的学费,也是我们能给他们的最好的一份礼物。

1早点犯错,长大后少走弯路

前些日子看到一则新闻,河南郑州,高二学生闫同学因逃课被妈妈批评,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庆幸的是在出走3天后终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安然回家。闫同学是幸运的,这次的错误让他提前体验到了社会的残酷,并吸取教训,相信他未来的路会走的更加坚定。

终有一天,孩子们犯过的错会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宝贵经验。

我有一个朋友向我抱怨,婆婆成天围着4岁的孩子,吃饭不让孩子自己动手,非要一勺勺喂,孩子大点的时候就追着喂。其实孩子早些时候已经产生了自己吃饭的意愿,然而每当孩子把饭吃地满地都是婆婆就会责骂。

殊不知这些大人眼中小小的错误便是孩子的成长路上必须交的学费。

孩子的人生路很长,我们终究是无法时时刻刻护他左右,适时的放手让他自己去经历错误去认识错误才是长久有效之计。

有些错必须犯,有些道路非走不可,请相信人生没有白犯的错。

胡适说过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

孩子在年少时犯错,能帮助他们更早地积累人生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心灵更清澈,身体更健康,人生的目标和方向更加坚定。

2、会犯错的孩子,能得到更多学习的机会

北大学霸吴谢宇曾经是是母亲眼里的好孩子,老师口中的乖学生,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被要求不犯一点点错误。但就是这么一个完美的孩子却犯下了弑母的大错,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

每一个人都会犯错,孩子更是需要通过犯错来不断学习。不犯错的孩子是脆弱的,他们的内心必然缺少了爱的位置,缺少了自己的位置。而被允许犯错无疑是幸福的。

《偷影子的人》里面吕克从小梦想当医生,兜兜转转,最后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当面包师继承了父亲的面包店。有人说走了这么多弯路还是回到原点,还不如一开始就听父亲的话去继承面包店。但正是经历这错误的选择才让吕克更加深刻了解到自己想要什么,在犯错之后懂得了人生的意义。

停止犯错,就会停止成长,让犯错变的有意义。

犯错不可怕,一路走来,错误能让我们更加接近真实的自己,面对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

3、制定规则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的成长最终是为了适应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因此规则是必须遵循的。

谈及规则,家庭是第一个社会战场必然也是需要规则,而制定规则的人,通常情况下都是父母长辈。吾不以为然。孩子是父母制定规则主要的对象,所以不能忽视孩子的地位,要在在制定规则的过程让孩子参与进来。

例如,孩子喜欢玩手机,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玩多少时间,什么时间一定要把作业写完,写完作业后爸爸妈妈会陪孩子一起玩。诸如此类规则。站在孩子的角度,邀请他们一起参与到家庭规则的制定中来。

1.让孩子参与进来,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小右这些日子在学校里老是和同学打架,父母每每都是领回家打骂一顿可是没过几天又传来了孩子打架的通知。

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终于吐露心声。原来前些日子小右是想要买一个平板,但父母一口回绝表示买平板耽误学习,并且丝毫不给小右解释和开口的机会一口否决。

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自己不受尊重便通过相对偏激的方式来释放自己内心的需求。

而打架事件就是孩子在争夺父母的注意力,争取自己在家的话语权。

尊重孩子表达的的权利,多给孩子一些倾听的时间让孩子更健康地发展。

2.规则制定后,家长和孩子都要遵守

楼上李姐家,每到饭点老公孩子各捧着手机,很是头疼,感觉自己像老妈子,李姐决定和老公孩子一起制定规则。

吃饭时不准时玩手机,老公孩子都要遵守。吃完饭要一起做家务。在制定这一规则的过程中一家人都要求发言,孩子的话竟然比平时多了许多。

并且每人都要签字画押,最后由孩子亲手将写着规则的纸进行张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竟然神奇的不玩手机了,每当丈夫掏出手机反倒被监督制止。

在制定规则过程中,父母尽量让这过程趣味化,模拟契约签订比如按手印、签字、录像,同时也要以身作则绝不带头搞特殊,严格遵守契约精神。

3.规则制定时请换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

换位思考,让我们更懂孩子。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曾分享一个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小故事。约莫是这样子,孩子放假了,父亲想着原本上学时每天让孩子玩5分钟手机游戏,而现在每天在家时间多了,作业也都按时做完那就给孩子每天玩20分钟游戏,于是做下来和孩子商量自己的想法。

孩子一听,赶忙摇头说不行,每天多玩15分钟一个月就是好多时间,太浪费了。父亲不禁感慨,很多时候我们大人真的不懂孩子,孩子在成长,有时候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不懂事。

4.当孩子犯错时请,为孩子树立榜样

《正面管教》中鲁道夫.德雷克斯提出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非常值得父母借鉴学习。

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首先父母们一定要尝试着改变自己对孩子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然后让孩子们去犯错。

当孩子犯错时问问,今天有没有犯过什么错误,以此来减少对失败的恐惧并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又或者是“你犯了一个错误,太好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犯错,孩童时期的大错小错会为他们的成长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会滋养着未来所走的每一段旅程。

允许孩子在成长中通过不断犯错,给与犯错的机会,这就是我们能给与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