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悟空问答里看到这样一个问题“突然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生娃”?评论区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人说是因为父母的压力、有人说是因为爱情、还有人说只是个意外。

而我的答案是:爱与成长。

生孩子,是因为爱。而养育,是因为成长。在养育孩子的这三年里,我感受到了身为人母的幸福,见证了一个生命的成长,也通过这个小生命,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过去的经历影响了我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丹尼尔·西格尔在《由内而外的教养》中写道:“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们以往的经历会影响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未妥善处理的过去也许会埋下隐患,影响我们与孩子的关系”。

自从儿子出生后,我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他的身上,并立志在他三岁之前要寸步不离的陪伴他,哪怕偶尔有短暂的分离,也不能超过24小时。

朋友嘲笑我离不开孩子,说怎么可能寸步不离呢?说实话,我虽然没有做到寸步不离,但三年里,我与他分开的时间最长也不会超过24小时。

为什么我会这样做?不是因为我真的完全离不开孩子,而是我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再重复我的童年。

我记忆里的童年其实是快乐的,但同时也很无奈。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爸妈都是非常善良非常爱我的人,但由于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很早就过世了,他们没办法一边上班一边养育我,不得不在3岁之前,把我扔在了乡下的伯伯家。

虽然我没有3岁以前的记忆,但成年后我遇事时的焦虑、我与人相处时的依赖,都会让我意识到“我童年时缺乏的安全感正影响着我的当下”。

于是,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不愿意让他重复我的童年,所以我尽可能地守在他身旁,不想让他尝到“分离”的滋味。

别让过往的经历妨碍你做好父母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我用我固有的观念和过往的经历陪伴着孩子成长。直到有一天,孩子忽然问我,“妈妈,你怎么总是喜欢黏着我啊,有时候我只想一个人玩呢”。我才意识到,我想给的安全感并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而且我的这种给予方式可能是不正确的。

对于安全感的缺失,导致了我过于依赖孩子,过于保护孩子,从而让他失去了独处的机会,也让我自己变得特别焦虑。

尤其是他快上幼儿园的那段时间,我几乎焦虑到睡不着觉,总担心孩子会被拐走一样。先生说我已经过度紧张,我虽然嘴上说没有,但我心里知道,其实我确实紧张,我就是缺乏安全感,就是想掌控孩子的一切,不愿意把孩子交付给一个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老师。

但事实证明,我的焦虑和担心都是多余的,孩子在幼儿园里适应得很好,只是我一个人瞎紧张罢了。

而这种焦虑总是让我不能很好地活在当下。总是患得患失,没办法真正享受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时刻。

与其刻意改变,不如共同成长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发现自己的焦虑越来越严重。出去玩,担心他的安全;在家里,又担心太封闭。

前段时间孩子发高烧,我心急如焚,可孩子却不紧不慢地和我说:“妈妈,你别急啊,我会好的”。

那瞬间,我才意识到,他的存在不仅给我带来了幸福,还让我看清了自己的缺失 。

我和先生说“我一定要改变,不能再这样没有安全感了,不能再这样焦虑下去了”。

先生却说,“与其刻意改变,不如共同成长”。

是啊,童年时留下的缺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至少我已经意识到这种缺失给我生活带来的影响,虽然我尽量不让孩子缺失“安全感”,但我的过度给予,无形中给他带来了焦虑和压抑。

最近,我开始学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焦虑,接纳自己缺失的“安全感”。虽然还是会焦虑,但没有那么严重了。

昨晚看着他入睡,我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其实,不焦虑,也没那么难。其实,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也不是不可以与当下共存。

我们总以为我们在照顾孩子,陪伴孩子成长。其实,孩子才是我们的老师,他让我们看到了自己最初的模样,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缺失,让我们能够接纳不那么完美的自己。

在养育孩子的这三年里,我终于接纳了不那么完美的自己。感谢我的孩子,给予我的一切。

我是宝藏妈妈,陪你分享我的育儿宝藏,做有温度的育儿说,喜欢请点赞点关注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