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20年過去了,省城四個大拿是不是還在,我們不得而知。但劉高興這樣走街串巷收破爛的人卻是越來越少。

但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對粉巷君表示,希望在西安重新建立這樣一個“大千世界”。

這事,還得從西安城區唯一的垃圾填埋場——江村溝說起。

01

江村溝,位於西安東郊白鹿原,溝深140多米,附近有村落名爲“江村”,因此得名。

很長一段時間,這裏是西安城區唯一的垃圾填埋場。

2月12日,上任僅十多天,西安市長李明遠,就到江村溝就垃圾處理問題進行了調研——工作了25年的江村溝,就快退休了。

江村溝垃圾填埋場一期工程於1994年6月投入使用,設計日處理量2600噸,計劃使用50年。

緊急召回“破爛王”垃圾越來越多,急需拾荒者和廢品回收站

這塊爲每一個西安市民的生活,默默奉獻了幾十年的土地,即將完成自己的使命——到今年9月,江村溝將無空間可填,即將封場。

往後,西安垃圾將往哪裏去?

直接填埋,是很多城市已逐漸摒棄的方式。西安也不可能再找到一個新的“江村溝”。

基於垃圾分類回收和無害化處理,是城市未來垃圾處理的必然之路。

02 推行全民垃圾分類有多難?

十年前,深圳就引入市場力量,探索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的可行性途徑;北京則憑藉良好的城市基層組織,發動了無數“朝陽大媽”,來規範城市垃圾分類。

但截至目前,依舊沒有出現可全國推廣的典型性經驗和案例。

垃圾分類,需要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爲習慣。其難度——任何一個試圖戒菸、減肥、早起、不熬夜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

因此,沒有全民意識的普遍提升,垃圾分類就難以有效地執行下去。

緊急召回“破爛王”垃圾越來越多,急需拾荒者和廢品回收站

此外,目前垃圾處理的相關工作,人們直接接觸的多是環衛工人。但顯然,通過環衛工人去指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是難以實現的。

03

拾荒者,廢品回收站——曾有媒體將我國城市普遍存在的這一邊緣羣體稱爲非正規的“垃圾分類專家”。

可以說,曾經的“破爛王”承擔了中國城市垃圾回收的主要工作。

但在西安,這一體系目前處於癱瘓狀態。

前些年,很多的“劉高興”因爲環保、消防整治等原因,都被迫轉行——很多可回收的資源,被迫進了江村溝。

西安需要“破爛王”!

但西安市還有多少以前常見的廢品回收站,政府並無數據。顯然,在此前的城市管理中,這一體系的重要性,遠未被城市管理者認識。

“如果市場不幹,政府就需要花費大量資金來做。”孫建軍說。

在垃圾回收中,以利益驅動的商業體系,顯然具有更高效率。他們天然知道,被人們拋棄的“垃圾”有什麼價值,該去到哪裏。

陳立雯同樣認爲,政府應該協調他們與物業、居委會、城管的關係,一起“好好對待他們”。

甚至,她認爲,可以通過某種機制,讓他們進入小區指導居民開展垃圾分類。讓這些“破爛王”,變成真正的“垃圾分類專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