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28日,生態環境部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與技術指南(試行)》,提出當區域內現有處置能力無法滿足醫廢應急處置需要時,應立即啓動應急預案,可以選擇危險廢物焚燒設施、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工業爐窯等設施,應急處置肺炎疫情醫療廢物。以往,每晚7點半左右,醫廢處理公司的轉運車會來武漢市第一醫院拉走一天積存的廢物。

原標題:武漢第一醫院背後的武漢醫廢“日產日清”升級戰 

“最辛苦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龔漢民說。3月24日,武漢市第一醫院已經恢復了正常門診,龔漢民和其他武漢市民一起,準備迎接正常生活的迴歸。

疫情發生前,50多歲的清潔工龔漢民(化名)已經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工作了3年。

他負責管理醫院的醫療廢物暫存間,平常,各個科室收集、包裝後的醫療廢物(簡稱“醫廢”)會運到他這裏,進行稱重、登記,再交由專門的醫廢處理公司轉運走。3年來,龔漢民住在醫院裏,早晨7點多開始忙碌,晚上醫廢清運走後下班,一切按部就班。

然而,從去年12月底開始,龔漢民發現,醫院產生的醫廢變多了,其中,來自發熱門診的變化尤其明顯。到了2月初,醫廢產生量從每天60多桶增加到最多時230多桶。

和武漢市第一醫院一樣,在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前期,武漢各大醫院的醫廢產生量也直線上漲。生態環境部的數據顯示,武漢市醫廢日產量從疫情前的40餘噸,飆升至最高240餘噸。

爲了應對這一局面,有關部門採取了多項措施提升醫廢處置能力。截至3月21日,武漢醫廢處置能力由疫情發生前的50噸/天,快速提升至265.6噸/天。當日,武漢市收集處置178.0噸醫療廢物,全部得到有效處置。

“最辛苦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龔漢民說。3月24日,武漢市第一醫院已經恢復了正常門診,龔漢民和其他武漢市民一起,準備迎接正常生活的迴歸。

2月20日,武漢市第一醫院門診樓。新京報記者 向凱 攝

從1天3次到24小時值守

在武漢市第一醫院,每張病牀旁都放着一個印有“醫療廢物”標記的黃色垃圾桶。使用過的醫療用品、患者產生的生活垃圾等都會投入其中。

這些垃圾屬於《醫療廢物分類目錄》中的感染性廢物。除此以外,醫療廢物還包括病理性廢物,即手術及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人體組織、動物試驗的組織;損傷性廢物,即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等。

通常情況下,醫院清潔人員每天分早、中、晚3次,將醫廢裝入專門的包裝袋運出污染區。在進入清潔區前,清潔人員會加套一層包裝袋,確保廢物不會泄漏。接下來,這些廢物將通過專用運輸通道和專用工具運往醫院暫存間,由龔漢民接收。

爲了不影響醫院診治,清理工作被安排在醫護人員上班前後和午休時間。醫院還單獨留了一部電梯,用於醫療垃圾的院內轉運。

到了2月上旬,武漢市第一醫院成爲定點醫院,提供上千張牀位,專門收治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1月份醫院醫廢產生量就有所增長,成爲定點醫院後就更多了,最多的時候每天產生量是疫情前的3倍左右。”武漢市第一醫院院感管理辦公室主任劉志剛告訴新京報記者,疫情之前,全院醫廢日產生量是60-70桶,2月中旬最多一天能達到200多桶。

與之相對應的,是清潔人員工作量的倍增。醫院清潔人員輪值,一天24小時都有人上班。源源不斷的醫廢很快把醫廢暫存間堆滿了,“暫存間能放80多個桶,放不下的只能放在暫存間外。”龔漢民說,“爲了保證安全,醫院要求一天消殺三次。”

劉志剛告訴新京報記者,感染性廢物在日常醫廢中佔比最大,此次疫情期間,定點醫院的醫廢也基本上是確診患者治療過程中產生的感染性廢物。因此,雖然醫廢會堆放在暫存間以外,但“我們基本保證把醫療廢物都裝在桶裏,並加強存放區域的消殺工作。”

爲了減少醫廢積存造成的二次感染可能,武漢市第一醫院不得不請求轉運公司增加轉運頻次,併爲轉運人員提供防護物資以提高其積極性。

2月19日晚11點,醫療廢物轉運車駛入武漢市第一醫院。受訪者供圖

在疫情防控期間,根據環境部門的要求,屬地醫療廢物要求“日產日清”,基本保持12小時清理一次,最長不超過24個小時。

以往,每晚7點半左右,醫廢處理公司的轉運車會來武漢市第一醫院拉走一天積存的廢物。每當車來,龔漢民會把車上的空桶卸下來,再把暫存間內裝滿醫廢的週轉桶搬上車。每天,轉運車會拉走1-2車醫廢到處置點,每車可以拉36桶。

而2月中旬疫情高峯時,醫廢迅速增加,轉運車一天要來5趟,即使這樣,仍有大量醫廢滯留在醫院,龔漢民只好將存放時間較長的醫廢週轉桶優先搬上車。

對龔漢民來說,最困難的事並不是工作量增加,而是要一直穿着防護服工作,“很悶熱。”轉運車到達醫院後,由於車內空間有限,有時他需要把桶疊放在一起,“每桶重量都不一樣,重的三十幾公斤,放下面,輕的十幾公斤,放上面。”“有時一次搬上百桶,特別累。”

110%超負荷運轉

負責武漢市第一醫院醫廢轉運的是武漢漢氏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漢氏環保)。該公司也是武漢市唯一一傢俱備醫廢處理資質的企業。在疫情發生前,漢氏環保的清運範圍一度覆蓋武漢市80多家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以及少量生物公司、社區醫院。

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經營規模爲1.8萬噸/年,約合50噸/日。另據生態環境部數據,2016年-2019年,武漢醫廢日均產生量在45噸左右。疫情發生前,該公司基本可以滿足武漢市醫廢的日常處理需要。

疫情發生後,武漢確診和疑似患者一度“井噴”。武漢市衛健委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中旬,武漢35家定點醫院提供的牀位數已經超過1.4萬張,10多家方艙醫院和由部分學校改造的定點醫療點的牀位數超過1.8萬張,此外,還有用於密切接觸者和疑似患者集中隔離的4000餘張牀位。

與牀位數同步增長的是醫廢產生量。龔漢民說,每個牀位平均每天產生3.5公斤左右的垃圾。生態環境部3月1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武漢市醫廢日產量從疫情前的40餘噸,飆升至最高240餘噸。

這一數字顯然超出了漢氏環保的處理能力。漢氏環保的負責人李凡(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從1月中旬起,公司的醫廢處理壓力就很大,“高峯時,每天醫廢收集量達到了處置裝置設計產能的110%。”近2個月,公司的處置裝置一直維持24小時運轉。

3月8日晚10點,漢氏環保的轉運人員仍在清運武漢市第一醫院產生的醫療廢物。受訪者供圖

除了處置能力不足,大量的醫廢需要從醫院轉運到集中處置點,漢氏環保的轉運能力也出現了瓶頸。

“包裝袋、週轉桶、轉運車輛都存在缺口。”李凡說,疫情發生後,漢氏環保緊急從大連、天津、南京等地調集醫廢轉運車和週轉桶,“轉運車輛每天出動頻次也增加了,原先一輛車一天跑一兩趟,現在最少跑3趟。”

目前,漢氏環保共有26輛醫廢轉運車,6800個轉運桶在武漢各大定點醫院間流動。李凡表示,疫情前,每位轉運人員都有自己對應的轉運車、熟悉的路線和醫院對接人員,而現在,轉運人員需要去很多沒跑過的醫院,“因爲不清楚從哪個門進醫院而繞路的情況也有,”此外,週轉桶也需要等待清空和消毒後再送往其他醫院。“以往各環節間很流暢,現在幾乎每個環節都需要等,每一趟轉運可能需要多花近1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

此次疫情期間,醫廢的成分也較往常發生了變化。李凡說,醫廢中包含大量防護服,體積大、重量輕。此前,一個240升容量的醫廢週轉桶大約可以容納31公斤左右的醫廢,而現在,每桶只能裝15公斤左右。這也對轉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轉運頻次和所用的週轉桶數量都需要增加。

1月下旬到2月下旬,漢氏環保幾乎每天都會接到100多個求助電話,要求儘快派員去醫院處理堆積下來的醫廢。“有30%的車次都是當天計劃外的臨時調度。相比之下,平時臨時調度的比例不到10%。”李凡說。

由於無法滿足所有轉運需求,漢氏環保只能優先處理危險性最大和醫廢產生量最大的地方——病牀數超過400張的定點醫院,比如集中了大量重症患者的金銀潭醫院,病牀數最多的武漢市第一醫院、同濟中法新城院區等。

對此,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羣英曾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一段時間內,武漢市醫廢處置設施和從業人員持續高負荷運轉,醫廢及時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還面臨壓力。

改造工業廢物處理企業

爲了應對這一局面,武漢市採取了多項措施提升醫廢處置能力。其中一項重要的舉措是,將部分原先處置工業廢物的企業進行工藝改造,使其迅速轉變爲醫療廢物處置點。

1月21日下午,武漢市生態環境局相關領導,來武漢北湖雲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雲峯環保”),希望其能暫停工業廢物處置工作,參與到醫療廢物的應急處置中來。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雲峯環保總經理梅鋼當即決定,“責無旁貸。”

梅鋼告訴新京報記者,雲峯環保作爲武漢市環境應急基地,此前曾多次參與環境應急處置工作,但沒做過醫廢處理,“當時心裏確實有點沒底。”

在武漢市環保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隨後的48小時裏,雲峯環保快速完成了處置設備的緊急改造,制定了針對醫廢的處置操作規程,並對操作人員進行了培訓和演練。1月24日,第一桶醫療廢物投入了雲峯環保的焚燒裝置。

考慮到疫情期間的醫廢感染性更強,雲峯環保對轉運車進廠、開車門、卸車、上料等各環節制訂了詳細的防護消殺規範。爲了打消工作人員對接觸感染性廢物的顧慮,梅鋼也帶頭上到一線,直接參與了上料過程。

“比較大的改變在於上料系統。”梅鋼表示,在將醫廢從週轉桶投入焚燒裝置的過程中,原來的上料系統會對醫廢包裝袋造成破壞,進而造成醫廢泄漏,爲此,他們將備用的上料系統也投入使用,“一桶一桶上,儘量不把包裝袋弄破。”

與工業廢物相比,醫療廢物的燃點較低,在窯頭即發生燃燒,形成窯頭正壓,這就需調整工藝,使醫療廢物在焚燒爐內均勻燃燒。

“只能由操作人員人工掌握工藝節奏,根據實時狀況完成上料。”梅鋼說,處置工業廢物時平均每小時上料4次,而處置醫療廢物平均每小時要上料18次,並且,每次上料時都需要根據經驗進行人工控制,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隨之增長了五六倍。

截至3月25日,該公司一天可以處置約800桶醫廢,約合15噸左右。在過去的60多天裏,共處置醫廢超過500噸。

就在雲峯環保參與醫廢應急處置的同一天,生態環境部也啓動了日調度制度。生態環境部應急辦應急處處長劉相梅告訴新京報記者,生態環境部固體司、應急辦組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國生態環境系統聯絡羣,來自全國各地的150餘位應急和固廢管理值班人員,每天上報自己屬地的醫廢處置設施運行情況,包括收集和處置數據。

劉相梅介紹,生態環境部在彙總分析每日數據後,就異常情況與當地對接。“對於超負荷的點,我們會重點對接,進一步瞭解情況。” 她提到,從2月10日開始,部領導每隔一天都會與湖北省相關負責人和專家進行視頻連線。此外,生態環境部也會通過下發預警函的方式,就監測到的運行變化,提醒地方環保部門注意。

1月28日,生態環境部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與技術指南(試行)》,提出當區域內現有處置能力無法滿足醫廢應急處置需要時,應立即啓動應急預案,可以選擇危險廢物焚燒設施、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工業爐窯等設施,應急處置肺炎疫情醫療廢物。

2月中旬,技術人員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進行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操作。 受訪者供圖

移動處理設備馳援武漢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與技術指南(試行)》中還提出,可以選擇可移動式醫療廢物處置設施,來提高醫廢應急處置能力。

應武漢市生態環境局請求,2月10日,啓迪環境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固廢及再生資源中心總經理助理趙燕妮帶領團隊從北京、河北、內蒙古等地趕往武漢,與他們一同到達的還有一套移動式醫廢應急處理系統。2月11日晚間,這套系統在江夏區人民醫院園區內進行組裝。

2月13日,設備投入使用。醫廢從醫院運出後,將被直接送入移動式處置裝置內。經過上料、進料、滅菌、出料、輸送、卸料六個環節,整個流程約需要80分鐘。該設備每天可以對1.5噸醫廢進行高溫蒸汽滅菌處理,處置後的無害化廢物將交由環衛系統進行進一步處置。

同樣是在2月10日,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接到生態環境部固體司通知,希望他們帶着移動式醫廢處置設備馳援武漢。

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此前曾參與研發了一款移動式醫療廢物焚燒車,可以就地實現醫廢焚燒處置,避免轉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二次感染風險。

僅5天后,首批 3臺移動焚燒車就抵達武漢,分別到黃陂、江夏和新洲協助處理醫廢,並在2月17日實現10噸的日處理能力。

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風賀是該焚燒車的研發者之一。2月19日晚,他所在學校收到武漢市環保局工作聯繫函,希望能將移動式醫廢焚燒車用於火神山醫院,並詢問他可否作爲技術人員到武漢提供協助。

1月22日,王風賀44歲生日當天,他一早從南京出發,驅車千里趕往武漢,武漢市環保部門已經幫忙協調好了通行所需證件。“高速上車況極好,開着車也顧不上想太多。”當天晚上5點多,他就趕到了火神山醫院。

王風賀告訴新京報記者,焚燒車研製成功以來,“這樣大規模處置醫療廢物是第一次。”爲此,他和團隊用了三天時間對焚燒車進行了緊急改造,到現場後又花了一週時間來調整運行狀況。

火神山醫院產生的醫廢在這臺焚燒車上完成高溫焚燒後,僅產生廢氣和少量廢渣。王風賀聯合南京師範大學的另一位教授,花兩天時間研發了一套在線監測系統,用以監測排放的廢氣是否達標。該系統同樣可以應用在其他移動式醫廢處置裝置上。

2月底,王風賀所在團隊正在用移動式醫廢焚燒車處置火神山醫院產生的醫廢。 受訪者供圖

在多項舉措的共同作用下,武漢市醫廢處置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生態環境部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武漢醫廢處置能力由疫情發生前的50噸/天,快速提升至265.6噸/天。當日,武漢市收集處置178.0噸醫療廢物,全部得到有效處置。

2月24日,國家衛健委和生態環境部等十個部委聯合印發《醫療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確到2020年底,全國每個地級市都要至少建一個規範的醫廢處置設施。到2022年6月底,全國每個縣都要建成從收集、轉運到處置的完整體系,徹底地解決全國醫廢處置能力不足的問題,最終實現平穩、安全、可靠的處置。

劉相梅向新京報表示,2014年印發的《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對應急預案的操作流程已經進行了規定,但是具體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涉及的醫廢處置情況,此前還沒有細化規定,這次疫情中,相關內容也在逐步梳理完善。疫情結束後,生態環境部將就期間醫廢處置情況進行總結評估,進一步規範相關管理制度。

新京報記者 韓沁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