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燕然勒功之后,窦宪被封为大将军,而他于永元三年(91)时曾经再度出征,并取得了大破北匈奴主力、俘虏匈奴太后的胜果。"这个成语最初说的是帮助夏朝君主夏桀,但因为武王伐纣的故事更加广为人知,人们在使用时就渐渐将其改为了助纣为虐。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奸臣或许是一个比敌国还令人厌恶的群体,因为他们造成的恶劣影响往往更加恶劣。面对敌国,可以用军事手段抵抗,可以签订协议停战,但奸臣往往是难以预防、难以根除的。因为人心中的贪婪和自私,奸臣存在于几乎所有时代,而他们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教训和故事。

举例来说,历史上的这三大奸臣就每人留下了一个成语,这些成语至今还广为流传,被人们使用着。

助纣为虐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给罪大恶极者当帮凶时,往往会说他的"助纣为虐"。其实,这一成语出自《史记·留侯世家》。

当年,刘邦率先攻入咸阳,但他很快被秦宫的富丽堂皇、珠宝美人所震撼,当即想要留居宫中,为了让主公清醒,张良便说道:"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这个成语最初说的是帮助夏朝君主夏桀,但因为武王伐纣的故事更加广为人知,人们在使用时就渐渐将其改为了助纣为虐。

到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助纣为虐如果代入到历史人物中,那就应该指的是纣王的得力干将崇侯虎。据《史记》记载,纣王曾经强行将九侯的女儿纳入后宫,又因其女不配合自己享乐而将这对父女双双杀掉。九侯无辜遇害,鄂侯为其申冤结果也惨遭纣王杀害,西伯侯听说此事后,出于对九侯、鄂侯的同情而发出哀叹,但这一声感叹却被崇侯虎给听见了,后者立刻上报纣王,导致西伯侯被囚禁在了羑里。

在汉代小说集《说苑》中,崇侯虎直接被周文王斥责为"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按照书里的描述,那么崇侯虎简直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奸臣,他排除异己,为纣王抵御西岐的军队,确实称得上是助纣为虐。

燕然勒功

第二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主人公则是一位名将,名叫窦宪。

窦宪是汉章帝章德皇后之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外戚,章帝早逝后,章德皇后临朝称制,窦宪也借此平步青云,很快在朝中拥有了很高的地位。不过,窦宪一门心思作威作福、排除异己,却惹怒了自己的妹妹,结果被关进了内宫。为了将功抵过,他主动提出北伐匈奴,于是朝廷派他为车骑将军,出兵讨伐北匈奴。

靠着与南匈奴、羌胡地区等地援军一同夹击北匈奴,窦宪轻松取得了"斩名王以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的战绩。首次远征就一路打到了位于今蒙古境内的燕然山,窦宪兴高采烈,当即让班固作铭,将自己的功绩刻在了燕然山的石上。作为能和封狼居胥并称的壮举,后人将其称作"燕然勒功",到了宋朝,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就曾经写下"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名句。

燕然勒功之后,窦宪被封为大将军,而他于永元三年(91)时曾经再度出征,并取得了大破北匈奴主力、俘虏匈奴太后的胜果。尽管在军事上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但窦宪却没有把大将军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

永元四年(92),窦宪及其幕僚阴谋篡位的打算被汉和帝察觉,后者布下罗网将自己名义上的舅舅逮捕并赐死,避免了东汉王朝提前迎来灭亡。

结党营私

最后一个成语也被经常使用,那就是出自宋朝理学家朱熹著作《朱文公文集》的结党营私。在书中,朱熹写道:"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尽管没有直接提到是哪个丞相,但简单推测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所说的毫无疑问是曾经大力打压过他的韩侂胄。

和上文的窦宪一样,韩侂胄也是个外戚,他是名臣韩琦之孙,也是宪圣皇后吴氏的外甥。

绍熙五年(1194),韩侂胄与赵汝愚等人共同策划并发动了"绍熙内禅",逼迫宋光宗赵惇传位于儿子宋宁宗赵扩。此事过后,韩侂胄本以为可以飞黄腾达,但赵汝愚却因为他是外戚而不愿给他赏赐。受到刺激的韩侂胄接近宁宗并逐渐成为了御前宠臣,他重视言官的力量,于是不断拉拢负责进谏的大臣为自己的党羽。

庆元元年(1195),韩侂胄将瞧不起自己的赵汝愚弹劾外放,朱熹等数十位大臣都因为是赵汝愚一派所以也遭到贬谪或责罚。出于对朱熹理学的反感,韩侂胄称其为伪学,而凡是他不喜欢的大臣,都会被扣上"伪党"的帽子遭到惩罚。总的来说,韩侂胄尽管有着为岳飞正名的善举,但绝对算是个奸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