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 只做一件事;一家店 只做一道菜”,但如果這輩子,這家店只是這樣烤鰻魚,那對店裏當廚的兩位年輕人的職業生涯來說,恐怕不是件太好的事。

鰻龍的閉店

曾讓我有日式鰻魚是否爲國人接受的疑惑

但我很快就發現疑惑是多餘的

一日在瀏覽大衆點評時

古北一家新開的鰻魚料理店幾成網紅

店訓很具匠心

一輩子 只做一件事

一家店 只做一道菜

話說

也許是《深夜食堂》的影響

滬上這幾年還是很流行這樣氣質的專門店

看了看大衆點評的圖片和用戶評價

對店的食材和定位大致做了瞭解

第一反應是一家並不值得拜訪的料理店

不過日前拜訪我觀念裏“不值得”的

壽司店“兎に角”時

店主的抱負還是很值得肯定

因此對於這家鰻魚網紅也是有着期待

週末

在剛進入營業時進入店內

店非常小

七八個位子罷了

店裏兩位年輕廚師

一人負責外場

一人負責廚房

而所謂廚房

大概站兩個人就沒法轉身了

店裏只有一個course

包含着前菜

鰻魚飯

味噌

冰激凌

由於對上海市場鰻魚的成本有所瞭解

來前就估摸這裏的鰻魚不是現殺

廚房那麼小

沒有魚缸

雖然後廚有簾布

但在進出人的瞬間

可以看到裏面只是一個電烤爐

如果以店訓的口氣來看

做日式鰻魚現殺現烤都做不到

談何一輩子只做一道菜

不過

大上海生存下來的鰻魚紅店

比如市中心的某家

廚師連基本的日本料理都不會

更別說殺魚蒸魚烤魚了

但在KOL的推崇下

不會日料反而成了勵志的資本

現在就活的很好

所以在當下

有時候手藝不是最重要的

好喫就好

前菜是極普通的料理

蟹肉用的是蟹肉棒

一滴芥末用的是罐裝貨

不過售價擺在那裏不能“苛求”

但這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用一輩子來做的鰻魚飯

我們家是關東做法

需要等一會兒的

外場的年輕廚師在和我說

從簾布的縫隙看

裏面的小夥正在烤魚

依稀看見

他用烤魚夾在烤鰻魚

所謂關東做法

連魚都不用串了

等待時進來了新的客人

是一對中年男女帶着老人

古北就是洋氣

日式鰻魚在老人中也有市場

新來的客人囑咐烤鰻魚多刷點醬汁

外場的廚師很機靈

除了答應外

還說起自己家的鰻魚是出口日本的

中年男女中的女人便回憶起去日本的歲月

還記得上次我們去京都時喫的廣川嗎

那可是那裏最好的鰻魚

今天這家也很好的

男人在邊上補充着

不到十分鐘

鰻魚就已烤好呈上面前

鰻魚很肥

醬汁很厚

你們家的鰻魚是自己殺的嗎

不是

這裏沒有條件

是每天工廠殺好蒸好送來的

我家是關東做法

小夥不忘再補充一下店裏的做法

很厲害的關東做法

很厲害的工廠

不僅天天可以穩定提供半成的鰻魚

而且技術非常高明

甚至蒸魚不用串魚

挑起鰻魚

側邊真的沒有串孔

所謂料理鰻魚的“串鰻三年”

在工廠和這裏

不存在的

地道關東鰻魚料理的一個特徵

便是可以用筷子分開鰻魚

在這裏

也是不存在的

這裏的鰻魚肉質很“緊實”

緊實到必須用咬開才能分離鰻魚肉

醬汁很濃也很厚

讓我很難分辨出魚肉的味道

似乎魚皮下有過一絲魚腥味

不過剎那就在醬汁的味道中逝去了

不過這“瑕不掩瑜”

畢竟重醬汁系更能討客人歡喜

我還沒喫完

店裏便坐滿了

身邊甚至還有日本客人

記得哪位大師說過

在上海判斷一家日料店是否地道

就看有沒有日本客人

這樣看

這樣的鰻魚店大概是地道的

其實今天的一餐並無太多可唏噓

在我的覓食經歷中非常平常

只是店裏Flag立得那麼高

結果卻是這樣貽笑大方的料理

匠心真的不能只是口號

還是要落在實地

畢竟

烤一下刷個汁

那是孩子都會的事情

如果這輩子這家店只是這樣烤鰻魚

那對店裏的兩位年輕人

恐怕不是件太好的事

因爲牽涉到一輩子

無論如何要有點追求吧

走出店外

大概是天氣的原因

那店訓

也化開了

▼以前有關鰻魚的文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