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我建議|普及標準化母嬰室彰顯城市文明

二胎時代來臨,母嬰室短缺,成爲不少哺乳媽媽們帶娃外出的“小煩惱”。貓在廁所,弓在傘下,或者乾脆跑回車裏,成爲她們哺乳或給孩子換尿布的普遍選擇。如何化解這些尷尬?在公共場所推廣標準化的母嬰設施,成爲今年上海兩會上,不少代表們關注的話題。

兩會我建議|普及標準化母嬰室彰顯城市文明

有代表在調研中發現, 在商業中心、公園和地鐵站內的母嬰室,總體覆蓋率較低,一些母嬰室配置不完善。還有一些商場,明明有母嬰室,卻經常處於關閉狀態。

據非官方統計,2016年,上海189個商業綜合體中,配備母嬰室的數量只有42處,佔比22%,部分通過在女廁所增加尿布臺或化妝臺的方式替代。調研同時發現,目前上海的機場、大型火車站等交通樞紐,大部分配置了母嬰設施,但覆蓋分佈並不均衡。

兩會我建議|普及標準化母嬰室彰顯城市文明

對此,上海市人大代表姚薇建議,應制定相關政策,提高公共場所母嬰設施配置率,並統一相關標識與設施標準,配置專項資金,保障設施的建造和維護需要。同時,應通過政府政策扶持和法規約束,引導企業設立母嬰室,逐步形成全覆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