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3月11日,兩會勝利閉幕。李克強總理在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經討論和修改後在3月12日全文發佈。

本文將抽絲剝繭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變化,從雙碳目標、鄉村振興、綠色金融的細節中,以小見大,看商業和資本向善而行的風向標。

文章來源 | 商道縱橫

作者 | 郭沛源

穩字當頭 雙碳當先

今年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因此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六穩”指: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保”指: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幾天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開會、還有財政部放出消息說今年不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都傳遞出求穩的信號。

不管怎樣,雙碳仍是一項重要工作。畢竟,要理解到雙碳工作不是單一的環境問題,而是和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關聯在一起的。詳細論述,可以參考2021年10月中央發佈的《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意見》。

從政府工作報告的表述看,能源轉型仍是重點,特別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發展新能源。與3月5日的初稿相比,3月12日的修改稿加入了“抽水儲能電站”、“生物質能”這兩項,說明兩會代表對這兩項內容比較關注。其次是要關注幾個重點行業的節能減碳工作,包括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修改稿加入了交通和建築。這幾個行業的碳排放加總起來佔了全社會碳排放的絕大多數。再有就是碳匯、綠色金融和生活方式,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手段。

有一個提法應引起重視,即“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所謂雙控,一是總量控制,二是強度控制。能耗雙控和碳排雙控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更高效利用是相同之處,更清潔利用是不同之處。能耗不變的情況下,如果能源類型換成更低碳的能源,也可以實現碳排雙控目標。調控指標的變化,從本質上說,反映的是我們對“高質量發展”的理解的變化,即不僅要綠色,還要低碳。碳成爲新發展中的新約束指標。

與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相關表述對比,最大區別是今年報告強調“有序推進”、“先立後破”。這不奇怪,相關提法從去年下半年已多次出現。此外,今年報告並未提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這大體是因爲2021年已經完成市場啓動,今年可能會以平穩運行爲主要目標。近期,生態環境部高調曝光了幾起碳覈查造假行爲,體現了這一點。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雙碳的表述(藍色爲修改之處)

有序推進碳達峯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峯行動方案。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有序減量替代,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加強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支持生物質能發展。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製造和服務體系,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強化交通和建築節能。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發展綠色金融,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與2021政府工作報告相比

紮實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峯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擴大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範圍,促進新型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研發應用,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推動資源節約高效利用。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實施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萬企興萬村

除了雙碳,共同富裕也是熱點。政府工作報告有一句話提及共同富裕: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依靠共同奮鬥,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但政府工作報告與共同富裕相關的內容遠不僅限於此。譬如,有四處提及“增收”: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製度,提升消費能力;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加強勞務協作、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強化農民工工資拖欠治理,支持農民工就業創業,一定要讓廣大農民有更多務工增收的渠道。此外,減稅降費等內容,也與共同富裕有關。

關於鄉村振興,與3月5日的初稿相比,3月12日的修改稿加入了“萬企興萬村”行動,這引起了我的興趣。經查詢,“萬企興萬村”很有些來頭。2021年7月9日,全國工商聯、農業部、鄉村振興局、光彩事業促進會、農發行、農行幾家單位聯合下發《關於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的實施意見》;當月16日便召開了“萬企興萬村”行動啓動大會。簡單地說,這個“萬企興萬村”就是要打造成爲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的統一品牌。“萬企興萬村”還有“前傳”,即“萬企幫萬村”。從2015年至2020年,全國有12.7萬家民企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由“幫”到“興”,映出“精準扶貧”到“鄉村振興”之意。

與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相關表述對比,今年報告關於防止返貧的描述少了,但共同點是“增強脫貧地區自我發展能力”。這與2022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十大趨勢的觀點一致,即通過振興產業來振興鄉村。我們建議企業“結合自身業務特徵,把價值鏈延伸到農村中去,以項目而不止捐贈促進農村發展、幫助農民實現共同富裕”。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鄉村振興的表述(藍色爲修改之處)

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完善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加強勞務協作、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強化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措施,做好易地搬遷後續扶持,深化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大力實施“萬企興萬村”行動增強脫貧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與2021政府工作報告相比

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對脫貧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加大技能培訓力度,發展壯大脫貧地區產業,做好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分層分類加強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在西部地區脫貧縣中集中支持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堅持和完善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機制,發揮中央單位和社會力量幫扶作用,繼續支持脫貧地區增強內生髮展能力。

此外,十大趨勢提到“體面勞動”的問題,在今年報告也有提及,包括:堅決防止和糾正性別、年齡、學歷等就業歧視,大力營造公平就業環境;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着力解決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等(藍色字爲3月12日修改稿對比3月5日初稿的修改之處)。話音剛落,北京人社局就發出通知,宣佈將在3月15日至5月15日期間,集中排查整治超時加班問題。

寫入“發展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原來沒有出現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但在3月12日的修改版中,把“發展綠色金融”寫進去了,放在“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一句中間。相對來說,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綠色金融的表述更加具體,即“實施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這句話提到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在2021年11月果然實施了,金融機構向重點領域發放碳減排貸款後,可向人民銀行申請資金支持,支持金額爲本金60%,利率爲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

根據2022年中國責任投資十大趨勢的預測,今年發展綠色金融將會以雙碳目標爲引領。結合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我認爲有兩個方面值得重視。

一是綠色金融如何助力從能耗雙控到碳排雙控的轉變。對金融機構來說,這首先要繼續重視新能源板塊,及新能源的各類應用場景,如電動車、建築節能等。同時,金融機構也要找到碳排雙控的衡量指標:在業務層面,把碳排放指標納入到業務評估中,譬如銀行將客戶或項目的碳排放總量或碳排放強度作爲授信和發放貸款的一個准入要求;在資產層面,全面覈算各類資產的碳排放總量和碳強度的高低,以便金融機構制定與碳排雙控一致的措施。

二是綠色金融如何助力零碳轉型。綠色金融除了要爲綠色項目融資外,也應爲傳統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提供金融支持。這是同等重要的,因爲如果傳統企業不轉型,全社會也無法實現雙碳目標,而傳統企業的轉型也是要金融支持的。這類綠色金融活動,可稱爲轉型金融。今年報告特別強調“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有序減量替代,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對此類項目的支持便可算作轉型金融。2021年,央行設立的2000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推出的可持續發展掛鉤債等,都是我國在轉型金融方面的積極探索。預計,2022年還將會有更多資金、更多措施支持轉型。

(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