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口縣脫貧攻堅表彰大會在該縣體育館舉行,來自全縣各領域的一線扶貧幹部,用真摯而樸實的語言將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感人事、暖心事、點滴事動情分享。再現了江口縣各級幹部,用實幹叩響初心、用真實贏得民心的真實畫卷。

我的幸福淚水

講述人:江口縣德旺鄉淨河村第一書記向麗

駐村的兩年裏,我遇見了很多讓我感動的人和事,在這裏與大家分享一次讓我落淚的故事。

淨河村的苕灣和磨槽兩組之間有一條1千米左右,不在通組路規劃內的斷頭路,爲方便相互往來,兩個組的羣衆一直想把這條路修通,他們多方籌集資金後,還有8000多元的資金缺口。瞭解到這一情況,駐村工作隊與村幹部商議後,決定由我們捐款來解決這筆錢。2017年12月9日,聽聞我們要去捐錢修路,兩組羣衆一大早燒了兩大盆炭火等着我們。苕灣組組長李世洪從駐村隊長手中接過捐款後,小心翼翼用雙手託着,彷彿捧着的不是一沓鈔票,而是一件無比珍貴的傳家寶。他用顫抖的雙手當着大夥的面把錢數了一遍,然後激動地喊道:“9300元,我們的路終於可以修成了。”剎那間,在場的父老鄉親高興得手舞足蹈,就像一羣“開心的孩子”。突然,我看見他們像是約好似的,一個個把手放在衣服上搓了又搓,才把那“粗糙”的手伸過來,緊緊地握住我們的手,久久都不願放開……

我的戰友我的村

講述人:江口縣閔孝鎮中練村黨支部書記李勇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戰友二字,對我來說有着深刻的理解。記得剛上任的時候,家人的不支持,村民的不理解,一開始確實很難!

當時,召開村民大會聽意見,我還沒開口就有村民扯着嗓子喊:“同樣是一個壩下村,其他村早就走上了乾淨的水泥路,而我們中練村,出個門泥巴都要彈到後腦殼。”

開會的時候全是怨氣話、牢騷話,甚至還有村民指着我的鼻子罵。

村裏多年沒有變化,羣衆有怨氣,我很理解。我不止一次告訴自己:再累也要扛過去,再難也要衝過去,一定要讓羣衆富起來,村子美起來......

爬冰臥雪 只爲心中的牽掛

講述人:江口縣怒溪鎮黨委書記楊坤

今年7月9日至15日,怒溪鎮6個村連續5天接受國務院第三方評估,全鎮承載巨大壓力,巨大挑戰,在那永生難忘的5個晝夜裏,怒溪幹羣同心,全力以赴,以“0099”的好成績,向縣委、縣政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向歷史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這一切得益於縣委、縣政府正確的領導,得益於縣領導親自坐陣掛帥指揮,也得益於怒溪全體幫扶幹部不忘初心、苦苦鏖戰。

聚時一團火 散作滿天星

講述人:江口縣教育局局長楊愛軍

回首烈火與星辰輝映的歲月,點燃星火燎原的璀璨未來。

教育是阻斷窮根的治本之策,我們深知責任重大。在全縣脫貧攻堅戰三步走戰役如火如荼推進之時,我們教育人沒有忘記,學校是我們扶貧的主陣地,孩子是我們扶貧的主體對象,教育教學質量始終是全縣24萬羣衆檢驗教育人扶貧成效的成績單。不謀全局者無以謀一隅,爲此,我們不僅將精準幫扶的300多戶父老鄉親捂在手裏,更將全縣4萬多學生裝在心裏......

此刻最動人

講述人:胡燚 餘倩茹

脫貧攻堅幾經鏖戰,有這麼一羣人,他們堅定信念負重前行,他們以夢爲馬風雨兼程,但他們的故事卻從未對人述說,也可能從未被人知曉。

現在我來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陪伴的故事。“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珠,心頭肉,有誰不想時刻陪伴自己的子女,不錯過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每時每刻。梁勇洪是2016年選派到德旺鄉壩梅村的首批駐村幹部,妻子在松桃教書,隨着駐村工作的開始,夫妻二人都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7歲的小雨馨只能一個人住在家裏,每天自己上學放學、洗臉穿衣……餓了,就在街邊買個盒飯應付;困了,就給父親發一條短信後然後自己上牀睡覺。洗澡時不會使用電熱水器,梁勇洪只能在電話的那頭焦急又細心地教導,“乖女,就是水龍頭上面的那個開關,擰一下就是熱水,慢點、慢點,小心別燙着……”一個7歲的小女孩因爲父母都不在身邊,不得不早早學會獨立,可這個孩子畢竟只有7歲,一個需要父母陪伴、關心的年紀,但因爲駐村工作的艱鉅,梁勇洪只能硬着心腸讓年僅7歲的女兒獨自挺過這一段難熬的時光。

精彩回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