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小心駛得萬年船”,意思是做人做事小心謹慎纔不容易出差錯,才能長久穩妥的發展下去。

曾國藩,晚清時期的名臣,他初入官場時常常碰壁,後來琢磨出一套內方外圓爲官之道,之後他在官場如魚得水,十年內7次升官,創建的湘軍所向披靡。


而曾國藩這一套內方外圓的爲官之道,無非就兩個字——慎思。

“慎思”不僅能夠用在爲官之道,更可以用在爲人處世上。“慎思”即是保持謹慎思考的意思,是一種不怕事也不惹事的處世智慧,更是一種深謀遠慮的處世哲學。


精益求精是一種態度,或許一時看不出效果,但是持之以恆定然能夠拉開人與人的差距。

正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樣,就是運用好了細節,才能一次又一次讓自己的計謀得到發揮。

諸葛亮的“空城計”也正是細節的體現。書中是這樣的描寫的諸葛亮的安排的:

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


其實真正嚇跑司馬懿的並非是諸葛亮,而是“焚香”、“童子”、“百姓”等,只有在細節上經得起推敲,才能令司馬懿心生忌憚。

老子說過“天下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之大事,必做於細。”

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尤其是在春風得意的時候,更要保持謹慎,因爲站得越高雖然看得遠,卻看不細緻了,也是最容易摔跟頭的時候。

曾國藩的湘軍攻破天京後,曾氏兄弟如日中天,直接指揮着三十萬湘軍,相當於手握清王朝半壁江山,可謂是朝位及三公、權壓朝野。但就算如此,曾國藩還是謹小慎微。

在冊封之日,曾國藩思前慮後,決定辭官還鄉,因而修得了一個善終。

正是曾國藩的合理取捨,保全了自我,要知道歷史多少功高蓋主之人結局悲慘。

慎思,更是要求我們保持警醒,合理取捨,不可居功自傲,更不可貪得無厭。唯有明白世道的學問,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才能走得更長、更遠。

慎思,是一種處世的態度和學問,一個人倘若是爲人處世能夠做到“慎思”,注重細節,注重進退,往往能越混越好,事事順心


人生越是不順的時候,越要悟懂這一點,纔有機會好轉。

——編輯 芊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