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待主力向西轉移後,皮定均舉全旅之力向敵人發起猛烈進攻,造成主力向東轉移的假象,成功吸引敵軍兵力,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激戰,我軍主力已安全跳出敵人包圍圈,皮定均先是令前沿部隊插入敵人背後,擺出向南突圍的態勢,待敵軍調整兵力部署時,突然從東邊的小界嶺,迅速跳出包圍圈。此次一旅以損失2000人的代價,不但完成掩護主力轉移的重任,還依靠自身力量成功跳出包圍圈,“中原突圍”的勝利,是皮定均軍旅生涯中最耀眼的一頁篇章。

1946年6月,國軍集結30多萬大軍,氣勢洶洶向中原軍區撲來,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當時的中原軍區並沒有足夠的實力與之相對抗,經過總部反覆斟酌,最終決定率領全軍主力撤離解放區,向西突圍,同時派出一支隊伍,與主力背道而馳,目的是爲了迷惑敵人,掩護主力安全轉移。

留下來牽制敵人的任務很重要,既要吸引敵軍主力,還要不暴露軍區主力戰略意圖,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全軍覆滅的危險,經過大家的多次討論,最終決定由第一縱隊一旅完成這個重任。
一旅就是日後赫赫有名的“皮旅”,而旅長正是我們熟知的皮定均將軍。

皮定均,安徽金寨人,15歲參加紅軍,殘酷的戰爭環境讓他很快成長起來,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後,此時的皮定均已經是紅軍教導師的團長了。
抗戰時,皮定均曾奉命組建豫西抗日遊擊第一支隊,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戰,在豫西站穩腳步後,又與其他幾支支隊將根據地發展壯大,最終創建了豫西抗日根據地,抗戰勝利後,這個能征善戰的優秀將領被任命爲中原軍區第一縱隊一旅旅長。

此次皮定均臨危受命,擔此重任,是上級對他的信任,也是他軍旅生涯中最艱難的一次考驗。
待主力向西轉移後,皮定均舉全旅之力向敵人發起猛烈進攻,造成主力向東轉移的假象,成功吸引敵軍兵力,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激戰,我軍主力已安全跳出敵人包圍圈,皮定均先是令前沿部隊插入敵人背後,擺出向南突圍的態勢,待敵軍調整兵力部署時,突然從東邊的小界嶺,迅速跳出包圍圈。

此時的一旅時刻有陷入被敵人包圍的危險,不過面對數十倍於己的追擊敵軍,皮定均鎮定自若,行軍途中幾十次與敵軍遭遇,但在他的指揮下,都化險爲夷,經過24天的千里奔襲,終於勝利到達蘇皖解放區,贏得最終的勝利。
此次一旅以損失2000人的代價,不但完成掩護主力轉移的重任,還依靠自身力量成功跳出包圍圈,“中原突圍”的勝利,是皮定均軍旅生涯中最耀眼的一頁篇章。
此後,皮將軍也在領導人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55年授銜時,主席破例批准“皮有功,少晉中”,授銜儀式上,皮定均被授予中將軍銜。

被主席看重的皮將軍在建國後也一直身兼重任,可惜的是,1976年7月的一天,參加指揮軍事演習的皮將軍遭遇飛機失事,不幸罹難,享年62歲,追悼會結束後,將軍骨灰葬於八寶山。
不過在將軍去世15年後,其骨灰從八寶山革命公墓遷出,這又是爲何呢?

原來抗戰時期,皮將軍在豫西地區征戰多年,給當地老百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將軍去世後,當地百姓銘記將軍的光輝偉績,希望將軍遺骨能移葬當地,最後徵得將軍夫人張峯的同意,將皮將軍骨灰從八寶山公墓遷出,一部分移葬於登封烈士陵園,另一部分葬於將軍遇難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