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此可见,学点医学知识,注意生物钟的微调,顺应生命规律,是体魄健壮、延年益寿的一大法宝。与此相反,另一位类似患者,处处按生活规律办事,不大悲大喜,大吃大喝,休息睡眠充足,戒除不良嗜好,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注意定期查血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至今已5年有余,仍然在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生物钟运转正常。

微调,在现代工农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实家庭生活中也离不开微调。比如,谁都知道“愚人吃盐”的故事。主妇做的菜淡了些,愚人讲太淡了,味道欠佳。主妇微调了一下,稍微加点盐,味道立刻鲜美可口。这就是微调的作用。一台录音机声响太大震耳欲聋,只要一微调,则优美动听,令人心旷神怡;台彩电颜色太浓,刺目眩眼,只要一微调,则柔和、逼真。微调在人们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然而,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也存在着微调,就不是所有的人都重视的了。其实,打针吃药,是为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以至消灭疾病。用药也是一种微调,药用少了不成,用多了也不成。微调达不到要求,人体疾病难以恢复;微调量过大,如同《愚人吃盐》的故事中愚人一样,认为只吃盐可能味道更好,不论吃什么也加盐,加盐太多结果走向反面。所以,吃药也要恰到好处,过多过少对人体都不利。

同时,药物治疗只是微调的手段之一,不要迷信药物,有些病不用药也能微调。例如,一位患有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专家,当他发生心绞痛时便躺下或静坐,立即服用随身携带的硝酸甘油片微调。冠心病心绞痛为冠状动脉硬化、痉挛所致,硝酸甘油可以松弛冠状动脉,使痉挛解除,血脉畅通,心绞痛很快缓解。后来,这位专家在发现有心绞痛前驱症状时(如胸前不适、胸闷、疲劳、精神欠佳等)便立即放下工作,采取到户外散步的微调法,进而防止了心绞痛发作。道理很简单:一到户外,远视茂密的树木、广阔的天空,紧张情绪顿时松弛;户外空气新鲜,含氧量相对较多,改善了心脑血管缺氧现象。后来他进一步采取措施,循序渐进地坚持早晨起床后到户外散步,进而学会打太极拳,结果多年来冠心病心绞痛的毛病再未发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自我测试一下,如:

  • 眼带血丝,熬夜太多,可用睡眠来调节;
  • 眼圈昏暗,疲劳过度可用休息来调节;
  • 齿龈出血缺乏维生素C,可用多吃蔬菜、水果来调节;
  • 眼皮阵跳,神经疲劳,可用松弛精神来调节;
  • 舌苔发白,胃有毛病,可用调节饮食来调节,诸如此类等等。

学会微调,并非难事。比如,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最佳养生法。目前国际上盛行的最佳养生法即“生物钟养生法”。它是从人体内部规律出发,注意采取综合措施与养生定义完全相符合的一种养生法。其基本观点和方法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有一张“预定的时刻表”生物钟。生物钟控制着人体的各种活动,人的各种活动若能顺应生物钟的要求,便可达到健、寿、智、乐、美的境界。若不顺应它,则随着违反的程度不同,而使人体受到的损害也不同。表现为疲劳、低智、寡欢、早衰、疾病,甚至死亡。这是一种现代养生学的新观点。

因此,我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统一到“按生物钟规律办事”这一程序上来。如按时作息,有劳有逸;按时就餐,不暴饮暴食;适应四季,顺应自然;坚决戒除不良嗜好,把生活安排得有条有理,一切按规律办事。如有违背,应立即用微调办法弥补,使生物钟正常运行,人就会健康长寿。

学会对人体的微调和不会对人体的微调大不一样。我曾见到这样一位轻度脑溢血的患者,恢复得很好,无后遗症。出院后患者不注意调理,举办“家庭宴会”庆祝“死里逃生”,宴会上饮酒作乐,大吃大喝,结果“乐极生悲”发生了第二次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命归西天。与此相反,另一位类似患者,处处按生活规律办事,不大悲大喜,大吃大喝,休息睡眠充足,戒除不良嗜好,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注意定期查血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至今已5年有余,仍然在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生物钟运转正常。

由此可见,学点医学知识,注意生物钟的微调,顺应生命规律,是体魄健壮、延年益寿的一大法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