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矗立在塞纳河上的西岱岛上,大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这座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教堂因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同名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诗意描绘而扬名世界。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不幸遭遇火灾,顶端尖塔坍塌,玫瑰花窗被烧毁。由于正逢巴黎圣母院在进行一项修缮工程,许多文物与雕塑此前已经搬离,幸免于难。此后圣母院将长期关闭,进入漫长的修复期。
       明知巴黎圣母院不开放了,但到了巴黎不去瞻仰一下圣母院,这无论如何都是放不下的心结,毕竟是巴黎三大必看景点之一20191116日上午我们还是去了西岱岛,在巴黎圣母院及周边游览。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比喻它为“石头的交响乐”。
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巴黎圣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和谐的,水平与竖直的比例近乎黄金比1:0.618,立柱和装饰带把立面分为9块小的黄金比矩形,十分和谐匀称。后世的许多基督教堂都模仿了它的样子。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正面双塔高约69米,后塔尖约90米,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一座。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征。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融入了法国人和各国信众太多的精神寄托,其历史和人文意义是其它建筑无法取代的。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着火位置位于圣母院顶部塔楼,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吞噬,很快,尖顶如被拦腰折断一般倒下。在巴黎圣母院附近,数百人跪在圣米歇尔广场上祷告,有人在啜泣,有人眼含泪花。巴黎市民尼古拉说:“今天是所有巴黎人伤心的一天,我们祈祷巴黎圣母院大火尽早熄灭。”(此图取自网络)
2019年11月6日,中法双方签署合作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复开展合作,中国专家将参与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虽然圣母院已经闭门谢客,但来探望它的各国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即便在外围观看也能得到一种满足,以此来感受它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建筑的精致和独树一帜,以及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仰慕和崇敬。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它之前,教堂建筑大多数笨重粗俗,沉重的拱顶、粗矮的柱子、厚实的墙壁、阴暗的空间,使人感到压抑。巴黎圣母院冲破了旧的束缚,创造一种全新的轻巧的骨架券,这种结构使拱顶变轻了,空间升高了,光线充足了。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在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对圣母院做过最充满诗意的描绘。这本小说写成于法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代。1831年书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回响。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巴黎圣母院的关注和了解也是从观看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巴黎圣母院》开始的。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巴黎圣母院院长Monsignor Patrick Chauvet说,教堂在火灾中幸存的部分已经非常脆弱,有一半的几率这座始建于800年前的教堂将无法被挽救。
火灾发生时,圣母院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翻修工程,外部结构很大程度上被一个巨型的脚手架遮盖。正因为这些脚手架的阻碍,火灾后的修复工作尚未真正展开。
“今天我们可以说它有50%的几率被挽救,也就是说也有50%的几率脚手架会在三个拱顶上坍塌。”他说。修复工作需要先拆除上万根脚手架的钢管。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在火灾中受损,因此移动它们需要倍加小心,以免损坏已经很脆弱的建筑本身。“只有把这些脚手架都挪走后,教堂才能真正脱离风险。所以可能到2021年,重建工作才会开始。”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圣米歇尔广场是位于拉丁区一个十字路口处的小广场,它附近有不少咖啡馆和酒店、书店,周边也有包括圣米歇尔教堂、巴黎圣母院、圣日耳曼街区在内的古典建筑群。不过这个广场最出名的要属中间那座圣米歇尔喷泉了。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喷泉于1855年由加布里埃尔建造,原拟献给拿破仑一世,但最后决定献给天使圣米歇尔。米歇尔青铜雕塑仗剑伏龙,龙口吐水入喷泉。这座雄伟壮观的喷泉在一个建筑物的墙壁上,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该喷泉是奥斯曼男爵重建巴黎伟大工程的一部分。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圣米歇尔广场旁边还有一座圣米歇尔桥,也叫王桥,是在拿破仑三世的旨意下于1857年建造的,因为挨着圣米歇尔礼拜堂而被正式命名为圣米歇尔桥。桥墩上的“N”是奥斯曼男爵亲手所刻的拿破仑三世皇家标志。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历史上法国伊丽莎白公主和西班牙菲利普王子的结婚庆典以这座桥为中心,当时吸引了50万人前往观赏。它的南岸是思想家伏尔泰工作过的公寓,他1778年5月30日在这个小楼辞世。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圣米歇尔大道两旁排列着众多的咖啡馆、书店和出版社,是拉丁区最热闹的地带。圣米歇尔广场是巴黎人约会碰头的首选地点之一。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巴黎古监狱全称为巴黎裁判所附属监狱。建于14世纪,它曾经是法国宫殿的豪华寝宫,14世纪被国王被查理五世剥夺了宫殿的资格,改为监狱,这里曾经关押了2600名贵族,许多人都从这里走向断头台。最著名囚犯包括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妮特,以及判处了王后玛丽·安托瓦妮特死刑后又被送上断头台的乔治·雅克·丹东和罗伯斯庇尔等人。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以玻璃彩窗出名的皇家圣礼拜堂(Sainte Chapelle)及法国大革命后被改建的巴黎古监狱是在一起的。那天早上我们走过这里时还未开门售票,只见有五六个人在排队等候,“不会说不会看”的我们根本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做攻略时的一个瑕疵让我们就此错过了一个不错的景点,其实对圣礼拜堂我还是蛮向往的。只能把这一遗憾留到以后了。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巴黎古监狱的外景非常漂亮,这里是巴黎最大的监狱,站在塞纳河边看,就像童话中的城堡一样。很恢弘的建筑,很有气派,辨识度很高。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巴黎古监狱塔楼的时钟,装饰的十分精致、漂亮。

巴黎:灾后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米歇尔广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