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清朝历史上,满清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搞了很多起“文字狱”。一些人因为一首诗或几个字,被抄家砍头是时有的事。除此之外,满清统治者为了愚弄百姓,还封禁了很多书。如清朝末年,有位外交官就因将自己在国外的所见所闻写了下来,被群臣攻击。统治者不仅将他的日记毁版封禁,在他死后,还差点将他从坟墓里拉出来鞭尸。这位倒霉的大臣是谁呢?他就是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

郭嵩焘,字筠仙,号云仙、筠轩,是晚清名臣,湘军的创建者之一。他出生于嘉庆二十三年,道光十五年中秀才,次年进入著名的岳麓书院读书。在读书期间,他受湘学影响不浅,摒弃玄虚浮词,主张经世致用,坚韧不拔的理念。道光十八年、道光二十年,他在北京参加会试,两次名落孙山后,跑到杭州给浙江学政当了幕僚。
鸦片战争爆发后,由于浙江地处前线,所以一向视英法等国为“岛夷”的郭嵩焘见识到了这些西洋人的厉害,从此他改变了对欧美等国的看法。不甘游幕生涯的郭嵩焘再次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终于在道光二十七年,第五次会试时中了进士。后来他协助曾国藩创办湘军,成为曾国藩的得力助手。当他因公务路过上海时,见识了外国人创办的图书馆和建造的轮船,思想再次受到触动。

此后,郭嵩焘在官场也是起起伏伏。直到云南发生“马嘉理案”,英国藉此要挟中国,要求中国派官员前往英国道歉,郭嵩焘才被再次启用。郭嵩焘因为熟悉外务,所以在光绪元年八月被加授为出使英国大臣,他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消息传出后,顽固派纷纷对郭嵩焘进行指责、批评,还有一些文人写对联讽刺他是汉奸、卖国贼。慈禧太后为了宽郭嵩焘的心,数次召见他进行勉励。
光绪二年冬,郭嵩焘正式率领官员启程赴英。由于当时清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洋人的厉害,所以便要求驻外使节将自己在国外的见闻都详细地记录下来。换句话说,就是要他们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除了郭嵩焘之外,其他驻外使节都是挑国外比较不堪的地方进行记录,目的就是凸显出清朝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但郭嵩焘却比较实诚,详细的记录自己赴英途中的所见所闻。盛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该进行研究和学习。

他的这些见闻都记录在自己的日记《使西纪程》中,并让人快马加鞭的送到了总理衙门。结果此书被少量印发后,立刻遭到了顽固派官员的口诛笔伐。湖北人何金寿更是弹劾郭嵩焘:“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朝廷的士大夫们都认为郭嵩焘的这本书会引起国家大乱,应该进行封禁销毁,郭嵩焘则应该被撤职查办。慈禧有心替郭嵩焘说话,但也无法驳群臣的意见。

最终,《使西纪程》被下令毁版封禁,并禁止流传。而郭嵩焘也迫于压力称病辞归。郭嵩焘死后,李鸿章上奏请国史馆为他立传,并赐谥号,但并未获得朝廷批准。清廷还再次发布上谕:“郭嵩焘出使外洋,所著的书籍,颇受外界争议,所以不为其追赠谥号。”后来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大力打击洋人。便有官员向朝廷建议,将与洋人“勾结”的郭嵩焘掘坟鞭尸,以儆效尤。还是朝廷考虑到此举有伤风化,所以郭嵩焘的墓才逃过一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