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 除上述各項以外,老年人生理與生化功能還發生其他變化,如,嗅覺、味覺等明顯下降,牙齒脫落,唾液腺萎縮等使食物咀嚼消化功能減退,因而用藥應避免對胃腸道刺激。2.2 老年人心臟功能下降,心臟充盈受限,心肌收縮期延長,收縮力與順應性減退,心輸出量和搏出量下降,故全身各器官血流分佈減少,尤其是冠脈、腦、肝、腎等主要臟器血流減少。

關愛老年人健康,藥師有話要說,藥事網有事要做。在世界範圍內,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欠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漸突出。伴隨着年齡的增長,機體各組織器官的結構、生理功能、生化反應等都逐漸發生變化,造成老年患者對治療藥物的體內過程和藥物作用發生着相應的改變。爲此,老年患者的安全用藥及有效合理用藥的研究顯得非常重要。

1.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將老年人的年齡進行了分級。我國自1982年起沿用此標準。見下表。

2.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藥對策:

2.1 老年人常見動脈粥樣硬化,腦血管阻力增加,發生腦血流減少腦供血不足,甚至腦血管破裂出血。感受器與大腦神經元數目減少以及敏感性下降。因此,老年人對於中樞抑制藥的反應增強。如地西泮引起的醒後睏倦或定位不準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和程度均高於正常成人。因此,應結合老年人肝腎功能以及藥物的藥動學特點,設計個體化給藥方案。

2.2 老年人心臟功能下降,心臟充盈受限,心肌收縮期延長,收縮力與順應性減退,心輸出量和搏出量下降,故全身各器官血流分佈減少,尤其是冠脈、腦、肝、腎等主要臟器血流減少。中心動脈硬化以及周圍動脈回波速度增快導致收縮壓升高,脈壓增大。壓力感受器因爲動脈粥樣硬化而敏感性下降,反射調節能力降低而易導致直立性低血壓。因此選用降壓藥物時,初始以宜用較小劑量,降壓速度應適度緩慢。鈣通道拮抗劑對老年患者有較好的的降壓療效,且高鈉攝入和非甾體抗炎藥不影響療效。對嗜酒的患者也有明顯的降壓作用,長期治療還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2.3 人體的腎約由100萬個腎單位,而腎臟不能再生新的腎單位。40歲後,每10年腎單位將減少約10%。因此,老年人腎小球數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管排泄及重吸收功能均下降導致肌酐清除率和尿比重下降。由於老年人骨骼肌萎縮,內源性肌酐生成減少,即使肌酐清除率下降了,而血清肌酐仍在正常範圍內。因此,老年人即使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等正常,也應按照輕度腎功能不全設計個體化給藥方案。尤其是主要通過腎臟排泄的藥物。例如,鹽酸二甲雙胍口服後,最終主要以原形經腎臟隨尿排出,正常成人口服鹽酸二甲雙胍後12小時內90%被清除。但65歲以上的老年人,應慎用。

2.4 老年人內分泌系統器官會發生病理性功能減退或生理性下降。激素合成、轉運、代謝及組織對激素的敏感性等均減弱。如,細胞內糖皮質激素受體絕對數減少。糖皮質激素對葡萄糖代謝的抑制作用較年輕人降低3~5倍,而對糖皮質激素促進蛋白異化作用的敏感性增高,故易致骨質疏鬆或自然骨折。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而病情控制後,宜將2天的給藥總量於隔日6~8點鐘一次給予,即可填補皮質激素每日分泌高峯後出現的低谷期,又對皮質功能的抑制較小,且療效好,庫欣綜合徵等不良反應亦減少。老年人對胰島素和葡萄糖的耐受能力下降,大腦耐受低血糖的能力較差,故應用胰島素等降血糖藥物時更應密切注意低血糖反應。

3. 除上述各項以外,老年人生理與生化功能還發生其他變化,如,嗅覺、味覺等明顯下降,牙齒脫落,唾液腺萎縮等使食物咀嚼消化功能減退,因而用藥應避免對胃腸道刺激。如依那普利、喹那普利、厄貝沙坦、坎地沙坦酯、奧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等許多常用藥物,口服其生物利用度不受食物影響,則可餐後服藥。

作者:李仕榮 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民醫院 臨牀藥學部、藥事網成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