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一個人的時候,那種刻骨銘心的滋味是沒有人能夠感同身受的。那是一種痛苦,也更是一種幸福,愛得越是認真、越是投入,那種痛苦就越入骨。

特別是在古代,通信技術沒有現在發達,沒有現在的交通工具,兩個有情人走到一起的機會和難處可想而知,那種相思的滋味,更是痛得入了骨髓,碎了心肺。

因此,多少相愛的人只能用詩詞來寄託情感,表達對好久未見的心上人的相思之苦,或是對已故摯愛之人的懷念之情,讓後人讀來無不爲之動容。


和那個相愛的人分別好久了,因此,常常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羈旅愁思難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夢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獨倚高樓望遠,只有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愁腸,化作相思心愛的人的眼淚。看似在思鄉,其實內心更有着對心心念唸的那個人的無限牽掛。

望眼欲穿思念心上人 那種感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當登上高樓,獨倚憑欄的時候,那種寂寞與孤獨讓心潮瞬間洶湧澎湃,內心早已爲心愛的人所瘋狂,舉杯對月愁情滿腹,淚水再也無法止住,衝出眼眶。


這句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詩,它是出自唐代著名大詩人元稹的《離思》。之所以,能流傳至今,被無數人傳誦,自然有它的道理。主要是詩人在此詩中以滄海和巫山之雲作比喻,來表明自己對亡妻的思念,以此來隱喻詩人對愛情的執着。

這兩句詩,歷來爲人們所傳誦,讓癡男怨女們頂禮膜拜,不但是元稹詩作中的巔峯佳句,縱觀唐詩宋詞,詠情之作可望其項背者也少之又少,可見人們對他這句詩的評價之高。寫出了詩人除了鍾愛的女子,再也沒有能讓他動心的女子。充分體現出詩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以及對亡妻的思念及悼念之情。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無題二首》。意思是說:雖然深知沉溺相思,無益健康;我卻癡情到底,落個終身清狂。在近乎幻滅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刻骨銘心更是可想而知了。

心動的感覺很美,心動後的思念也很美!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我卻只想見到你 。人生在世,難於知己,即便爲你茶飯不思,肝腸寸斷,哪有如何。只因爲,我是如此愛你。此生總有了無盡頭的思念,然而,這場相思裏,主角永遠只有你。


這句話出自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寫的是詞人和自己的丈夫離別之後,寄託了詞人不忍別離的滿腔深情。簡單一句話反映出了初婚少婦沉溺於情海之中的一種純潔心靈,展現出了一種婉約清麗之美,意境唯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寫相思之情的詞作。

人生的離別相思之苦莫過如此,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對你的心,日月可鑑,亙古不變。因此,我對你的思念,似海深,比夜濃。透過這句詞不僅能讓讀者想象出送別時候的依依不捨之情,更能深深感受到離別之後的無窮無盡的愁緒,相思躍然紙上。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