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市場階段性底部比較明確,但持續性有待觀望:

1、全球寬鬆刺激以及國內新的刺激託底

此前全球市場迎來集中反彈,這輪集中性上行主要是由於全球寬鬆刺激導致的超跌反彈。而與此同時,國內也迎來了新的刺激,對市場階段性的支撐是比較明顯的。

2、公私募倉位同步衝高

截至最新一期淨值公佈日,國內公募權益基金及股票私募機構的整體A股倉位水平,雙雙抬升至近期乃至今年以來高位。其中,普通股票型公募基金及百億級股票私募的整體“倉位進攻性”最爲突出。綜合相關機構的最新策略觀點來看,公私募基金這兩類A股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對A股短中期運行抱有較積極的預期。

這些機構對市場是比較敏感的,而基金的倉位也往往是市場表現的“晴雨表”。當前基金普遍對於二季度預期良好,也預示着接下來市場的活躍度或將持續回升。

3、兩市成交額創年內新低

昨日滬深兩市成交不到5000億,這也是年內的地量。衆所周知,地量往往是把“雙

刃劍”,成交的萎縮說明市場交投冷淡,也意味着沒有行情。但是如果在階段的底部位置,出現地量,也往往表明市場惜售,階段性的反彈也會隨機而來。當前市場反彈中仍處於階段底部區域,而此時流動性寬裕,政策刺激不斷,也很容易引發新的反彈。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短期成交萎縮或許還有持續。

昨日我們也提過,短期還需要注意兩件事的落地以及影響:

首先,外圍市場的開盤。這個短期影響比較大,畢竟此前集中性的反彈是全球寬鬆刺激的結果。而節日期間停盤之後,外圍的覆盤走勢,對國內市場短期影響不可忽視。如果外圍反彈持續,那麼國內市場自然向好。而如果外圍重新回探或者下跌,那麼A股反彈的節奏或將再次擱淺;

其次,等待經濟數據的出爐。即將公佈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儘管對於一季度的預期已經比較明確,但是數據沒有出爐之前,也僅是預測。市場對於經濟擔憂仍是影響走勢的重要因素,而在數據沒有出具之前,資金的觀望情緒還會延續。而一旦數據出爐,市場對於逆週期政策調節力度加大的預期又會凸顯,那時或許纔是好的低吸時機。

因此,從中期角度,當前A股具備較強的估值優勢,是價值投資比較好的介入時機。而短期,全球刺激以及寬鬆趨勢下,市場超跌後迎來反彈,在逆週期調節以及資金迴流驅動下,反彈有望延續。但操作需要適當注意,以低吸爲主,而且需要等待外圍近期表現趨勢確立以及國內經濟數據出爐之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