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被元朝統治近百年後,"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的大明帝國正式建立,此時,中華大地從文化到語言,已經被嚴重侵蝕改變,當時,在以大都語(北京話)爲基礎的北方官話體系中,古老的漢族發音系統例如入聲已經被掃蕩毀滅,但是在南方官話中,古老的漢族雅音仍然繼續保留着,爲漢民族延續着語言的血脈。當時,北京內城滿人講遼南方言,外城漢人則講燕京方言,在滿族人逐漸融合學習北京話的過程中,"滿式漢語"最終奠定成型,這,也就是今天北京話,乃至以北京話爲基礎的普通話的最終由來。

1955年在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中,北京官話以一票之差險勝了五十一票的西南官話,把"國語"改稱"普通話",並給普通話下了定義:普通話是以北方話爲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的漢民族共同語。

如今雖然距離1955年的決議已經有了六十多年了,但對於南方部分地區的人來說,熟練掌握並運用普通話,仍然還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其實,一個鮮爲人知的事實是——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有了很多中國人都面臨着同樣的語言挑戰。

西漢語言學家揚雄在他著作的《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一文中指出,西漢方言分爲13類:一,秦晉;二,鄭韓周;三,梁西楚;四,齊魯;五,趙、魏之西北;六,魏衛宋;七,陳、鄭之東郊,楚之中部;八,東齊與徐;九,吳揚越;十,楚(荊楚);十一,南楚;十二,西秦;十三,燕代。一書所涉及的方言區域,東起齊魯,西至秦、隴、涼州,北起燕趙,南至沅湘九嶷,東北至北燕、朝鮮,西北至秦晉北鄙,東南至吳、越、東甌,西南至梁、益、蜀、漢,中原地區則幾近包羅無餘。


也就是說,春秋戰國時期,如果不同地區的人見面,大家基本都是各說各的,面對這種情況,跨國交流就理所當然的成爲了一等一的難事,當時的人們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但是當你打開《史記》等相關的歷史書籍,就會莫名其妙的發現在書中似乎並沒有此類問題,彷彿這一期時期有着一種戰國"普通話",使得大家能夠無障礙的進行溝通。譬如說著名的澠池之會,秦王說"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隨後藺相如反擊"趙王竊聞秦王善爲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在藺相如回擊的時候,用了一個詞"前曰"。也就是說,藺相如向前走了一步,隨後就直接對秦王開口說話,這之中並沒有翻譯。那麼,爲什麼操着趙國方言的藺相如和操着秦國方言的秦王可以面對面交流呢?秦王說趙語?又或許是藺相如說秦語?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知道這都是不可能的。人人都爲了保全自己國家的尊嚴,不說別國語言,那麼這兩位肯定是斷然不可能在正式場合放棄本國語言轉而使用外語會客的。看到這裏你也許會說,可能是因爲秦趙之間相距較近,語言發音相似,就比如浙江話和上海話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請你仔細想想,在諸侯會盟的時候,來參加會議的並不僅僅是幾個大諸侯國的使者,還有戎人、狄人等偏遠少數民族。然而在相關的史書記載中這兩族的使者也和中原地區的使者同樣達成了無障礙交流,甚至還能念一念《詩經》。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其實,答案就藏在《論語》裏。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論語》:述而篇

這話的意思就是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語言不統一,各有方言。孔子在講《詩經》《尚書》還有舉行禮事的時候,都使用"雅言"。

那麼雅言是什麼呢?

"雅言"是中國最早的通用語言,在通用意義上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後人將古代通用的上古音系稱爲"雅言"。其音系爲上古音系,中國古人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於是就出現了"雅言"。

上古時代五帝時期和後來的夏、商朝時期,黃河中下游平原的中原地區是華夏先民的主要活動中心地區。漢族的本來名字是華夏民族。華夏這個字具有很深奧的意思:華就是衣冠之美;夏就是禮儀之盛。雅言,就是夏言(夏朝官方語言)。 洛陽雅言,古稱河洛語,河洛話,今稱洛陽話,是中國最早的通用語言,其音系爲華夏傳統的上古音系。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建立東周,自此,洛邑的語言就漸漸成爲了整個東周時期雅言的基礎。春秋時期,孔子講學,他的三千弟子來自四面八方,據傳,孔子正是用洛陽雅言來講學的。

直到魏晉時期,這種平穩的局面才被打斷。西晉時期五胡亂華,士子紛紛衣冠南渡,出現了南北對立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南渡的士人就將北方的"雅言"帶入了南方。譬如說謝安,當時的人們覺得謝安讀詩非常好聽,於是舉城模仿,世稱"洛生詠",謝安所用的就是北方的"雅言"。


作爲東晉以及後續的宋、齊、梁、陳等南朝的官方語言,洛陽雅音在金陵(南京此時從建康改名金陵)也逐漸吸收了部分古老的吳越方言,到南朝的齊、梁時代,南方士族階層逐漸形成了一套較爲統一的雅音系統,這就是以東漢、東晉洛陽皇室舊音爲基礎,浸染金陵(南京)某些語音而形成的"金陵雅音"。

也就是在這時,日本人渡海東來,在學習漢字的同時,又學習了作爲"金陵雅音"的"吳音",日後,日本人又在唐朝時期將長安的"唐京雅音"作爲"漢音"傳入,而今天的日語,正是在中國的"金陵雅音"和"唐京雅音"的基礎上,融合日本本地方言形成的。西晉滅亡後,儘管中國經歷了近兩百年的南北朝(420—589年)大分裂時期,北方異族不斷南下,但中國的雅音系統並未遭到大的破壞,相反卻不斷凝結在一起。這都得益於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孝文帝推行漢服漢音,他認爲不如此做,幾代之後胡人就會復歸胡人。因此,學不會漢語的鮮卑官員一律降職處理,甚至把拒絕使用漢音的皇后廢除。在他的努力下,北方形成了"北朝雅音"。於是,在南北朝就形成了這樣奇妙的局面,雖然南北方在政治上截然不同的對立着,可雙方卻都操着相似的口音,能夠無障礙的進行溝通。翻閱這一時代的史書,可以發現當時的使者都可以正常的交談,甚至面對面的爭吵誰纔是"正統"。這種局面直到隋朝才又發生了改變,隋朝一統南北後,音韻學家陸法言做《切韻》規範當時的國家標準語時,重新將南北朝時期有所隔離的南朝金陵雅音和北朝洛下雅音重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隋朝新的官方雅音系統。唐朝也繼承了這一套系統,並無太大的改變。可惜,"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在安史之亂以後,已經開始醞釀劇烈的變化。


五代十國直到兩宋時期,各個少數民族譬如契丹、女真,你方唱罷我登場,而這一次,沒有孝文帝來救場了。於是隋朝的雅音系統就遭受了極大的衝擊,漸漸沾染了各個少數民族的語言特色,在南宋時期,由於南北對峙,就同時形成了兩套語音系統,"北方官話"和"南方官話","北方官話"以華北地區爲基準,而"南方官話"則以南京爲基準,這兩套官話相去甚遠,和南北朝時期的對峙完全不同。有趣的是,在這個時候,當時還屬於邊緣地區的幽州(今北京)漸漸形成了一套語音系統,稱爲"幽州語",誰都不會想到,這套幽州語會隨着時間的流傳,變成我們今天遍行南北的普通話。剛剛說到,在南宋時期,形成了"北方官話"和"南方官話"兩套體系。這一局面隨着蒙古的強勢崛起而被隨之打破,由於當時的南北兩方的人口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種打擊也強烈的打擊到了當時的兩套雅音體系。

蒙元帝國朝建立,統治者自然把蒙古語定爲官方語言。但出於習慣法與交流的需要,這種設定的存在感非常有限。因此在當時的帝國境內,各種方言與外來的色目語都非常流行。作爲唐代幽州話嫡系的"大都語"開始出現,這也就是今天北京話乃至普通話的雛形。元朝爲了推廣大都話下了很多的功夫,譬如建立教授大都話的書院,要求官員必須掌握等等。

此時的雅音,已經和最初的秦漢雅音完全不同了,比如說大都話是沒有全濁聲和入聲的,這就導致我們現在的某些詩讀起來不押韻了。其實人家本來是押着韻的,只是現在讀法已經不同了。譬如說"遠上寒山石徑斜"一句,斜在中國古時的讀音爲xia(二聲),而現在的則讀念xie(二聲)。


在被元朝統治近百年後,"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的大明帝國正式建立,此時,中華大地從文化到語言,已經被嚴重侵蝕改變,當時,在以大都語(北京話)爲基礎的北方官話體系中,古老的漢族發音系統例如入聲已經被掃蕩毀滅,但是在南方官話中,古老的漢族雅音仍然繼續保留着,爲漢民族延續着語言的血脈。

朱棣篡奪帝位遷都北京後,又從南京一帶遷徙大量人口進入北京,同時也將南方官話體系再次帶入了北京,在此情況下,從明朝建立後一直到清朝中期,南方官話體系一直強勢影響着北方官話——儘管在明朝初期的北京話中,入聲韻等古老的漢語發音已經消失,但來自南方官話的雅音注入,仍然盡全力爲北京話注入了古老漢族雅音的種子。

不過此時的北京話,依然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普通話。當時,北京內城滿人講遼南方言,外城漢人則講燕京方言,在滿族人逐漸融合學習北京話的過程中,"滿式漢語"最終奠定成型,這,也就是今天北京話,乃至以北京話爲基礎的普通話的最終由來。今天的"您""嬤嬤""巴不得""跟前",其實都是從滿語中來的。所以老舍才說"滿族應該分享京腔創造者的一份榮譽。"1909年,清朝正式下令將以北京話爲基礎的官話改名爲"國語",但還沒來得在全國範圍內實施,1912年,清朝就正式滅亡。於是這個任務又交到了民國政府手上。


1913年,民國政府召開"讀音統一會",準備確定"國音"的標準。這場大會決議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一種語音,以北京話爲基礎,加入古漢語的入聲等特色,來解決當時的北京話在讀一些詩句時沒法押韻的問題。很遺憾,他們決議要推行的這種語音,是現實中無人會講的語音,因此不了了之。

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隨着白話文的廣泛興起,傳統詩文逐步失去了過去獨霸文壇的地位,在此情況下,1924年,"國語統一籌備會"決定放棄"老國音",改爲以北京語音作爲"國音"的標準,這也就是"新國音"的由來。建國後,國語改革運動繼續推進,1955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中再次確認這一點,將"國語"更名爲"普通話"。對此時任教育部長張奚若表示:"爲了突出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爲了突出我們各民族語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經過深入研究,我們決定不採取國語這個叫法。如果叫國語的話,擔心會被誤解爲把漢語凌駕於國內其他民族之上。"


至此,歷經數十年從清朝末年延宕至民國,乃至新中國的多番討論和改革,作爲漢民族共同語的"普通話"終於正式成型,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並將普通話正式定義爲"以北京語音爲標準音,以北方話爲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爲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在最後,小編想說的是,語言沒有正統之說,也沒有優劣之別,要說他們有什麼區別,只有保存古漢語多少的差別而已。不論是你喜歡京腔的字正腔圓,還是他喜歡吳儂軟語的溫婉千回,都是中國語言的瑰寶。而我們如今的普通話,也是海納百川的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