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别是父辈那一代人,特别喜欢吃,传说是因为当年缺吃少穿为了省面才做出这种空壳子麻饼,碗形的饼子,上面是一层芝麻,下面是又薄又脆的面皮,里面是烤的焦香的麦芽糖,烤的时候麦芽糖在空壳的内部因为温度变化,会牵丝膨胀最终脆脆像蜂巢一样附在面皮内侧,从里到外都是脆,每次从巴中老家回成都,一定得带一袋子麻饼回来。长大了后猪哥很久没吃了,上次为了给办公室的同事们带特产去购买酥饼才发现水晶花生居然还活着,一问价格,一块八一包,这份快乐也太便宜了吧,一口气买了十包。

嗨,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是你们的小可爱。
有没有一种感觉,工作日的下午四点左右,安静的办公室但凡有一点塑料袋的的声音,一小波人就会被这股声音聚集起来。
“那是啥子?”“你在吃啥子?”“我也要”“给我一块儿”薯片、鱿鱼干、小麻花、小饼干........各种味道就开始在大家手中传递。
一个公司的行政不一定能几秒钟让大家集合,但是零食能。今天要安利一波包装看上去带有“饲料感“的零食,都是一波又一波县城走出来的小青年们童年的味觉记忆,包装土土的、老老的,但是一旦打开,CBD的薇薇安、克洛伊、麦克都扛不住。
水晶花生
水晶花生是猪哥从梓潼老家带回来的。
用猪哥的话说“花生,听起来很平凡,但加个水晶,听起来就非常值钱。”
外头那一层加了芝麻的面粉皮皮是花生的灵魂。
猪哥小时候多爱吃呢?人家的梦想是当科学家,他的梦想是收购水晶花生厂。
猪哥的小姨那会在水晶花生厂里面上班,经常都要揣两包回来,但因为有点甜,猪哥的妈妈不准他多吃。他就藏在抽屉里,就趁没人偷偷用手指去盲扣,扣了之后,含到嘴巴里,要抿软了才敢咬,“不然那个响度,可以把我妈从厨房召唤出来。”
小时候的猪哥耳朵特别尖,可以判断,哪个塑料口袋的响声是水晶花生的,然后立刻围过去,“小姨身边但凡有三个小孩及以上,你就晓得,是在配发水晶花生。”
长大了后猪哥很久没吃了,上次为了给办公室的同事们带特产去购买酥饼才发现水晶花生居然还活着,一问价格,一块八一包,这份快乐也太便宜了吧,一口气买了十包。
这种不到两元的小零食,真的好吃啊,有原味和辣味,外壳之脆,带一点焦香,咬下去发出和牙齿碰撞出嘭嘭声。怪不得猪哥想收购水晶花生厂。
芝麻壳
芝麻壳是在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吃到的。
一个春日的午后许燎源他从二楼走下来,穿着一件花灰色的毛衣,头发很短,胡子整齐,引我们在一个长条木桌旁落座,随意聊起附近农家乐的菜肴,聊起成都的艺术家们如何享受生活.......
他点了根烟,翻出桌上助手从老家带的麻饼,让我们配茶吃。
几个人同时咬下去,同时发出“咔咔咔咔咔”的声音,空心的麻饼简直酥脆惊人,香、脆、回口微甜,他说“只有巴中南江这个地方能做出这种饼。”边吃边说,自己的桌上随时有这种零食。
我的同事马老师也是从小吃麻壳子长大的。
马老师的老家长赤镇的天池乡口子上,有很多家卖麻饼的,都是以作坊的形式烤出来的,因为那个路口是到县城的车等客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拿着背篓在那里卖。
特别是父辈那一代人,特别喜欢吃,传说是因为当年缺吃少穿为了省面才做出这种空壳子麻饼,碗形的饼子,上面是一层芝麻,下面是又薄又脆的面皮,里面是烤的焦香的麦芽糖,烤的时候麦芽糖在空壳的内部因为温度变化,会牵丝膨胀最终脆脆像蜂巢一样附在面皮内侧,从里到外都是脆,每次从巴中老家回成都,一定得带一袋子麻饼回来。
对于巴中人来说麻饼是一个寄予了家乡感情的零食,每次吃麻饼拿完一个爸妈一定要喊马上把袋子系上,不然空气接触多了就RU了(软了不脆了)。
马老师有自己的吃法“我最喜欢先把上面那层带芝麻的用手戳碎,掉到碗碗里面,再倒出来吃芝麻的香味,然后再吃下面附着焦香麦芽糖的白底。”
叙永豆腐干
叙永豆腐干是有一天大毛带来的,在办公室疯狂传递,大家都辣到在办公室抽鼻子,食指和大拇指上沾满了辣椒,还在继续一个接一个的吃。
叙永人,小时候爱吃的豆腐干,叫包心豆腐,有点像乐山的卡卡儿。三角形的豆腐干用油炸后的表皮酥脆,内里呈现蜂窝状,很是绵软,中间划开一道口子,里面夹折耳根大头菜碎红油海椒。
这个其实是后来才有的改进版,长条形的豆腐干,吸收了红油的香辣,带着韧劲,够辣,辣到你一口接一口只想一口气吃完整袋。
吃完再喝冰可乐,简直要“升天”。
观音豆腐干
四川真是豆腐干的天堂啊,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豆腐干做法。有薄有厚形态各异。
观音豆干是在食而百的茯苓酱肉包店吃到的。康康每次去都会点这个豆干,这个豆干很薄但是嚼劲十足。被切成细丝后再凉拌,更香。
单口吃会觉得它有点缺少盐味,慢慢咀嚼到后面,被它硬朗又柔韧的口感和淡淡的豆香给吸引。
这种豆干只有达州市下面大竹县的观音镇才有,据说是100年前“仁”字号袍哥大爷刘炳然开始制作的。用来下酒或者当减脂期的零食再合适不过。
太平豆腐干
乐山吃的,随便拿一种出来都碾压一大波。
乐山的豆制品不要太美味豆腐脑、卡卡儿、豆腐干......豆腐儿最出名的还是乐山沙湾区太平镇的,和其他豆腐干相比,太平豆腐干最大的特点就是吃起来像吃牛肉干。
乐山人小时候遇到骑着自行车的“胡氏”就会买上几块当“耍饵子(当零食吃)“吃。
现在进化后的太平豆腐干,更像麻辣牛肉干儿了,外面裹满芝麻花生,入口很有韧劲,先辣后麻再甜。这种甜辣味儿的豆腐干儿,简直是就是神仙零食,只想无限回购。
东汉醪糟
不知道又没人有人和我一样,是醪糟爱好者。小时候家长不让喝,因为有酒精。长大了就拼命喝,夏天冰冻后的醪糟,简直美味到不行,比冰啤酒还过瘾。
有一天被达州人安利了东汉醪糟。重新打开了醪糟的大门,当然这个醪糟不是源于东汉。
不知道大竹的水是不是有什么特别, 让需要水的豆干和醪糟都有特别的韵味。和外面的米婆婆相比,这个醪糟太扎实了,全是醪糟糯米,水很少。(吃完千万不能开车哟~)
好了,喜欢的关注我不迷路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