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个问题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就算孩子不会说话,他也会用自己的眼神、表情和手指”告诉“大人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后来,我请这位朋友帮我收集了一些问题,看完问题之后,我心头一惊,觉得这个话题非写不可—— 什么样的亲子阅读,才能帮孩子成为真正的读者。

原标题:不懂得这三步,那亲子阅读就是在做“无用功”

看点 在孩子幼时,很多父母就对其开展亲子阅读的培养。虽然阅读的书籍日渐增多,但部分孩子的阅读与思考能力并未获得提升,成为了一台读书机器。亲子阅读只是读么?什么样的亲子阅读,才能帮孩子成为真正的读者?在下文,作者与我们分享了亲子阅读中,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最为关键的3个互动行为。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怪兽小书局 (ID: guaishouxiaoshuju)

文丨魏舒小怪兽 编丨Travis

最近,怪兽读书会的一个妈妈向我提问,她是小学语文老师,发现很多孩子上了小学后,家长会遇到一个挺大的困扰——明明之前书买了不少也读了不少,怎么一到高年级语文阅读就理解不了了呢?

今年,语文教材全面改用部编版,号称要让语文考试的 文字量达到“让15%的孩子读不完”,这使家长的阅读焦虑更深了一层。

后来,我请这位朋友帮我收集了一些问题,看完问题之后,我心头一惊,觉得这个话题非写不可—— 什么样的亲子阅读,才能帮孩子成为真正的读者?

朋友收集的一些问题

现在,随便问一个学龄前孩子的家长,可能都会说有让孩子阅读。但亲子阅读的效果,却往往要等到孩子上了小学之后才能真正见分晓。

虽说现在的语文考试,未必能全面完整地反映出孩子的语文能力,但它至少提供了一个衡量的尺度,让我们反思之前的行动是否有效。

从现在不少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来看,他们之前进行的可能是“假阅读

花了时间,钱和精力,最后却没有收到想要的阅读效果,很可惜是不是?

更可惜的是,那些孩子原本可以从阅读中,获得智力资源和广阔视野。

所以,今天特别想跟大家谈谈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亲子阅读苦哈哈,到头还是语文渣“。

读书有疑

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几乎所有物品都具备两个属性: 消费品”学习资料”,可绝大部分人眼里只有消费品。

拿下馆子举例,我等吃货闷着头吃完,一抹嘴就走了。

但有心的大厨或爱好厨艺的学徒吃一口菜,脑子里就会冒出无数个问号:

为什么这道菜这么好吃?

食材、火候、刀工、作料,到底哪部分比别人更考究?

... ...

看电影也一样,我们去电影院,都是笑了、哭了、睡了就忘了。但另一些人,未来可能成为李安,张艺谋的那些人,他们不是看电影,而是去拉片。

什么叫拉片?

拉片,就是把同一部电影看上一百、两百遍,脑子里塞满了问题:

为什么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用了这个构图?

为什么诺兰用了这样的配乐?

为什么… ...

电影《喜剧之王》经典片段

回到亲子阅读这个主题上,如果仅仅是书买了,囤了,翻了,把字给读了……那这只能叫“文字识别”,现在随便一个App就能搞定。

只有用一个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孩子深入、内化,才有可能最终一步步输出。

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陪伴大娃阅读时最常用到的3类问题。

这些问题,其实脱胎于我们曾做过,以及孩子将要做的一套套语文试题。 它们看起来很朴素,却可以帮读者把别人的作品大卸八块,最终长成自己的“肉”。

用“What”,提升观察与归纳力

具体问法:

我看到了什么?

我听到了什么?

1. 我看到了什么?

这个问题,主要 针对用图像叙事的绘本

绘本中的图像隐藏了大量的信息和巧思,就算是普通的插图书,也完全可以看图说话说好久。

而且,同一本书,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也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举个例子,很多孩子家里面都买了 《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我们家之前讲的时候,光封面这一页就讲了好久。

《好饿的毛毛虫》书封

这个毛毛虫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呀?

它的头是什么颜色的呀?

它有几只脚呀?

它是真的毛毛虫还是画的?

它身上的绿色有几种呢?

……

这些问题扫荡过后,这只毛毛虫会让孩子永生难忘,也就完成了 阅读的第一步“内化”。

观察能力跟其他能力一样,是用进废退的。如果我们给孩子观察的机会,你会发现他们的眼力会越来越惊人。

昨天我带大娃一起看 《波米诺在做梦》,她就从这一页上发现了:蜗牛跳恰恰舞跟其他人不一样,它是在用“眼睛”跳舞的哦!

用“眼睛”跳舞的蜗牛

2. 我听到了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帮家长带领孩子一起 复盘故事,但一开始不要有太高的期待,幻想自家孩子是神童,听一遍绘本就能流利地复述出来。

至少我们家3岁多的大娃根本做不到,但并不妨碍我们一起慢慢把记忆拼图给拼完整。

在看《波米诺去旅行》这本书的时候,最后一部分是《小土豆王国》。

读完之后,我就问:”你还记得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吗?“她并不能完整地描述出每个情节,但记得波米诺被小土豆给抬走了。

好,记得一点是一点。我就 以这句话为起点,带着她向前追溯和向后推进。

·向前,我问她”小土豆是从哪里来的?“,前几页内容就慢慢浮现出来了。

·向后,我问:”波米诺被小土豆抬到哪里去了?难道是被宰了吃掉了?

“她可不想波米诺被吃掉,很快也想起了后面波米诺和小土豆家族的大联欢。

这两个问题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就算孩子不会说话,他也会用自己的眼神、表情和手指”告诉“大人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很多大人会烦孩子在看书过程中“插嘴”,但 “插嘴”正是孩子日后强劲表达力的雏形,必须认真对待。

它们也是孩子向外探索的一个个抓手, 如果家长对这些“抓手”视而不见,孩子可能会把好奇心用在我们不希望的地方。

如果孩子太爱说话,也可以让他先把问题攒着或随手记下来,等书读完之后,再一起讨论。

总之,家长心中要有概览全书的完整画面,也对孩子的脑洞大开有所预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心里有准备就会能把握全局,既满足了孩子的表达欲,又能把书的内容传递给他们。

用“How ”,培养表达意愿

具体问题:

我怎么想?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 每个哈姆雷特正好反映的是读者自己的认知和眼界。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爱思考变聪明,那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多留心她看完书的种种感想。

比如,我们家娃很喜欢长谷川义史的 《吃饱了,吃饱了》,画风特别野,大娃每次读都笑到花枝乱颤。

我见她这么开心,就问:“大娃老师,到底是哪里好笑?我怎么没看出来捏。”

奉大娃为老师,算是我的小心机:

一方面,我真心想以孩子为师,

另一方面,也是要哄孩子开口,谁没有一点“好为人师”的爱好呢?

大娃见我驽钝,就把她的笑点讲给我听,比如有一页爸爸跟好多兔子一起吃饭,还有一页,吃了辣椒之后,嘴里直冒火。

这些问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重点是保护孩子表达的意愿。这是和语文考试最根本的区别。

正是借助这个输出的过程,孩子能够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发现一些之前没有发现的细节。

更重要的是, 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想法的尊重和接纳。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讲书的时候,特别爱归纳中心思想,非得讲出个”真善美“不可,找不出来会着急。

用“Why” ,打造创作大师

具体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之前曾经读到过一段话:“人人都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有些人知道自己是‘怎么做’的;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可见“会问为什么”预示着稀缺的优秀品质,而它本质上是一种 “创作者思维”“企业家思维”

前面提到,很多大导演在成名之前会保持拉片的习惯。其实他们就是想弄明白,那些最厉害的导演为什么能拍得这么牛,是为了某一天自己也可以拍出这么牛的片子。

但不要以为这个问题只适合成人或大孩子,三四岁的孩子就已经可以触及了。

比如说最近,大娃又开始重读五味太郎爷爷的书。

读着读着,她突然跟我说 “这两本书很像”(《黄色的……是蝴蝶》和《从窗外送来的礼物》)。

我刚要随口回一句“那当然,作者是同一个人啊”,却发现她根本没这么肤浅,她说“因为两本书都挖了洞。”

我心头一喜,发现这个小孩已经在探索绘本设计的玄机(套路),而且能清晰地表达出来。

于是,我开始”引话出洞“, 着《黄色的……是蝴蝶!》,我问大娃:

“这个小孩怎么回事,为什么总看错呢?”

大娃说又仔细翻了翻书:“因为都是黄色的啊,蝴蝶是黄色的,气球是黄色的,安全帽是黄色的,黄灯也是,都是一样的黄色。”

可是,你平时会把安全帽看成蝴蝶吗?”

“不会啊。”

“那书里面,小朋友为什么会搞错呢?”

带着问题,大娃开始仔细研究前一页和后一页的关系,小手指在洞洞里钻来钻去,得出结论“因为这个洞洞是蝴蝶形状的,很容易看错……”

《从窗外送来的礼物》这本,我用了类似的方法,让大娃想一想“为什么圣诞老人会送错礼物”。

有了经验之后,大娃就很快得到了结论“因为猪太胖了,而窗户又太小了……从外面看看不到猪的头。”

就这样,三岁多的娃娃已经基本理解了五味太郎爷爷的“套路”啦,下一步,就是她自己跌跌爬爬自己创作了。

无论学英语还是学语文,重点永远都是”用“,在输出。

带着问题,”有脑“阅读,是让孩子获得输出能力的第一步。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3类问题,就像是三级阶梯,能引领孩子做真正的阅读者,而不是沦为“文字识别”的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