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輕的鋼琴家第一次發片都願意選擇炫技和外向的作品,張昊辰反其道而行之。“因爲我自己也是性格上比較內斂的人,我對於這些內省性的作品一直很感興趣。所以我第一張錄音室專輯,也想將我對音樂個人化、私密化的感受告訴聽衆。我這樣的選曲可以讓觀衆領略到更多不同的作品。”

PHOTO © Ben Ealovega

一張“內省”的專輯

我選擇的這些作品都有內省的特質”,張昊辰這樣描述自己的首張錄音室專輯,“比如《童年情景》和勃拉姆斯的三首間奏曲都是有一種‘回望’的意味,一個是作爲成年人回望自己的童年,一個是老年人回望自己的一生。所以把舒曼和勃拉姆斯的作品放在了開頭和結尾,《童年情景》有一種搖籃的特質,勃拉姆斯的間奏曲,尤其是其中的第三首,是‘悲傷的搖籃曲’。李斯特的這首敘事曲有一種凝思的幻想,雅納切克的奏鳴曲描寫的是一個悲劇,其中有他內心對於悲劇的探索,是一部非常心理性的作品。所以這些作品都有內省的意味。”

▼ 張昊辰首張錄音室專輯 ▼

“回望”些什麼

關於“回望”,張昊辰並不覺得自己的閱歷可以說明什麼。“我同樣不覺得音樂一定關乎某一種閱歷,音樂是抽象的,它更需要個性化的領悟。對我來說,只要我是真誠地喜愛這些音樂,真誠地被這些音樂觸動,我自然能夠讓自己彈得非常享受。”

PHOTO © Ben Ealovega

“我不知道自己像誰”

張昊辰曾經很癡迷黑膠時代科爾託的音樂,後來又很迷戀索科洛夫、魯普,關於這些大師對他的影響,他陳述道:“既然我喜歡,那我或多或少會有模仿的潛意識在其中,我不知道自己像誰,但我肯定會受到他們的影響。如果我聲明自己像誰,就是一種粗糙的簡易化,有些對音樂不太負責任。”

刻意不來的藝術

“下一張專輯我會出協奏曲。”關於人生的規劃,張昊辰有着很理智的認知:“我覺得隨着自己的想法走,並不想過多設想自己的未來。最好的規劃就是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誰,現在正在做什麼。現在時代的問題在於大家過於刻意,人成了景觀的一部分,所謂的‘景觀資本主義’,每個人都會刻意把自己裝扮成消費的景觀,恰恰藝術是不能刻意的,因爲藝術最講究天然。在這層面上,很多時候你能做的就是清醒。”

PHOTO © Ben Ealovega

今年的演出安排

“今年的演出總共大概70場,基本集中在美洲、東亞和歐洲。其中獨奏音樂會大概27、28場左右。協奏曲大概有30場。春夏季的獨奏音樂會會有CD的曲目相關,以舒曼、李斯特、雅納切克的作品爲主,但音樂會曲目安排並非與CD的曲目完全一致,在音樂會上我還會演奏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七鋼琴奏鳴曲》。”

採訪/文字整理:匯溪/橄欖古典音樂

梶本音樂事務所對本文亦有貢獻

這位有着 獨立精神 的年輕鋼琴家

展開 中國巡演

8月31日哈爾濱大劇院

青年鋼琴家張昊辰 鋼琴獨奏會

What's Next

鋼琴總動員系列

致敬青春

張昊辰鋼琴獨奏音樂會

2018年8月31日(週五) 19:00

¥ 580/380/280/180/120/80

掃碼購票

· 演出曲目

貝爾格:鋼琴奏鳴曲

舒曼:幻想曲,作品17

- 中場休息 –

李斯特:《超技練習曲》之“鬼火”、“追雪”

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

官方網站

http://www.hrbgtheatre.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