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有皇叔任城王拓跋澄(拓跋晃之孫)站出來表示反對:陛下繼承大魏基業,據有中土,出兵討伐不肯臣服的國家,怎麼能和商湯、周武王相提並論呢(這兩位都是以下犯上)。其實遷都的想法,拓跋宏早就有了。

洛陽古城

NO.170

公元493年初,蕭賾下令修造戰車,徵召軍隊,開始爲北伐做準備。

年輕氣盛的拓跋宏當然不可能示弱,也在淮北一帶招兵買馬,廣積糧草。

一時間,雙方劍拔弩張,似乎隨時都有可能擦槍走火。

誰也沒有想到,兩國邊境的緊張局勢沒有引發衝突,卻引發了北魏歷史上一個劃時代的大事件——遷都!

其實遷都的想法,拓跋宏早就有了。

一方面,他心比天高,一心想要征服南朝,統一天下,在他看來,平城僻處北方邊陲,顯然不適合作爲大一統國家的都城;另一方面,他自幼就接受儒家教育,對漢文化極爲推崇,一直以來都認爲:要想進一步推進漢化大業,北魏政權的中心就必須轉移到漢文化的核心地區——中原!

他眼裏最理想的新都,是地處天下之中又是漢、晉故都的洛陽。

就像牙疼發作的患者時時都忘不了“疼”字一樣,拓跋宏的腦海中時時都忘不了“遷都”這兩個字。

不過他並沒有輕舉妄動。

因爲他深知,鮮卑貴族普遍頑固守舊,如果他貿然宣佈遷都,必然會遭到強烈反對,甚至可能會造成國家的分裂。

他只能耐心地等待時機。

季節到了才能播種,火候到了才能炒菜,感情到了才能提親,時機到了才能幹這樣的大事,急不得。

而現在,他感覺機會來了。

公元493年五月,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拓跋宏在大殿召集羣臣,宣佈要御駕親征,討伐南齊。

此言一出,大臣們驚得下巴都要掉了。

南北之間已經十年多沒有戰事了,雖然目前形勢稍微有點緊張,但並無大的危機,用得着這麼興師動衆嗎?更何況,這樣倉促出兵,能有多大的勝算?

要知道,就是當年打遍北方無敵手的太武帝拓跋燾在水網密佈的江淮也照樣是損兵折將,一寸土地都沒有得到!

皇帝這是在開玩笑嗎?

當然不是開玩笑。

拓跋宏早已下定了決心。

爲了增加自己的說服力,他還當場請人算了一卦,結果佔得“革”卦。

這下他信心更足了——此次南征是爲了遷都,爲了漢化改革,卦象如此,豈非天意?

於是他正色道:這是大吉之卦,我們應當像湯、武革命(商湯、周武王)那樣順應天意,討滅不臣!

羣臣一時都不敢發言。

是啊,皇帝的語氣這麼堅決,似乎根本就不容商量——就像喫葷還是喫素可以商量,但喫飯還是喫屎是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的!

只有皇叔任城王拓跋澄(拓跋晃之孫)站出來表示反對:陛下繼承大魏基業,據有中土,出兵討伐不肯臣服的國家,怎麼能和商湯、周武王相提並論呢(這兩位都是以下犯上)?臣以爲,得到這樣的卦辭,恐怕未必吉利。

拓跋宏把臉一沉:卦辭上說“大人虎變”,大人物虎嘯生風,銳意變革,怎麼會不吉?

拓跋澄冷笑着回應:陛下龍興已久,怎麼又變成老虎了呢?

拓跋宏忍不住厲聲喝道:國家,是朕的國家,任城王你難道想動搖軍心麼?

拓跋澄依然振振有詞:國家雖爲陛下所有,但臣是國家的臣子,怎麼能明知國家有危難而不勸諫!

一席話嗆得拓跋宏啞口無言。

不過他畢竟不是一根筋的人,雖然一時頗爲惱火,但他並沒有失態,也沒有失言,更沒有失去理智,很快就平靜了下來。

算了,事不能拖,話不能多,還是不要再與他繼續糾纏下去吧。

於是,他沒有再接拓跋澄的話,而是主動把對話切換到了“打哈哈”模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抒己見,各言其志,也沒什麼不好嘛。哈哈……

歡迎關注微信公衆號:雲淡心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