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是海帶的主要產區,一般來說,每年四月份收海帶的工作就開始了。在去往雞鳴島的途中,遇到了壯觀的曬海帶場景 ,千里海灘上佈滿了烏黑泛黃的海帶,還有海灘上負責晾曬的海帶女,幾乎統一的裝束,頸下繫帶的太陽帽和彩色連身圍裙,一片繁忙的景象,成爲了沙灘上一道靚麗卻又樸實的風景。

這些特殊的海帶女大都是些四五十歲的“婆姨們”,她們多數來自外地,背井離鄉來到千里之外的威海。日復一日的,將鹹腥的海帶一條條的碼放在搭好的架子上晾曬。她們的雙手因海水的浸泡而變得水白,臉龐卻被熾烈的陽光曬得黝黑。在這個豐收的季節裏,他們每天清晨差不多三點多就要起牀,據說一天要工作18個小時,很辛苦。

大姐們給我們看他們的戰利品。

一條海帶大概三四米長,有的更長,摸上去很厚,溼乎乎的,大概有7、8來斤重量。

這些海帶附帶的很細的東西都要用剪刀一刀刀剪去。

大姐拿起的大概有三四十斤了,很沉。 

然後把地上的拿到架子上鋪開晾曬。

漁民大姐說,天氣好的話,兩三天就可以曬乾成這樣了。

雞鳴島隨着《爸爸去哪兒》的拍攝近年來很火,我們趕了個大早就去了,到達後一看人雖不到100,但只有一條漁船往返,排隊等也得一小時後,最終放棄了,只是遠遠得望了一眼。

去雞鳴島的漁船人均40元,往來船隻比較少,要排隊。

途中能看到百年海草屋人家。

我們走進了一個人家,這裏的海草屋冬暖夏涼,至今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了,一家幾口世世代代住在這裏,面積不足二十平米的院落,至今生活還是比較簡樸的。

深顏色的海草,是雨水天氣後,重新修繕填補的海草。 

大姐給我們拿出了家裏的剪蟶,皮皮蝦。

行攝美好,留住過往!

—————————

感謝您的閱讀和分享,關注新浪微博:@薇那verna 微信號:wxj278804286,與您一起分享我的快樂旅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