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煮酒论三国上回说到邓艾被钟会与卫瓘陷害最终导致被杀,这时候钟会麾下有魏、蜀军队二十余万、钟会自认为能力足以战胜司马昭,进可以争夺天下,退也能占据蜀汉,于是图谋反叛想和司马昭争夺天下,可是这次造反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仅仅三天的时间,钟会和姜维都被杀死,参与造反的将领也被杀死。钟会也认为自己有能力足以战胜司马昭,但所忌惮者只有邓艾,因此陷害邓艾并且摹仿邓艾给司马昭的书信,导致司马昭与邓艾两个生疑,最终邓艾父子被杀,这个时候钟会掌握曹魏十八万的灭蜀大军,以及姜维与蜀汉的四五万的军队,但姜维并不是真心实意听钟会的安排,姜维的是真正目标是他想要的是让钟会杀尽从北方来的诸将,自己再借机杀掉钟会,全部坑杀魏国兵士,重立刘禅称帝恢复蜀汉基业。

煮酒论三国上回说到邓艾被钟会与卫瓘陷害最终导致被杀,这时候钟会麾下有魏、蜀军队二十余万、钟会自认为能力足以战胜司马昭,进可以争夺天下,退也能占据蜀汉,于是图谋反叛想和司马昭争夺天下,可是这次造反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仅仅三天的时间,钟会和姜维都被杀死,参与造反的将领也被杀死。蜀汉的很多将领都因此被灭门,姜维全家被害,关羽的后人也被庞会杀害。

那么这次看似肯定成功的造反,为什么最后却草草的以失败收场呢?首先这还要从姜维说起。

蜀汉灭亡后,姜维内心其实是十分不满意的。他认为,自己本可以挽救蜀汉于危亡之中,而他内心里还有武侯的遗志。振兴汉家,所以他内心定下了一个计划,准备博一把。瞄准了钟会。

钟会出身颍川钟氏是太傅钟繇幼子、出生好,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最关键一点钟会对于司马家并不是想邓艾一样忠心耿耿,相反在攻占蜀地之后,钟会的不臣之心已被姜维看出,这时候想恢复汉家天下的姜维,为钟会勾画出一个,进可与司马昭争夺天下,退也能占据蜀汉的目标。

钟会也认为自己有能力足以战胜司马昭,但所忌惮者只有邓艾,因此陷害邓艾并且摹仿邓艾给司马昭的书信,导致司马昭与邓艾两个生疑,最终邓艾父子被杀,这个时候钟会掌握曹魏十八万的灭蜀大军,以及姜维与蜀汉的四五万的军队,但姜维并不是真心实意听钟会的安排,姜维的是真正目标是他想要的是让钟会杀尽从北方来的诸将,自己再借机杀掉钟会,全部坑杀魏国兵士,重立刘禅称帝恢复蜀汉基业。

其次钟会个人的局限性。钟会这个人长期担任司马师、司马昭的“参谋”,他擅长谋划,但却没直接在一线指挥,缺乏相应的军事指挥能力。虽然灭蜀之战是他指挥的,但如果没有邓艾偷渡阴平小路,恐怕也很难成功。可以说,钟会有张良谋略之才,却不懂韩信用兵之道。也因此钟会没有形成自己的军事势力集团,当他召集诸将,打算起兵讨伐司马昭的时候,钟会最喜爱信任的将领丘建,都没有支持他。

其三钟会和姜维合作,本身就不搭配,姜维前后北伐了11次,杀死了无数的曹魏将士,魏国的将士们很多都和他有仇,现在钟会告诉将士们,他接受了郭太后的密诏,让姜维带着士兵们讨伐司马昭,换做哪一位士兵,都不会相信这段话。

蜀汉的士兵也是一样,国家刚刚被钟会灭亡掉,现在却要帮助他争夺天下,也都是很不甘情不愿的,所以在发生变乱的时候,姜维和钟会都成了孤家寡人,很快就被杀死了。

按照道理说钟会屡出奇谋,时人比之为张良,就是算有野心,也应会韬光养晦,暗中培植势力,等待时机一举成功,为何会第一次率军出征就急匆匆造反,完全不符合常理。

不得不说当初钟会之前两次帮助司马家平定两次寿春反抗;甚而皇帝曹髦有不利于司马家的举措,他也坚定站在司马家一边。对于皇帝曹芳被废、三次寿春反抗,钟会都采取倾向司马家的立场,然而夺取蜀汉之中,他成为最后一个举起曹魏反抗旗帜的人,他死之后,再也没有力量反抗司马氏。司马炎顺理成章登上皇帝宝座,一脚把曹奂踢出皇宫、曹奂出城时,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与他辞别,拉着他的手流泪说:“我到死都是大魏的忠臣。这听起来更像一种讽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