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年初提出私有化要約之後,聚美優品私有化歷程終於畫上句話。

4月15日,聚美優品宣佈完成私有化,成爲買方團下的私人公司,並在上市六年後從紐交所退市。截至美國當地時間4月14日收盤,聚美優品股價報19.93美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了0.05%。

此前在1月11日,聚美優品董事長陳歐曾向集團發起私有化要約,擬以每ADS20美元的價格收購公司剩餘股份。該價格較2014年聚美優品的上市價格已經縮水10%,但相對此前聚美優品大幅下挫的股價卻有一定溢價空間。價格合理,也被認爲是本次私有化成功的重要原因。

4月9日,買方團以要約的方式收購了超過4034萬股A類普通股,約佔流通中聚美優品已發行A類普通股總量的63.7%,至此,聚美優品買方團已持有上市公司約96%的投票權。

首次私有化曾遭質疑割韭菜

這是陳歐第二次提出公司私有化。

此前的一次發生在2016年,陳歐聯合產品副總裁戴雨森及股東紅杉資本等組成買方團,提出以每ADS 7美元的價格對聚美優品進行私有化收購。

至於收購理由,陳歐表示是因爲在美股市場上,聚美優品估值被嚴重低估。這不是什麼新鮮的說法,此前360、陌陌等多家中概股回A時也丟出了同樣的理由。

不過在2015-2016年期間,中國股市確有着較爲出色的表現,有業內人士認爲,此時聚美優品迴歸A股至少能讓其估值上升10倍以上。

事實上,在主流電商的強勢擠壓下,垂直電商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包括樂峯網、1號店、考拉在內的多家垂直電商,最終的結局無異於賣身或是倒閉。

聚美優品也沒能擺脫這一大勢,2015-2018年間,聚美優品營業額從73.4億元下滑至42.9億元,同期活躍用戶數也由1610萬下滑至1070萬。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2016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2016年聚美優品的市場份額僅剩0.7%。

在此背景下,私有化似乎是順理成章。然而,買方團提出的7美元的收購價,卻引發了市場情緒,畢竟這相當於在原有發行價22美元基礎上縮水了快70%。中小股東不買賬,聯合發起對聚美優品私有化的抗議,並質疑陳歐或從中竊取超千萬的資金。

在外界輿論的抵抗下,聚美優品不得不在2017年11月中止私有化的方案。在這長達18個月的私有化拉鋸戰中,聚美優品也陷入持續的股市災難,期間股價近乎腰斬。

多方轉型失敗

更早些時候,聚美優品還曾享受過短暫的高光時刻,2014年,聚美優品頂着“中國美妝電商第一股”的光環在紐交所上市後,高峯時期股價觸及37.99美元,市值達到55億美元。

隨着高光時刻過後,聚美優品卻很快迎來了至暗時刻。2014年下半年的打假風波中,聚美優品因售假行爲形象受損,投資者發起集體訴訟。公司雖忍痛割去了涉及售假的第三方平臺業務,開啓轉向“自營”模式。但這起風波卻致使聚美優品業績承壓,股價也長期走低,並在2015年10月過後長期處於10美元以下。

聚美優品也在多方嘗試拓展自己的經營空間,2014年中,因爲看好國民海外消費的能力,聚美優品殺入跨境電商賽道,上線了化妝品海淘網站聚美海外購。但隨着“408新政”出臺,海淘業務被迎面破了一盆冷水,聚美優品在與海外品牌簽約過程中頻頻受阻,其佔據大份額的韓國品牌合作業務也隨之縮水。

後續,聚美優品又投資了母嬰電商平臺寶寶樹,並認購了共享充電寶品牌街電,投資影視劇,推出空氣淨化器等。

這些“跑偏”的行爲,並沒有有效改善聚美優品低迷的經營情況。聚美優品股價長期處於低位,當時,王思聰曾公開宣稱:“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喫翔,立貼爲證。”

有分析人士指出,當前美股市場中概股普遍低迷,像聚美優品這種小盤股,難以吸引機構投資人的興趣。沒有大資金入場,聚美優品流動性很難盤活,未來股價拉昇可能性較低。

至於私有化之後,聚美優品走向如何,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取決於私有化資金的來源。如果這部分錢來自公司創始團隊,那麼退市後維持私有化可能性較大;如果資金來自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那後續聚美優品或會在A股或港股上市。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對AI財經社分析,後者可能性更大。“陳歐估計拿不出來錢,他在外的投資佈局不小,都是燒錢的投資,哪有錢回購?至於聚美優品能否拿出錢,估計也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