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耳聾遺傳史的家庭、高齡產婦、難產、早產、有助產損傷、出生後先天性溶血性黃疸這些情況,要更加註重做好孩子的聽力篩查。即便如此,一輩子都需要戴着人工耳蝸來感受這個世界的聲音,整天還得提心吊膽,也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可以毫無顧忌、無憂無慮的蹦蹦跳跳,如果出生就聽不見了,甚至可能連說話都來不及學會。

10月21日晚上,鄭州一個3歲小男孩的人工耳蝸在玩耍時不慎丟失,後來經過全城衆多媒體和熱心好人的轉發,終於在2天后找回了。

如果無法找回,那麼可憐的小孩需要再花費30萬去重新匹配新的人工耳蝸不說,還需要再次經受開顱手術的巨大痛苦和風險。即便如此,一輩子都需要戴着人工耳蝸來感受這個世界的聲音,整天還得提心吊膽,也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可以毫無顧忌、無憂無慮的蹦蹦跳跳,如果出生就聽不見了,甚至可能連說話都來不及學會。這真是一件殘酷的事情。

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可能多數家庭的孩子沒有這樣的痛苦,可是一旦發生了,就是100%的幾率。那麼爲什麼需要種人工耳蝸呢?如何避免孩子的先天性耳聾呢?

全世界大約有5.3%左右的人患有聽力障礙,而助聽器和人工耳蝸就是爲此而生。小孩聾啞的常見疾病是先天性感音神經性聾。這個病既有遺傳導致的,更多卻是在備孕、孕期調養不當以及分娩過程中一些因素造成的(比如難產、早產、助產損傷等)。而後面這些因素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我們如何避免這些人爲造成的因素呢?

一、很容易引起孩子耳聾的藥物,懷孕期間要避免喫這些耳毒性藥物

鏈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慶大黴素、紅黴素、阿奇黴素、小諾黴素、潔黴素、長春新鹼、2-硝基咪唑、順氯氨鉑、保蘭勃林、速尿、利尿酸、阿司匹林、奎寧、氯奎、反應停等等

二、夫婦一方患病這些疾病就先別要孩子

兩口子如果其中有任何一人患有性病,比如梅毒、淋病這些,都很可能會導致孩子患先天性耳聾。

另外,準媽媽在懷孕三個月內感染病毒性疾病,比如流行病、風疹等等,這些病毒也會對肚子裏的寶寶造成傷害,引發內耳畸形從而患上耳聾,因爲內耳聽覺器官就是在孕期的前三個月發育完成的。

三、父母雙方都好好備孕,給孩子一個優秀的先天基礎,這是贏在起跑線上最重要的也是完全無法補救的一步。

在要孩子前,夫妻雙方應該調理好五臟六腑。早產的一大原因就是父母體質不好,而導致孩子先天就較弱,再加上母體虛弱,無法完全勝任孩子發育期間的氣血供給。

而且母體虛弱,那麼懷孕期間也就更容易生病,一旦用藥,又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不用藥放任疾病發展也很不利。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備孕期間先養好身體,則正氣充足,不僅可以輕鬆供給寶寶發育,也可以很好的抵禦疾病。

四、懷孕期間照顧好準媽媽,讓準媽媽保持心情愉悅

準媽媽情緒激動,生氣,發怒等等很容易讓肝膽的火上衝,嚴重的甚至導致準媽媽耳朵暴聾、昏迷、流產,等孩子生下來就可能先天耳聾,患癲癇等病。

四、囑託醫生和護士,分娩的時候注意不要被產鉗傷到了孩子的聽覺器官。

身體底子好、懷孕期間科學養護的準媽媽,可以更順利的分娩。

五、做好各類檢查,初篩、復篩和聽力診斷,提早發現提早預防。

平時也要注意孩子對聲音和說話的反應,如果孩子遲遲不說話,就可能是聽力障礙了。有耳聾遺傳史的家庭、高齡產婦、難產、早產、有助產損傷、出生後先天性溶血性黃疸這些情況,要更加註重做好孩子的聽力篩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