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古代值得我們尊敬的人,想必是有着很多的,但是有一個人的事蹟絕對是能夠讓我們肅然起敬的,這個人就是在匈奴那裏呆了19年的時間,也不肯投降的蘇武了,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的一種情況,雖然也是能夠讓我們敬重的,但是絕對不能夠讓後人將他推到這樣的一個高度的,他的最重要的事蹟就是持節堅決的維護了漢朝的威嚴,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一個疑惑呢?那就是他明明養着一羣羊,爲什麼不肯直接喫羊,卻選擇喫氈呢?

關於蘇武的艱難,想必大家應該是有着一個認識的,被扣押在寒冷的北地,身邊的人們一個個不能夠忍受了這樣生活,也就漸漸的離開了,最後也就剩下他這個人還在堅持着心中的信念,這樣的人註定不會是一個簡單的人。

如果一個身體條件不太好的人,想要在這樣的寒苦的地方呆了19年的時間,這肯定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是身體條件好的人,這19年的時間對於他而言,也是一種煎熬了,而他最終活到了80歲的年紀,可能就是老天看在他受苦的19年時間,感動的結果了吧!

其實我們能夠從一些資料中看到他喫氈,相信大家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動物身上的毛氈,但是這個情況是不合理的,因爲單單靠着雪水和這個毛氈想要成活下去的話,這是不可能的,更可況他能夠在那裏19年的時間,更是不可能了,而其實這個東西就是一種野菜,只不過他的葉片比較寬大,長得像氈而已,但是就是這樣的情況,在光靠着雪水和野菜的生活,也是一種大毅力的人了。

當然這樣的情況沒有持續多長時間,看到蘇武沒有投降的意思,也就給了他幾隻公羊,並且說如果這個公羊能夠生子的時候,也就能夠放他回國了,但是這個情況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除非這個太陽打西邊兒出來了,所以他也就開啓了放羊的生活了。

而對於不投降的人,匈奴人肯定不會給他什麼好的食物了,所以這種情況下,蘇武也就只能挖野菜和捕捉一些老鼠來充飢了,那麼他的手中明明有着很多羊的,爲什麼不直接喫了這些公羊呢?

其實這個就是一個氣節的問題的,因爲這些羊並不是他的,雖然在他的手中放羊着,如果他選擇殺到這些羊充飢的話,也就等於接受了匈奴的恩賜,那麼也就等於他投降了匈奴,而且最關鍵的就是他是漢朝的象徵,雖然沒有人關注他,但是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代表着漢朝,自然在心中嚴格的約束着自己的行爲了。所以這個事情就是他的一種選擇,既然這麼選擇了這條路的話,也就需要一直走下去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