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是说,通过刻意训练,在某些领域你可以达到顶级专家水平。其中以游戏领域最高:刻意训练会导致26%的差异。

有科学家认为,一万小时定律不靠谱

本文综合自知乎和澎湃

“一万小时定律”这个概念来自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出版于2008年的畅销书《异类》的第二章——章节的名称就叫作“一万小时定律”。通俗的解释就是:只要在某个领域投入超过一万小时的练习,就能够达成专家水平。

有科学家认为,一万小时定律不靠谱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和他的书《异类》

有趣的是,格拉德威尔的原文和流行的版本差距不小。他在该章引述的心理学家说的是:从统计上来看,一万小时的练习是成为某个领域专家的必要条件。但是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

实际上,格拉德威尔本人也认为,成为像比尔•盖茨或者莫扎特这样的杰出“异类”,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但是在通俗的演化过程中,格拉德威尔的复杂故事逐渐变成了一个自我控制力的问题:只要拼命努力,克服懒惰,努力练习超过一万小时,就能成为专家、成为大师或者成为杰出的“异类”。

那么这个观点本身靠不靠谱呢?答案是:很不靠谱。

1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刻意训练刻意训练到底有多难?

这个说法是基于佛罗里达州大学的心理学家 Anders Ericsson的研究,Ericsson在他的论文里提到了“刻意训练”。

论文中,Ericsson强调不是所有练习都计算在这一万小时以内的。只有那些经过思考并刻意专注于进步的学习时间才可以算进去。

Ericsson认为刻意训练既不同于玩,也不同于工作。

刻意训练的目标,就是要让自己成为顶尖级的专家,要有为此而努力的精神动力。刻意训练迫使你一直处于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你得不停的关注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训练效果,而无法进入无意识阶段。如果没有足够的精神动力,可能很难坚持下去。

其实,很多人通过简单的重复训练,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这个水平其实还达不到顶级专家的水平,这只是你通往专家级别道路上的一个瓶颈,大部分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缺乏足够的精神动力,从而不会进一步的刻意训练磨练自己,也就只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了。

所以刻意训练当然包括一些重复性的训练,但又远不止于此。刻意训练需要你以更加严格刻苦的训练来突破水平的瓶颈。

同时刻意训练还需要有人的指点。试想一下,如果你重复性的训练过程其实都是错误的,那么你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精神动力的限制,努力程度的限制,资源上的限制,甚至年龄的限制。所以,刻意训练,意志力仅仅是一个方面。

2刻意训练到底能带来多大的差异它只在有限领域有效

本月初,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和莱斯大学的研究者发表了一篇元分析论文,整理了88个相关研究,涉及了超过万名受试者,最后得到了“很不靠谱”这四个字的结论。他们的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音乐、游戏、运动、教育和其他职业领域。

从统计的角度而言,刻意训练可能导致12%的水平差异。具体到每个领域的情况则各有不同。其中以游戏领域最高:刻意训练会导致26%的差异。其他职业领域最低:刻意训练只导致小于1%的差异。而音乐领域是21%,运动领域是18%,教育领域是4%。

这也就是说,各个领域之内的不同受试者之间水平差异中的一小部分可以归功于刻意训练,而绝大部分不能。

有科学家认为,一万小时定律不靠谱

2009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Daniel Kahneman 和 Gary Klein 合写了一篇论文。根据他们的观点,假如你所做的事情里,存在着一目了然、始终如一的因果关系,一万小时定律才有效果。比如医生和消防员从事的活动,就属于这个领域。

之前也早有资料显示,不同专家投入的练习时间数量也差异巨大。对国际象棋大师的研究发现,有的大师练习了超过二万三千小时,而有的仅仅练习了三千小时——你没看错,就是三千小时。

就是说,通过刻意训练,在某些领域你可以达到顶级专家水平;而如果要强中更有强中手,成为世界级大师,恐怕就需要一些天赋了。

虽然一万小时定律也许并不靠谱,但是相信努力可以改变自我仍然可以给我们很多帮助。同时,在教育中,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探求欲、认识世界的热情,也许可以帮助孩子在未来获得更加关键的机遇。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该到此结束,放弃“一万小时定律”呢?恐怕也未必。

无论如何,努力,仍然可以给我们很多帮助。只是不只是简单地沉于训练,也许我们还可以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认识世界的热情,帮助孩子有能力在未来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更加关键的机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