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土雞從12周齡至上市的時期是育肥期。此期的飼養要點是促進雞體內脂肪的沉積,增加雞的肥度,改善肉質和羽毛的光滑度,做到適時上市,在飼養管理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調整飼料 隨着雞日齡增長,體內增長的主要組織與中雞身段有很大差別。雞沉積適度的脂肪可改善土雞肉質,提高胴體外觀的美感,此期一般應提高日糧代謝能,相對降低蛋白質含量,高育肥期的能量一般要求達到每千克12.54兆焦,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爲了達到這個水平,往往需增加動物性脂肪。

(2)適當減少活動 育肥期採用放牧育肥的,一方面可以讓雞採食大自然的昆蟲及樹葉、雜草等以節約飼料:另一方面可提高雞的肉質風味,使上市雞的外觀和肉質更好,進入育肥期,應減少雞的活動範圍和運動,以利於育肥。

(3)搞好防疫 嚴格執行消毒程序,雞舍周圍,每2~3周消毒1次,放雞場的周圍及場內污水池、排端坑、下水道出口,每 1-2個月消毒1次。定期對飲水器、料槽清洗消毒,重視殺蟲、滅鼠工作,預防疾病發生。

①仔細觀察生長狀況,在育成雞的飼養過程中,應當注意育成雞的生長狀況。

②適時分羣。隨着高羣日齡的增大,雞的密度也就越來越大,就要及時進行分羣,分羣后可以通過調整投料量來調節。在雞羣中總會出現一些瘦弱的個體,育成期間一定要勤觀察,勤調整,及時挑出個體弱小的雞羣進行集中飼養,使其儘快達到標準體重。

③控制密度、密度對育成雞的生長發育有着重大影響。密度過大,雞的活動受到限制,空氣污濁,溼度增加,墊料增多,導致雞隻生長緩慢,羣體整齊度差,易感染疾病,死亡率升高,且易發生雞相互殘殺,以及啄肛、啄羽等惡癖。飼養密度應爲每平方米2~4只。

④飼餵 青年雞營養要求與維雞是有較大區別的,必須重視飼料日糧的配合。日糧中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都要低些,尤其是粗蛋白和能量的水平要隨着雞體重的增加而減少,否則,雞會大量積聚脂肪,引起過肥影響今後產蛋量。粗蛋白可從16%逐步減少至14%左右,可適當加大麩皮或各類飼料的喂量,要特別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每次更換飼料時不能一次突然改變,應有1周左右的過渡期逐步更換。

(4)適時上市 爲增加雞肉的口感和風味,應適當延長飼養週期,控制出欄時間,一般應在120天以後。特別需要根據市場行情 及售價,適當縮短或者延長上市時間。

想學習更多養雞祕訣,點擊下方藍字鏈接瞭解更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