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是在我國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也戰勝了非常多的英雄人物,而其中有一些英雄人物也是讓人津津樂道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顏良殺死宋憲之後魏續又主動挑戰顏良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魏續和宋憲兩個人共事多年,所以他們之間也是非常瞭解的,而宋憲在和顏良戰鬥的過程中可以說是讓顏良非常輕易的就殺死了,所以如果魏續和顏良進行戰鬥那麼結果也不會發生任何的改變,在明知自己去挑戰顏良的時候難逃一死那麼魏續爲什麼還要這樣做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背後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考慮的一點就是魏續和宋憲之間的關係,有不少人都認爲魏續願意在這個時候去挑戰顏良是出於兄弟義氣,爲了能夠爲宋憲報仇,所以魏續在這個時候已經被怒氣衝昏了頭腦,最終纔沒有考慮自身的安全而選擇了挑戰顏良。


有不少朋友在看到這種說法的時候都會嗤之以鼻,因爲在他們的眼中魏續就是一個叛徒,叛徒自然不可能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當然事實也是這樣,呂布並沒有任何虧欠魏續的地方但是魏續卻毫不留情的背叛了他,從來沒有展現出對呂布的情義,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的分析魏續背叛的具體原因就會發現其實他對於情誼還是非常重視的。


當時呂布因爲經常喝酒會傷身體所以導致軍隊的戰鬥力下降所以在軍隊當中下了禁酒令,而魏續的屬下侯成因爲立下了大功所以想要喝酒慶祝,於是和呂布打了一個招呼之後就去喝酒了,可是正是由於他的行爲所以才差點導致他丟了性命,雖然有不少人爲他求情但是仍然受到了呂布的懲罰。


在這個時候就有很多軍中的將領都感到非常的不公平,特別是魏續和宋憲等人對此更是感到特別的不滿,於是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進行商議最終決定背棄呂布,投奔了曹操,而這個地方雖然看起來對於呂布是沒有任何的情面可講,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看也是突出了他們對於侯成的情意。


瞭解三國曆史的朋友也都知道曹操其實是一個心狠手辣並且非常多疑的人,所以即使這些人投降了曹操但是曹操卻並不一定完全相信他們,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就想要處死他們,而如果曹操光明正大的處死了投降的將領那麼也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反彈,對於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曹操變得非常尷尬,於是曹操如果想要殺死魏續和宋憲只能夠採取其他的辦法,而通過顏良之手殺死他們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


魏續能夠成爲軍中將領那麼他的智力自然也是超於常人的,所以曹操的計謀非常輕易的就被魏續發現了,於是在這個時候魏續就變得非常心灰意冷甚至已經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而又在自己的好朋友宋憲已經去世的打擊之下最終讓她做出了去挑戰顏良的決定。


如果魏續去挑戰顏良的戰鬥獲得了勝利那麼他自然就能夠獲取到曹操的信任,在此之後他在曹操的軍隊當中就會有更大的話語權,而如果這次的戰鬥失敗了那麼他也能夠和自己的好兄弟貢獻團聚,所以最終魏續才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

當然,無論以上的哪種想法其實都是我們的猜測,而魏續當時自己具體是怎麼想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無論是什麼樣的想法都不影響我們對三國這樣一個充滿熱血時代的崇敬。

(文中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