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是人體的主要能源物質,其氧化是體內能量的重要來源,在氧供給充足的情況下,脂肪酸可在機體內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出大量能量,以ATP的形式供機體利用。除了腦組織外,大多數組織均能氧化脂肪酸,尤其是以肝和肌肉最爲活躍。某些不胞和脂肪酸,機體不能合成,需要從植物油中攝取,是機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稱爲必須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又是前列腺素、血栓烷、白三烯等生理活性物質的前體。

脂肪乳製劑可提供必需的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參與細胞膜的構成,維護細胞正常功能。按照製劑中甘油三酯所結合的脂肪鏈的長短,分爲長鏈脂肪乳劑(LCT)、中長鏈脂肪乳劑(MCT/LCT)。

機體所必須的脂肪酸主要由長鏈脂肪乳提供,而中鏈脂肪酸代謝較快,供能迅速,進入肝細胞線粒體內不需要肉鹼轉運,較小影響免疫系統。但中鏈脂肪酸屬於胞和脂肪酸,且不含有必須脂肪酸。因此,臨牀多使用中長鏈脂肪乳製劑,尤其含有Ω-3脂肪酸(魚油富含,可下調炎症反應,維護臟器功能),Ω-9脂肪酸(可橄欖油富含,減輕脂質過氧化)。靜脈營養中輸注脂肪乳劑,可明顯減少單獨應用葡萄糖所帶來的高血糖風險,有益於降低代謝併發症和感染併發症。且脂肪乳呼吸商低於葡萄糖,氧化後產生的二氧化碳少,可減輕肺功能不良的患者的負荷。魚油脂肪乳Ω-3脂肪酸還可改善急性肺損傷患者的通氣功能。

因此,腸外營養中,除了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類、微量元素等,脂肪乳製劑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靜脈應用脂肪乳,有幾點事項必須引起重視,即“八項注意”。

1.脂肪乳的八項注意之一~低鉀血癥、低鎂血癥不宜使用:

存在水電解質紊亂的患者,使用脂肪乳前,必須糾正各項指標。但是低鉀血癥和低鎂血癥患者更應注意。

1.1低鉀血癥原因之一~腎性失鉀 血液流經腎小球毛細血管網形成超濾液,小管液中的99%的水,葡萄糖和氨基酸被全部重吸收,Na+、Ca2+、尿素等可不同程度地被重吸收。而肌酐、H+、K+則被分泌到小管液中排出體外。但小管液中的K+則有65%~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25%~30%在髓袢被重吸收,而且這個比例是比較固定的。遠端小管和皮質集合管可重吸收K+,也能分泌K+,並受多種因素的調節作用。如果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比如Ⅱ型酸中毒(近曲小管型),則由尿中丟失HCO3-、K+、磷,而出現代謝性酸中毒。

1.2低K+原因之一~低鎂血癥 K+被近端小管重吸收的途徑是被上皮細胞轉運回血液。而這種轉運依賴於Na+-K+-ATP酶。而Na+-K+-ATP酶活性的維持依賴於Mg2+,鎂缺失可使腎小管上皮細胞Na+-K+-ATP酶失活,鉀重吸收障礙,導致鉀丟失過多。故如果低鎂血癥不糾正,則單純補鉀事倍功半。

1.3低鉀病人不宜使用脂肪乳製劑 而無論何種脂肪乳製劑,其主要成分均爲甘油三酯結合脂肪鏈,輸注後在體內分解成FFA(遊離的脂肪酸)。FFA與清蛋白結合後經血液運至全身各組織,主要由心、肝骨骼肌等組織攝取利用,經過三羧酸循環合成組織細胞可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ATP。但進入三羧酸循環之前,脂肪酸必須轉化成脂酰CoA。而這一過程需要內質網和線粒體外膜上的脂酰CoA合成酶催化,其前提是有Mg2+存在。可見,Mg2+如果缺乏,會影響脂肪乳的體內代謝和利用,同時甘油三酯的代謝會佔用Mg2+。而腎性失鉀的患者,常常伴有Mg2+缺乏。因此,低鉀血癥的患者,不宜使用脂肪乳。即使必須使用,也必須積極糾正電解質紊亂後再使用。

2.脂肪乳的八項注意之二~高脂血症慎用:

當脂質來源、脂蛋白合成、代謝及轉運過程發生障礙時,均可導致血脂代謝紊亂。例如脂蛋白酯酶(LPL)基因突變可引起LPL活性降低或不能表達正常的LPL,引起乳糜微粒代謝障礙,導致高甘油三酯血癥。此種情況下給予脂肪乳,會使血液中甘油三酯濃度明顯增加。當增加達到10mmol/L以上時,易誘發胰腺炎。

3.脂肪乳的八項注意之三~其他代謝紊亂的病人慎用:

脂肪乳慎用於脂肪及其他代謝功能減退的病人,如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腺炎患者,甲狀腺功能低下伴有高脂血症以及敗血症患者。這些患者必須使用時,應密切觀察血清甘油三酯的濃度。

4.脂肪乳的八項注意之四~嬰兒使用注意:

嬰兒長期輸注可發生血小板減少及出血傾向。新生兒,未成熟兒伴有高膽紅素血癥,可疑肺動脈高壓者應慎用脂肪乳製劑。長期用藥應監測血小板、肝功、凝血功能及甘油三酯。

5.脂肪乳的八項注意之五~脂肪乳比例要適當:

國外指南建議:全腸道外營養的患者,非蛋白熱卡供給量在25~30Kcal/kg·d,脂肪供熱不超過50%,氨基酸在1~1.5g/kg·d。每1g脂肪可提供9 Kcal熱量。嚴重過量,並且沒有同時給予糖類,可能會發生代謝性酸中毒。

6.脂肪乳的八項注意之六~連續使用一週以上應做脂肪廓清試驗:

血脂應在2次(天)輸液之間清除。當患者脂肪廓清能力減退時,即使輸注速度正常,也可能導致脂肪超載綜合徵,甘油三酯濃度常高於3mmol/L。也偶發於脂肪廓清能力正常但腎功能障礙和感染的患者。

7.脂肪乳的八項注意之七~對某些食物過敏的患者慎用:

脂肪乳製劑是以大豆油爲主要原料,經過注射用卵磷脂乳化,並加註射用甘油製成的滅菌乳狀液體,其粒徑大小和生物學特性與天然的乳糜微粒相似。因此,用藥前,應詢問患者食物過敏史,對大豆油、雞蛋、花生過敏的患者慎用。如必須使用,用前需做過敏試驗。

8.脂肪乳的八項注意之八~有時可能影響其他化驗結果:

如果患者需要採血化驗,則要考慮採血時機。採血時,如果輸注的脂肪乳還沒有從血流中完全清除,則將干擾其他實驗室檢查項目,如膽紅素、乳酸脫氫酶、氧飽和度、血紅蛋白等。絕大多數病人在輸注後5~6小時,即可完全從血流中清除。

作者:李仕榮 黑龍江省大慶市人民醫院臨牀藥學部、藥事網成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