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詞,能寫人間至痛。

他曾是人間帝王,享受了世間最極致的榮華富貴,而又成爲亡國之君,倍受屈辱,這樣的人生遭遇,讓他的詞作,從花間詞胭脂氣中超脫出來。

不過,真正讓他的詞達到藝術巔峯的,是他對於生命的極情的投入。無論是亡國之前,還是亡國之後,他都以真摯的赤子之心來感受生命的喜怒哀樂。
這種極情的投入,使他亡國之後的詞作,寫得極爲沉痛,甚至在他的詞中,你能感受到的不止是他一個人的痛楚,而是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的痛苦。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就是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和痛苦的詞作。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是詞的詞牌名,一作“烏夜啼”。這首詞是寫林花遭風雨摧殘匆匆而謝,但一讀,我們就能感到了詞中,蘊含着李煜對於人生無窮無盡的痛楚。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起句便將讀者帶入無窮無盡的人生浩嘆中。“林花謝了春紅”,寫的就是林花謝了,四字足矣,可是李煜又補了“春紅”兩字,使得這一句不僅僅是事實敘述,而且有了更深的意慨。
“春”是一年最美好的時光;“紅”是花中最豔麗的顏色。“謝了春紅”,是最美好的時光逝去了,是最美好事物凋零了。
而且,補上“春紅”二字,使音節於此一頓,讓人蓄積心中的意緒,以發“太匆匆”之無盡感慨。
“太匆匆”三字,猶不能言盡心中的痛楚。於是,詞人再吐出“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一句沉痛之語。
“無奈”,人生一世,最讓人痛楚的,就是“無奈”兩個字。
“朝來”、“晚來”,對於林花的摧殘,風雨何曾停歇。世界對於美,總是充滿惡意的。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胭脂淚,是指沾有雨水的林花,由杜甫《曲江對雨》中“林花著雨胭脂溼”一句化來。

這三個字,有着豐富的含義:第一層借胭脂指美人,這是借代,胭脂淚是指美人含淚;第二層,詞人李煜這裏要寫的,顯然還是上闕的抒情主體林花,所以這裏是借美人含淚喻林花着雨;第三層,由後面的“相留醉”,可知這裏又將林花擬人化了,那林花被雨摧殘凋落,花上含着雨水,就如同美人含淚相留。
含淚相留,此中情意,讓人心痛意醉,然而,花謝難在發,人去不可留。“幾時重”看似有所希望,實則暗含絕望。
最後,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作結。人生的痛楚,遺憾,如水之東流,不可挽回,永遠存在。

最後一句的“長恨”、“長東”,與上闕末句“朝來”、“晚來”句式相同,都是運用疊字銜聯法,讀起來有一唱三嘆之感,增強了詞的藝術感染力。
這首詞很短,一共纔有三十六個字,但詞中有無窮的悲劇之美,它將人生的痛楚、遺憾作了最有藝術美感的表達,讓人忍不住一讀再讀,一再品味詞中那融匯和濃縮了無數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