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週剛剛結束的“改革開放四十年廣東餐飲行業紀念大會”上,東方賓館行政總廚張志強再獲“傑出總廚”的榮譽。

這位從廚34年的名廚,剛入行就徹底愛上了廚師這個行業。在他眼裏,烹飪是一項值得奉獻人生最美好時光的手藝。

張志強

東方賓館行政總廚

中國烹飪大師

中國烹飪名師

廣州十大名廚

南粵技術能手

廣州百佳餐飲大師

中式烹調高級技師

廣東餐飲技師協會副會長

國家中式烹調高級考評員

2018中國酒店業十大星廚

世界中餐名廚交流協會副會長

入行34年,紮根東方賓館24年

1984年,廣州剛開始有第一家涉外酒店,同樣是那一年,18歲的張志強師傅高中畢業,進入一家著名五星級酒店工作。在80年代,像出租車司機、廚師這一類的職業是人人打破頭都想做的,不僅能解決溫飽,更是一個高待遇、高自尊的行業,吸引着張志強進入這一行。

在後廚,隨着對烹飪的深入瞭解,張志強發現自己徹底愛上了這一行,同時由於勤奮,很快就從小弟晉升到炒鍋,負責員工食堂的大鍋飯,工作量和工作強度當然很大,可卻也有好處——不斷逼自己提升效率,爲以後準備宴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每天固定的工作內容讓他意識到,提升廚藝的腳步開始停滯不前了。於是,他毅然決定離開這個崗位,一切重頭再來,哪怕這個崗位很多人都眼紅。

1987年,張志強有幸師從享譽粵港餐飲界的“小炒王”冼漢明師傅。還記得有一次夜班,張志強向一位師傅討教八珍煲的烹飪,正好被巡查的冼師傅撞見,誤以爲他要偷喫,正要當場開除他。還好那位師傅也立馬解釋緣由,冼師傅纔沒有責怪他,反而對他開始刮目相看。

這番小波折也讓張志強更加珍惜學藝的機會,加倍用心學習廚藝。張志強的用工刻苦不喜歡計較,只管能不能學到東西,這種謙虛好學的態度自然贏得了師傅的賞識和看重,而他也在師傅的潛移默化當中,形成了對工作事無鉅細都嚴格的要求,甚至到菜式的擺盤裝飾的細節,也不會疏忽。

多年曆練,他成長爲一位精通粵菜的大廚。1994年,張志強進入東方賓館八樓的“中國會”任行政總廚,後加入東方賓館的廚師團隊,一干就是20多年……

多次負責接待政要,均獲好評

從1994年至今,張志強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交付給了東方賓館、交付給了他摯愛的餐飲事業。

多年來,張志強和他的團隊,先後多次服務過多國元首、政要,曾主持接待歷任國家領導人李鵬、朱鎔基、張德江、李克強等,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等多國領導人及多次省市領導政務接待工作,還曾負責過亞運會歡迎晚會和接待中國跳水隊,均獲好評。

△張志強與國家跳水隊隊員合影

2017年中俄人文合作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的歡迎晚宴,也是由東方賓館承接、張志強團隊負責製作。席間,劉延東副總理還特別邀見張志強,對當晚廚師團隊精心製作的經典粵菜給予了高度讚賞。

△中俄人文合作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歡迎晚宴服務團隊

多年的艱辛付出,也多次讓張志強收穫廚界的各項榮譽:

2010年獲中國烹飪協會頒發“廣州十大名廚”稱號;

2011年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國家職業技能鑑定中心高級考評員”稱號;2013年獲廣州市政府頒發的“廣東省南粵技術能手”稱號;

2015年獲中國烹飪協會頒發“中國烹飪大師”稱號;

2018年獲中國飯店協會頒發的“中國酒店業十大星廚”稱號;

同年獲得“改革開放40年廣東餐飲行業·傑出總廚獎”……

△改革開放40年廣東餐飲行業·傑出總廚獎

粵菜傳承與發展

粵菜,是“食在廣州”的根基與靈魂,即便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外來口味“入侵”廣州,但依然有一批粵菜“老師傅”堅守在出品一線,用自己的經驗和堅持傳承並影響着粵菜的受衆。

張志強正是這樣一位“老師傅”。

粵菜講究兩點:食材新鮮、原汁原味。在張志強看來,粵菜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

“現在也有部分商家將粵菜與其它地方菜甚至西式菜式進行混搭,但這已經沒了粵菜的味道,從而也導致了傳統粵菜的傳承也慢慢越來越少了,正統的烹飪手法甚至失傳,原本的味道已經慢慢消失,對於粵菜的發展是不利的。”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廣州就已出現了所謂“新派粵菜”。隨着時代發展,現在更出現了很多“時尚菜系”或各式各樣新潮、新奇的菜色,有些已偏離了粵菜的口味,有些還會保留些許粵菜的味道,這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年輕人喜歡追求新鮮刺激,但對於需要傳承的傳統粵菜。

張志強表示,他不會放棄粵菜的根基,可也不會故步自封,“創新”這個詞在他的廚藝人生、在東方賓館裏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詞。

“現在很多傳統酒樓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將舊菜式重新調整口味,用時尚的包裝手法推出來,”張志強解釋道,“這就是粵菜的生命力,經過這麼多年依然屹立不倒,就證明了粵菜是有生命力的,並且是旺盛的生命力。”

不過,在張志強看來,粵菜的生命力和將這種生命力發揚且傳承下去,前提條件是要有紮實的廚藝功底,而且要在這基礎上不斷學習。

“我一直建議廚師要多走出去,多看、多交流,要讓自己能跟上時代的變化,絕不能閉門造車,要增長自身見識,才能讓粵菜在自己手中煥發新的生命。”

張志強認爲,每位廚師要想更進一步,關鍵在於要找準自己的位置,看清自己賽道。“你有你的西式,或者如何創新,沒問題。但如果我能夠將傳統的東西地地道道地保留,也未嘗不是一條路。”

而對於未來粵菜及粵廚的發展前景,張志強很樂觀,“傳統是基礎,配以創新和融合,路一定會越走越開闊。”

張志強名菜

一道美味的菜式,往往並不需要太華麗的食材,能從簡單的食材中搭配烹飪出最好的味道,這纔是大師的真功夫,張志強正是深諳此道的大師。

東方市師雞

市師雞”這道菜,曾入選過歷史上的“廣州十大名雞”,而東方賓館的“東方市師雞”,一直是酒店的招牌出品之一。

張志強介紹道,大家來喫這道菜,其實主要是要喫它的“豉油”——“市師雞”的關鍵就在於其調味的豉油,與一般豉油不一樣,它口感略爲偏甜,配上好的雞質,就能發揮出極致的美味,甚至可以說,雞肉本身也是爲了襯托出其特製豉油的美味。

四方蘿蔔煲牛面肉

而這道菜也是張志強的拿手好菜,蘿蔔切成四方,配以上湯、胡椒、牛面肉熬製將近四小時。牛面肉的鮮味被蘿蔔完全吸收,蘿蔔清甜而且入口即化,每一口蘿蔔所包含的都是各種食材的精華。

黑松露糯米炒龍蝦

這道菜有點融合菜的味道,龍蝦可以換成蟹或大蝦,糯米炒得幹身,粒粒分明,口感綿密但不顯油膩,而且吸收了黑松露和龍蝦的香,色香味樣樣俱全。

張志強認爲,“好喫”,是對每道菜式最直接,也是最嚴苛的標準,而客人對菜式的認可,則是對菜式的檢驗條件。在他的烹飪理念裏,堅持傳統粵菜,廣東人強調“不時不食”,一直堅持和深化傳統粵菜。

注:所有圖片來源網絡。

——————

紅廚網,廚師界第一新媒體,每日更新面向廚師和大衆的菜譜。 歡迎關注我們!(微信公衆號:hongchu66;網站地址:www.chuyi88.com)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