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年前的中平四年,他出生的時候也是一個冬天。那是曹操拒絕朝廷東郡太守任命的第二年,在老家譙縣的別墅裏,每天打獵讀書,閒得無聊。所以,當他出生的時候,曹操很興奮。給他起名字叫曹丕。“丕”,是偉大的意思。《尚書》裏有這樣一句,“爾惟弘周公丕訓”。說的是,你們要聽從周公旦那些偉大的教誨啊。“丕”這個字雖然簡單,卻古老而有力。代表着父親對這個孩子驕傲的祝願 :要做偉大的人。

曹丕

曹操這麼說了,也這麼照着做了。曹操本來就愛讀書,更愛教孩子讀書,很久之後,曹丕回憶起來,都說父親“雅好詩文, 雖在軍旅,手不釋卷。”每天都要抽查孩子讀書,還專門教育他說,人年少好學,容易學進去,長大了就容易忘記。在父親的精心教導下,曹丕八歲能作文,已經讀過古今經傳諸子百家。

曹操

但天下不太平,大城市合縱,小城市連橫,互相吞併爭鬥, 黃巾軍、山寇土匪互相攻擊,百姓死後暴骨如莽。天下戰亂,日子不好過,曹操也想叫兒子知道。哪怕只是個小毛孩兒,每次出征,曹操都要把他綁在馬背上帶上前線。曹丕六歲就會射箭,八歲就能騎射。十歲的時候,曹操遭遇了張繡先投降後反叛的大失敗,從宛城倉促逃亡。曹丕的大哥曹昂把自己的馬獻給曹操而死在了這次反叛中,曹丕憑藉自己的騎射功夫,幸運地逃了出來。

動盪的戰爭時代,學習與成長都像是偷來的。直到建安十年,曹操徹底打敗袁紹,佔領冀州,他們才過上安定一些的好日子。這時候,曹丕想,他可以多花一些時間在寫作專著《典論》上,還可以與文友們切磋詩賦,整理一些自己往日的文集。

曹植

但現實總以殘酷又無辜的姿態在他眼前晃悠。曹植在辭賦上的才華,他所能創造的傑出,恐怕就是曹丕最深切的“求不得”。每一種文體都有它的標準,前漢的辭賦大家司馬相如曾經講過“賦家之心,包括宇宙,總攬人物”,它需要鉅細靡遺的細緻, 需要瑰麗誇張的想象。曹丕,作爲中國第一個文論作者,也贊同司馬相如的標準,他在《典論•論文》中給賦的標準下過定義,“詩賦欲麗”。這些,都是他弟弟曹植毫不費力就能夠達到的。曹植想要的,甚至不用開口,便有老天與寵愛他的父親巴巴兒地送到他的眼前。而曹丕,他必須長久地與內心深處“想要” 與“得到”之間的裂縫共存。但這樣戴着“枷鎖”前行的日子, 他已經很熟悉。

北溟魚 豆瓣高分閱讀作者,有非常好的傳統文化素養和文字功底,筆力清雅明快,時現筋骨,氣韻豐沛,已出版作品有《十七歲的腳印》《大清往事》等。

北溟魚:《在深淵裏仰望星空》

編輯:浙江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所研究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